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HFC网络CDMA时隙ALOHA接入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步CDMA(S-CDMA)解决了双向HFC系统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容量问题,基于S-CDMA的HFC是一代的HFC系统,初始接入CDMA终端是采用时隙ALOHA技术完成接入进程的,把CDMA技术与时隙ALOHA技术相结合,会使原来的时隙ALOHA技术的吞吐量得到一定的改善。本文提出了一种HFC网络CDMA-时隙ALOHA接入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吞吐量性能和接入时延性能,并给出了实验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种CDMA系统反向功率控制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福华  黄新宇  吴越 《通信学报》1998,19(10):59-63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IS-95的CDMA系统反向信道功率控制的原理及其算法实现,从理论上分析了理想的精确功率控制和非精确功率控制对反向信道爱尔兰容量的影响,并对反向闭环功控算法和外环功率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得到爱尔兰容量最大的仿真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CATV网络在进行双向高速数据传输时,上行信道受噪声与干扰的严重影响,引起传输质量恶化的问题,论述了一种应用于HFC网络的传输技术S-CDMA(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并对其原理及抗噪声与干扰的性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跳频/多载波频率分集/扩频多址(FH/MCFD/SSMA)无线通信系统,给出了FH/MCFD/SSMA系统的发送和接收模型,对判惟变量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峰窝系统反向链路在理想定时和信道估计条件下用户平均接收误码率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FH/MCFD/SSMA蜂窝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同单载波FH/SSMA系统相比其误码性能和频谱效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采用BPSK调制、相干PAKE接收的随机访问多码CDMA)RAMC_CDMA)在频率选择性Nakagami多径衰落、噪声信道(MFNC)中的容量性能,建立系统模型后,推导出了多用户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的条件概率分布及判决平均比特误码率,并以Rayligh多径衰落、噪声信道为例,计算了系统容量的数值解,分析表明:RAMC-CDMA解决了普通DS-CDMA系统存在的用户可传信息速率受限的问题,能在  相似文献   

6.
王焱  程时昕 《通信学报》1997,18(8):14-21
个人通信与移动计算的发展促进了将综合业务引入移动通信中。CDMA系统是新一代传输综合业务的系统。本文采用一种业务接入控制算法,分析了综合业务的CDMA系统的业务容量。显见,在计算综合业务的CDMA系统容量时,所需的Eb/I0、速率R及激活因子大的业务对系统容量的影响大。同时在上行信道中,非理想功率控制对Eb/I0、R及激活因子大的业务的容量影响也较大。为此,可以对不同的业务置以不同的功率调整步长来减小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CDMA、TDMA和FDMA这三种移动通信多址方式的差异,并介绍目前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中,使用直接序列扩谱(DS-SS)CDMA的基本原理,在上述基础上简单介绍目前市场推出的窄带CDMA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并探讨其容量、分析功率控制对容量的关系,最后,介绍CDMA蜂窝移动电话的自然属性,它对增加容量,提高通信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一些好处。  相似文献   

8.
汤建强 《移动通信》1995,19(3):33-37
本文比较了SS-CDMA系统中的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技术,得出了在无绳电话系统中应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结论。在对正交Gold序列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TDD方式的SS-CDMA无绳电话系统的正向链路信道和反向链路信道的误码性能及容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SS-CDMA系统中的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技术,得出了在无绳电话系统中应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结论。在对正交Gold序列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TDD方式的SS-CDMA无绳电话系统的正向链路信道和反向链路信道的误码性能及容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DS-CDMA 与 MC-CDMA 通信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和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的组成方式,发射机和接收机构以及两种通信方案的系统容量。通过分析比较得知,CM-CDMA比DS-CDMA有着更大的系统容量,更能充分利用信号带宽,也更适用于宽带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1.
刘骞 《中国有线电视》2006,(17):1678-1680
针对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介绍了S—CDMA(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对S—CDMA的技术原理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详细介绍了S—CDMA技术在HFC网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技术的HFC接入网中的传输信道多址接入技术,分析了同步码分多址(S-CDMA)技术与其它多址接入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了采用S-CDMA技术的HFC传输系统方案;并对此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CDMA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实用于HFC系统的多址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曾清海 《电视技术》2004,(1):42-43,49
阐述了对DOCSIS2.0的上行物理层技术规范及其新特点.它是在DOCSIS1.1的基础上增强协议物理层性能的新规范,增加了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网系统的信道容量,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采用S-CDMA模式的上行物理层技术规范是DOCSIS2.0的新特点,也是理解和应用该协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有线电缆数据服务传输规范(DOCSIS)是为基于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的宽带多媒体接入应用而开发的工业标准.新出台的DOCSIS2.0版本与目前广泛应用的1.x版本的一个主要差别是在上行信道接入方案中加入了同步码分多址(S-CDMA)技术.针对DOCSIS2.0与DOCSIS1.1的这一区别,着重阐述DOCSIS2.0中采用的两种多址接入技术,即高级时分多址(TDMA)技术与S-CDMA技术的性能比较,并建立模型,用MATLAB仿真它们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双向HFC网成为广电系统普遍采用的宽带网络技术,S-CDMA技术对网络质量适应性较强,抗噪声能力强.介绍了基于S-CDMA技术的TeraComm系统和BW3200系统在双向HFC网络中的调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同步码分多址(SCDMA)的HFC双向传输系统是新一代HFC网络传输综合业务的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一种基于SCDMA的HFC双向传输系统的结构,分析了传输综合业务的SCDMA-HFC系统上行信道的空量比较了各种参数对上行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论述一种基于S-CDMA(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案,对S-CDMA技术及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分析,给出了S-CDMA在有线电视宽带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杰  张协  杨宁 《中国有线电视》2006,(19):1901-1903
探讨HFC双向网络上行通道侵入噪声的来源、特性及对策,对499例网络噪声的排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噪声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施工工艺是产生网络噪声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联网用户与客户端产生的干扰。控制HFC双向网络上行通道噪声的方法,首先是要建立施工工艺及上行通道测试标准,其次要建立网络运行监控体系,通过高通滤波器阻断噪声源。  相似文献   

19.
探讨HFC双向网络上行通道侵入噪声的来源、特性及对策,对499例网络噪声的排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噪声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施工工艺是产生网络噪声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联网用户与客户端产生的干扰。控制HFC双向网络上行通道噪声的方法,首先是要建立施工工艺及上行通道测试标准,其次要建立网络运行监控体系,通过高通滤波器阻断噪声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