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保护臭氧层活动已开展了十余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量都有了大规模的削减。按照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停止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因此,按年度计划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清除干扰淘汰活动的不正常因素,将成为中国保护臭氧层活动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护臭氧层活动开展了十余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量都有了大规模的削减.按照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停止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护臭氧层活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保护臭氧层活动开展了十余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量都有了大规模的削减.按照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停止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会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及医疗用品研究机构、多家生产企业在京召开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淘汰ODS工作会议。 中国政府自1989年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在联合国多边基金执行机构的帮助下,制定了《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我国政府于1989年9月加入<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91年6月正式加入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十多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在气雾剂、消防、化工、汽车空调、清洗、烟草、泡沫、工商制冷、家电、农药等行业开展了淘汰ODS(消耗臭氧层物质),保护大气臭氧层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印制电路板的乳化清洗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方 《洗净技术》2003,(10):46-47
引言 臭氧层被破坏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从而导致臭氧层受损,地球受到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同时,消耗臭氧层物质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也有间接影响。因此,国际社会对臭氧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清洗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世界清洗设备、清洗剂等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各种清洗剂、清洗设备生产经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清洗行业的空前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一个问题——破坏大气臭氧层问题,由于CFC-113、TCA、CTC等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在清洗行业的广泛应用,因此清洗行业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20日上午中国保护臭氧层活动的现状与展望......................................................................................……刘亿保护地球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徐顺成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经验及启发...............................................……C J No币s&w G Kenyon中国清洗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孙良欣非OD…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清洗行业 淘汰ODS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府已在1989年9月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并在1991年6月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为使中国能全面而有效地遵循《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控制措施,及时获得《蒙特利尔议定书》过渡多边基金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中国政府于1993年制定了  相似文献   

10.
引言 臭氧层被破坏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从而导致臭氧层受损,地球受到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11.
臭氧层被破坏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从而导致臭氧层受损,地球受到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农作物减产,浅海浮游生物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I·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I·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目前认为ODS包括下列物质:CFCs、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以及HCFC、HBFC等。不同的ODS对臭氧层的破坏力是不同的。当它们逸入大气时,由低空(对流层)逐渐向高空(平流层)扩散。一些全氯氟…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以及《中国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行业计划》的实施方案,由中国洗净工程技术合作协会负责组织的“中国洗净”标志认证工作已开始实施。在淘汰ODS的进程中,清洗机及其配套设备的安全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义务及其相关计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替代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清洗行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下面就我所检测过的清  相似文献   

14.
《洗净技术》2004,(2):67-69
1.ODS(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ODS意为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物质(或消耗臭氧层物质)。目前认为ODS主要包括全氯氟烃(CFCs)1,1,1,-三氯乙烷(CH3CCI3)、四氯化碳(CCl4)、全溴烷烃以及哈龙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我国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清洗剂淘汰计划的顺利进行,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我国政府成立了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10多个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在ODS清洗剂的生产、销售、消费和进出口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特别是国家环保总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工作,确保淘汰工作能够在《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清洗行业ODS替代品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FC-113和三氯乙烷(TCA)作为工业清洗剂曾广泛应用于电子、邮电、航空航天、医疗设备、汽车、精密仪器等众多领域。但CFC—113和T C A都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已被《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列入淘汰之列。在我国,根据《清洗行业整体淘汰计划》,CFC-113也将在2006年1月?日完全淘汰,三氯乙烷则在2010年1月1日淘汰。因此寻找合适的CFC-113和三氯乙烷替代品,开发新的清洗替代技术,对清洗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洗净技术》2004,2(6):1-3
为推动清洗行业进步,顺利完成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国际履约行动,中国洗净工程技术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03年抓紧进行的清洗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行业内引起极大反响。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协会秘书长孙良欣及其领导下的以王锡光为代表的专家们的努力和会员单位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4日,“清洗行业替代消耗臭氧层物质行业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洗净工程技术合作协会行业发展部主持召开。会议为期两天。 协会秘书长、国家环保总局清洗特别工作组组长孙良欣处长致辞,向大家说明了标准制订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清洗行业制订清洗标准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及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洗净技术》2004,2(5):1-4
位于陕西成阳的彩虹集团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也是淘汰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清洗剂之前国内CFC-113和TCA清洗剂的最大用户。ODS清洗剂淘汰活动开始之前,该厂每年要消耗掉211吨CFC-113和331吨TCA。1995年该厂开始筹划ODS清洗剂淘汰活动,并于1999年得到多边基金执委会的赠款资助。其后该厂利用多边基金所带来的优势,积极推动ODS清洗剂与清洗设备淘汰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任务。此项目的总负责人一发展规划部的高级工程师马明清先生也于2004年获得了美国环保署颁发的同温层臭氧层保护奖个人成就奖。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票证系统”。中国政府于1991年6月正式签署联合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0年3月批准执行《中国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并获批准赠予我国5200万美金,用于帮助中国的企业分别在2006年、2010年和2004.年前淘汰作为清洗和溶剂目的的“氟里昂(CFC—113)、三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