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鲁成伟 《冶金与材料》2021,41(4):71-72,76
穿岩洞矿段位于瓮福磷矿白岩矿区南部,文章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岩矿试验,对该矿段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区主要是岩溶裂隙水分布区,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灯影组,矿层顶底板隔水层隔水效果良好且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矿段地质构造简单,构造破碎带不发育,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总体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2.
地浸采铀是一种通过溶浸液与砂岩矿层中含铀矿物发生溶解反应的矿石原位开采方法,厘清矿层及矿层上覆下伏含水层三维结构,对提高地浸采铀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数据,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浸采区地层及矿层进行精细刻画,建立了相应三维地质模型,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含矿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含矿含水层主要岩性为粗砂岩;含矿含水层各种岩性孔隙连通性较好,透水岩性分布较均匀;采区地层倾向大致为325°,倾角为6.76°。顶部隔水层厚度呈南部和中部较厚、北部和西部较薄的特点,发育7个隔水顶板天窗;矿层贴近隔水底板,厚度由北部向各个方向逐渐减薄,矿层厚度与含矿含水层厚度呈正相关。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完整、直观地展示了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地层、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进一步开展地浸采铀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望云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3号矿层采空积水区资料,对15号矿层的充水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部署井上下多种手段对3号矿层采空积水进行探放、治理,以达到有效减少15号矿层充水水源、合理封堵充水通道,有效预防矿井水害事故。  相似文献   

4.
杨灿 《世界有色金属》2020,(3):146-146,148
水文地质调查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井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以淮南顾桂地区某矿山为例,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新生界松散含水层距离矿层较远,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和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受裂隙、岩溶发育程度而导致富水性能不均匀,补给水源较少,出水时间较短,容易疏干,常见的井下出水形式表现为淋滴水。  相似文献   

5.
莱芜铁矿业庄矿区为一大水矿床,曾采用预留护顶矿层隔水进路采矿,-25m中段以上矿体已呈蜂窝状。由于爆破参数选取不当,炮孔存置方式不合理,长期以来大块率较高,采场出矿能力低。文章介绍了通过调整凿岩爆破参数,改变炮孔布置方式而达到降低爆破成本、改变爆破效果的目的。该技术现已在全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理的勘查手段,查明斜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滑坡类别和可能的破坏模式。主要以现场调查为主,滑坡分布范围、性质、类型、规模、变形破坏特征等。对滑坡采用无人机地形测量、工程点测量、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调查、取样测试等综合手段进行勘查。分析其形成机制,掌握滑坡发育特征,评价其稳定性,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矿山水灾害事件时常发生,对矿井资源的开采技术造成困难,导致采矿经济效益损失。基于对该矿山地层、地质构造及矿层厚度进行分析,研究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条件,并结合井田大气降水、地表水和采空区及老窑积水提出几点水害防治对策,为今后矿井规划和开采矿山资源提供生产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金厂峪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认为矿区位于分水岭斜坡地带,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且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矿层及围岩未受断层破坏地段,岩石完整,裂隙不发育,基本上不透水不含水;构造破碎带地段所含构造裂隙脉状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水源,但水量不大。基于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因素分析,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提高,为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得以充分的满足,针对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测试及危险要点分析,要基于工程的具体特征基础上,做好工程勘察水文地质相关工作,确保其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应标准,从而使工程安全得以有力保障,较好的推进工程的发展和建设。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密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测试,以及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都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工程勘察一线管理人员,做好水文地质问题测试及危险要点分析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而且这项工作已经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只有保证工程勘察的相关成果都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渣滓溪锑钨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成矿构造带中段,主要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的一套火山-碎屑岩沉积浅变质岩系中。其锑矿床产于北西向控矿构造中,矿脉成组分布,具有相似的等距和方向性;钨矿床产于五强溪组上段第三层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中,矿体受岩性及层间节理裂隙控制,构成“层控型”钨矿层。锑矿脉走向与钨矿层走向近于直交,形成异体共生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条件及其成矿机理分析,为矿区深边部及近外围的找矿勘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贾庆辉 《世界有色金属》2020,(1):277-277,279
