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矿石中金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王水溶解,使其形成氯金酸后再用原子吸收法或容量法进行测定,但是氯金酸溶液稳定性容易受温度、酸度、浓度、外界条件和容器吸附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氯金酸溶液的稳定性可用碱金属使其生成相对稳定的氯金盐,但未真正实践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氟金酸钠代替氯金酸做标准溶液测定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应用本方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放置3~4个月未出现还原偏低现象.该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金,用王水溶解,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氯金酸钠溶液.采用原子吸收法,在日立Z-2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金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可靠,误差较小,稳定性好;测定的绝对灵敏度可达0.025 μg/g,测定范围为0.04~1 000 μg/g,适合用于大批量地质矿石样品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来源的二氧化锰(如软锰矿和锰结核)在酸性溶液中与煤反应,可使四价锰还原并溶于溶液。反应速度与温度关系密切,最快的反应速度是在溶液接近沸点时达到的。反应速度还取决子酸的浓度和煤的数量,与硫酸相比,使用盐酸时反应速度要快些,而且没有观察到氯化物离子氧化成氯。结果90%以上的锰被提出取来,其它有色金属,如锰结核中的镍,也以同样程度被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3.
矿石中金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王水溶解,使其形成氯金酸后再用原子吸收法或容量法进行测定,但是氯金酸溶液稳定性容易受温度、酸度、浓度、外界条件和容器吸附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氯金酸溶液的稳定性可用碱金属使其生成相对稳定的氯金盐,但未真正实践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氯金酸钠代替氯金酸做标准溶液测定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应用本方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放置3~4个月未出现还原偏低现象。该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金,用王水溶解,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氯金酸钠溶液。采用原子吸收法,在日立Z-2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金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可靠,误差较小,稳定性好;测定的绝对灵敏度可达0.025 μg/g,测定范围为0.04~1 000 μg/g,适合用于大批量地质矿石样品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中性浸出-硫氰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锌中的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晓辉 《江西冶金》2008,28(2):38-40
利用中性浸出,可以将氧化锌中的可溶性氯化物转化为氯离子,在稀硝酸体系中,加入过量的银标准溶液,以硫酸(高)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银离子来测定氯的质量分数.测定范围0.10%~35.0%,标准回收率在99.15%~102.70%.  相似文献   

5.
应用原子吸收法在同一份样品溶液中测定铜、铅、锌、钴,镍等元素,目前多用王水分解样品,往往导致钴镍的结果偏低。资料提出先用王水分解样品,过滤后的残渣再用盐酸—氢氟酸—高氯酸处理,合併于主液测定的方案,虽解决了难溶样品的分解问题,但手续太繁琐。 本法采用混合酸溶剂,低压封闭体系分解样品,用饱和硼酸络合氟离子,可直接用玻璃器皿在同一份样品溶液中连续测定铜、铅、钴、镍、锌五元素。用氘灯扣除分子吸收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取0.5克样品时,  相似文献   

6.
采用钙盐体系氯化法回收铜冶炼白烟尘酸浸渣中的铋,优化了浸出试验、中和试验、硝酸溶解—铁粉置换试验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浸铋前液循环利用对铋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4∶1,浓硫酸用量30 g/L,氯化钙用量80 g/L,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2 h的最佳条件下,铋浸出率达93. 6%;中和试验采用碳酸钙调节溶液pH值为3. 0,得到铋质量分数高于50%的氯氧化铋,铅、锑、铋的沉淀率在99%以上,银、砷、钙的沉淀率分别为90%、60%、18%;氯氧化铋经硝酸溶解,铁粉置换,可得到质量分数高于92%的海绵铋。浸铋前液循环利用于浸出工艺可获得良好指标。钙盐体系氯化法实现了含高浓度氯离子溶液的循环利用,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冶炼企业湿法回收铜冶炼白烟尘酸浸渣中的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测定硝酸盐浓度常用的方法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锌或铝作还原剂,使硝酸根还原为氨并用酸吸收,再对铵盐进行定量测定。也有采用弱碱性介质,用新制的镉汞齐作还原剂,将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利用亚硝酸根的显色反应进行比色测定。这两种方法均手续繁琐、费时,且对酸溶解的矿石不能直接测定。为了解决在酸性介质中直接测定硝酸盐的浓度,作者以钛盐钝化液中硝酸的测定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条件试验及干扰试验,使其适用于各种酸性溶液中硝酸盐浓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将浸液中的一价碘化金转化为三价金的氯或溴化物,用泡塑动态吸附硫脲解脱后,即可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省时节资,准确度高.实验研究了硝酸驱碘,一价碘化金转化  相似文献   