断层赋存的不同条件使得矿层移动变形,给采矿工作带来了难度,经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有了一些基本的参考资料,但是还不足以掌握其中的规律。为此做断层赋存条件对矿层移动变形规律影响,首先收集资料分析可能出现的矿层移动变形情况,之后选取某一矿区,用三维数据模型做模拟仿真测试,测量不同断层赋存条件下矿层移动变形的情况,根据断层赋存条件的特点研究矿层移动变形规律,分析二者的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本文的分析结果为矿层开采或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鹏 《世界有色金属》2022,(10):190-192
本文通过对宁夏青圪塔南段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工业污染的排放成为相关工矿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传统的矿山勘查方案存在的废弃渣料排放量过多的问题,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矿山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实施方案的研究。首先设计相对完善的水文地质勘查流程图,结合多种测绘手段绘制矿山全貌图,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对矿山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有效的勘查,使用原位测试手段检测矿床的类型及矿山的稳定性,其次结合现代互数据处理技术对处理收集到的勘查数据,分析矿山水文地质的整体概况。最后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验证文章设计方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砂质的浅层能源属于可再生环保新能源。本文以河北唐山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资源地质资源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初步对该区域区域的地下能源进行勘查研究,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控制因素,以岩体试验分析及热响应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关键因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该区适宜性分析,并计算了浅层地质新资源,提出了海岛浅地质矿层地温能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矿层开采巷道的支护安全性能不佳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特厚矿层综放开采巷道的支护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实际调查对某矿层开采巷道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相应的设计数值,规范特厚矿层综放开采巷道的支护标准,并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矿山经济、合理及安全的开发利用,针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问题,开展水工环地质测量,实施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编录、抽水试验及取样测试等工作手段,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矿区含水层、隔水层、构造破碎带、岩溶等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运移、排泄等条件,分析充水水源、矿坑涌水通道等主要充水因素,评价了矿床充水条件;对矿山可供利用的水源水质条件、水量等进行了调查评价。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贞丰县簸箕田2金矿主井工程勘察钻孔(ZK-BJT2G2)及副井勘察钻孔(ZK-BJT2G1)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结合深孔,目的是查明拟建竖井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保证井巷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两口井均存在钻探深度深,取心率要求高,上部水文地质勘查钻孔井段孔径大,覆碳酸盐岩地层岩溶发育、富水性强,水敏性地层易缩径,需对各主要含水层(组)分层进行抽水试验等技术难题。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两口井段使用XY-44型钻机,合理设计钻孔结构,采用S91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工艺和扩孔钻进工艺的复合钻进工艺进行施工,采用分层封堵抽水的方法进行抽水试验,达到了勘查目的,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矿层底板含水层存在的泌水量大及充填体强度低的问题,开展了矿层底板含水层改造中注浆材料优选和配比试验研究。首先对某矿山尾砂性质和聚氨酯特性进行分析,以聚氨酯为变量得到最佳聚氨酯水泥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以尾砂为骨料注浆配比方案进行试验,分析不同尾砂添加量和灰砂比对料浆性能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注浆材料最佳配比为水灰比0.6:1,泥聚比2:3,尾砂添加量18%,灰砂比1:10,该方案具有较高的防泌水性能和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冶金》2020,(1):69-71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木利锑矿的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赋矿层位为泥盆系坡脚组中段及下段。主矿体横断面呈新月形连续而稳定地赋存于木利背斜鞍部的下泥盆统坡脚组厚层状燧石岩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钨业》2017,(6):18-22
为了满足矿床开采的需要,布置长距离的工作面减少巷道回采工作量,提高回采效率,以内蒙古北山盘陀山钨矿南部矿段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高度覆岩内部应力及地表下沉曲率的变化,研究矿层在不同工作面长度开采过程中对覆岩移动变形和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层开采的距离相同时,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覆岩内部应力平均值和地表下沉量增大的幅度在逐渐减小,通过对比预测不同工作面长度对覆岩内部的扰动情况,对地表沉陷控制、建筑物保护和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