9.
复合粉末的基体碳化钨具有化学惰性,试样在三酸中的溶解速度很慢。用磷酸作溶剂,或者碱熔融等方法,虽然能加快溶样速度,但前者干扰测定,后者操作繁杂。本文利用金属的化学活性,可采取选择性溶解试样方法,即在稀硝酸溶液里粉末表层的金属钻被迅速溶解,转化为硝酸钻进入液相,碳化钨由于在稀酸中难溶,仍以固态存在,固液分离后,溶液用电位滴定法进行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以高氯酸—磷酸混酸分解试样,氢氟酸除硅.硝酸溶液作介质.试液标液同倍稀释.柠檬酸—氰化锶溶液联合抑制磷酸根对钙的干扰.火焰成份和高度影响铬的测定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姚永生 《冶金分析》2011,31(1):58-61
提出了用硝酸溶解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间接测定石灰石中氯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先往样品与校准曲线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氯离子,然后再往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银离子使样品溶液及校准曲线溶液形成氯化银饱和溶液的方法,解决了火焰原子吸收间接法测定氯含量时微量悬浮氯化银及氯化银溶解性对测定的影响问题。在溶样过程中加入过硫酸铵氧化除去S2-、I-及大部分Br-等干扰离子,避开了过滤、蒸馏等繁琐且易受污染的操作步骤。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3 %~7.0 %。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2.
除氯铜渣是生产硫酸铜或再生后用于除氯的一种重要原料,为确保其使用质量,需要对其中氯含量进行测定。该渣中氯主要以难溶CuCl形态存在,为了将该渣中的Cl-全部溶出且在溶样过程中确保Cl-不挥发,提出了银量法处理待测试样、自动电位滴定法间接测定除氯铜渣中氯的方法。测定时先将定量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加入到样品中,然后加入硝酸(1+3)溶解,溶液中的Cl-及时与Ag+形成AgCl胶体,加热煮沸使AgCl胶体迅速凝聚并沉淀完全,冷却定容,干过滤。取定量滤液,加入定量过量Cl-标准溶液,煮沸使之沉淀完全,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滤液中剩余的Cl-量,通过计算间接得到除氯铜渣中的氯含量。试液中F-、SO42-、Na+、Cu、Zn2+、Cd2+、Mg2+、Fe3+、As等杂质离子对测定没有影响。采用实验方法测定4种除氯铜渣样品中氯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间接测定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75%~2.6%之间,回收率在99%~10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以稀硝酸溶解样品,然后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Ag+标准溶液,溶液中的微量Cl-会与定量的Ag+形成氯化银胶体,加热煮沸溶液使氯化银胶体迅速凝聚并完全沉淀,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滤液中剩余的Ag+量,通过换算间接得出氧化锌烟尘中的氯含量。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干扰、试样溶解条件、沉淀反应时间和测定介质,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采用实验方法测定烟化炉氧化锌烟尘和回转窑氧化锌烟尘中氯的含量,测得结果与氯化银比浊法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5)为0.65%~0.89%,回收率为99%~101%。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氟硅酸钾溶解于沸水中生成氢氟酸的原理。试样以硝酸、氢氟酸溶解,硅转化为硅氟酸,加入硝酸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经过滤、洗涤沉淀中的游离酸后,溶解于中性沸水中,生成氢氟酸,以溴麝香草酚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出的氢氟酸,借此测定硅锰铝合金中硅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796%。  相似文献   

15.
余滔  邵坤  李可及 《冶金分析》2015,35(3):32-36
采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样品,加热蒸干硝酸后,控制萃取液中盐酸浓度为1.0 mol/L左右,以5-巯基-3-苯基-1,3,4-噻二唑-2(3H)硫酮钾盐(铋试剂Ⅱ)为络合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为萃取剂,在沸水浴中对金进行浊点萃取,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方法。浊点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在稀释后的样品溶液中加入0.5 mL铋试剂Ⅱ溶液、2.5 mL Triton X-100溶液后,将比色管置于100 ℃水浴锅中加热30 min,使用体积比为10%的稀王水溶解有机相并定容到5 mL。选择20 μg/L185Re为内标可有效校正铋试剂Ⅱ的基体效应和仪器的信号漂移。浊点萃取方法的富集比为4.75,方法检出限为1.3 μg/L。采用方法对GBW07405黄红壤标准物质与GBW07300金矿石金成分分析标准物质、S1和S2实际岩石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认定值或泡沫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3.6%。  相似文献   

16.
刘林  龚厚亮  仲利  王勇 《冶金分析》2017,37(3):78-82
采用氢氟酸超声溶解样品,加入硝酸氧化低价钛,加入硼酸络合过量的氟离子,以丙三醇作为分散剂,利用超声的方式提高氯化银胶体的稳定性,以硝酸(1+19)定容,于420nm处进行测定,实现了硝酸银比浊法对海绵钛中氯的测定。实验表明:用20mL氢氟酸(1+5)于80kHz的超声波下震荡5min可消解1g左右的样品。分取适量体积的样品消解液,依次加入30mL硝酸(1+19)、2.5mL丙三醇和3.0mL硝酸银溶液,用硝酸(1+19)定容,超声波震荡40s,避光静置10min后测定,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05~2.4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中氯的检出限为0.05μg/mL。采用实验方法测定2个海绵钛样品中的氯,结果与国标方法 GB/T 4698.25—1996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6%~103%之间。  相似文献   

17.
以沸腾的核乏燃料后处理模拟料液及空白硝酸溶液为腐蚀液,研究了Ti35合金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在模拟料液中对Ti35合金熔敷金属及焊接热模拟样进行全浸腐蚀实验,间接评价了焊接接头熔区及热影响区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35合金焊接接头在沸腾空白硝酸溶液及模拟料液中均具有良好的均匀腐蚀性能,焊缝熔区及热影响区的腐蚀速率大于焊接接头的腐蚀速率,焊接接头的腐蚀对焊接应力的敏感性不高;在沸腾空白硝酸介质中,硝酸浓度对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硝酸浓度的提高,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有所下降;硝酸溶液中氧化性金属阳离子对Ti35合金的焊接接头具有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锰矿石中氟和氯的方法。实验表明,采用高沸点的硫酸作为蒸馏剂,将样品在160~180℃温度下蒸馏20~25 min对氟和氯进行分离富集后,可消除矿产品中大量共存离子的干扰及避免对色谱柱的污染。吸收液经0.22 μm微孔膜过滤,以30.00 mmol/L NaOH溶液作淋洗液,采用AS-19型阴离子分离柱和连续自动再生化学抑制器对氟和氯阴离子进行分离。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好(r>0.999),氟和氯的检出限(S/N=3)分别为2 mg/kg和3 mg/kg。方法用于锰矿石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中氟和氯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和3.8%(n=12)。方法对照试验表明本方法测定值分别与国标法GB/T 6730.28-2006测得的氟含量、GB/T 3050-2000测得的氯含量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氯化钴密闭电解生产实践中,针对氯气吸收副产次氯酸钠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工艺研究、设备优化、增加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进气温度、吸收温度、吸收液余碱浓度对氯气吸收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氯气吸收控制条件及吸收终点的pH与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的关系;吸收系统增加了吸收系统温度自动控制,吸收终点的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联合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氯气吸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保证了次氯酸钠的产品品质。改造后氯气吸收系统运行稳定,次氯酸钠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效氯12%~14%、余碱0.6%~1.0%,每吨钴的液碱(32%)消耗降低了260kg,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对高Ta含量钛合金Ti-32Ta在8 mol/L沸腾硝酸溶液中进行了全浸腐蚀实验,研究了Ti-32Ta合金在沸腾硝酸中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对钛合金腐蚀表面的钝化膜进行了成分、组织结构及合金价态分析。结果表明:Ti-32Ta合金在沸腾硝酸溶液中呈现均匀腐蚀行为,在介质中通入一定流量的新鲜空气对合金稳定腐蚀阶段的腐蚀速率影响不大。与Ti-6Ta合金相比,Ti-32Ta合金腐蚀后形成的钝化膜更薄更致密,耐蚀性能更好。两种合金腐蚀钝化膜中Ti和Ta的价态组成相同,Ti-32Ta合金腐蚀表面Ta及Ta2O5的含量高于Ti-6Ta合金腐蚀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