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维也纳公约》签署2个月后,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J.Farman宣布,自从1977年开始观察南极上空以来,每年都在9~11月发现有“臭氧空洞”。这个发现引起举世震惊。1985年9月,为制定实质性控制措施的议定书,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同年10月,决定成立保护臭氧层工作组,从事制订议定书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 地球上空平流层中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作为一道天然屏障,有效地吸收了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紫外线(UV-B区),所以说臭氧层是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伞”。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这一保护伞开了“大洞”,使照射到地表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超量紫外线照射将使许多人患上皮肤癌。 近30年来,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每到春季,南极极地上空的臭氧层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层被破坏;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臭氧洞。1998年,臭氧洞出现时间从初冬开始,持续时间已超过100天,面积大至3个澳大利亚。实际上,臭氧层总浓度的减少已在全球范围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4日,“清洗行业替代消耗臭氧层物质行业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洗净工程技术合作协会行业发展部主持召开。会议为期两天。 协会秘书长、国家环保总局清洗特别工作组组长孙良欣处长致辞,向大家说明了标准制订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清洗行业制订清洗标准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及标准  相似文献   

4.
ITU-TSG15(光和其它传送网)于2004年11月29日-12月3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2005-2008年)研究期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4个国家的18个电信主管部门(M成员)和部门成员(m成员)中83个认可的电信运营公司、科学或工业组织的代表及专家等共225人。本文介绍了ITU-TSG152005-2008研究期第一次会议2004年11月全会的概况,讨论了各个工作组本次会议取得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5.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意味着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全球共同行动是保护臭氧层工作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然而,这时的《议定书》并未建立一种机制来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控制措施。在此情形下,我国政府在1989年召开的《议定书》缔约方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设立保护臭氧层国际基金的建议。1990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建立多边基金机制的决议,并将其写入了《议定书》伦敦修正案。《议定书》将缔约方分为按《议定书》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和不按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国家(非第五条国家,…  相似文献   

6.
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I·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I·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目前认为ODS包括下列物质:CFCs、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以及HCFC、HBFC等。不同的ODS对臭氧层的破坏力是不同的。当它们逸入大气时,由低空(对流层)逐渐向高空(平流层)扩散。一些全氯氟…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7~11日在日内瓦ITU总部召开了ITU-T IMT-2000及后IMT-2000特别研究组(以下简称SSG)的第一次会议,即2001~2004年研究期第二次全会。来自27个国家,46个成员单位(包括member和sectormember)的88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前收到的文件近100篇。ITU-T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参加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全会。并在第一天全会上致辞,重申了SSG工作的原  相似文献   

8.
国际无咨委(CCIR)第十研究组(声音广播业务)和第十一研究组(电视业务)会议分别于1992年5月12日至15日和5月11日至14日在日内瓦召开,会期各四天。这是电联机构改革后第一次召开的研究组会议。参加第十研究组会议的有24个国家、4个科研和工业组织、一个国际组织(欧广联)的代表共123人。科威特代表是第一次参加CCIR的活动,受到大会的热烈欢迎。参加第十一研究组会议的有27个国家、4个科研和工业组织、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135人。  相似文献   

9.
ITU专栏     
ITU-T会议简讯 ITU-T SG15研究组(光和其它传送网)于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2005-2008年)研究期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4个国家的18个电信主管部门(M成员)和部门成员(m成员)中83个认可的电信运营公司、科学或工业组织的代表及专家等共225人。  相似文献   

10.
简讯     
CCSA召开2009年第一次技术管理委员会会议,批准成立两个特设任务组 2009年3月31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2009年第一次技术管理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协会秘书长周宝信主持,1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赛拉电光公司设计和建造了与环球臭氧掩星监视器 ( GOMOS)探针装在一起的五个光探测组件。环球臭氧掩星监视器设计用于监视地球的臭氧层 ,安装在欧洲空间局 ENVISAT极地轨道卫星上。计划于 2 0 0 0年发射。此种光探测组件包括近红外和可见 /紫外分光计探测组件 ,两个星体探测和跟踪单元 ,和一个特殊设计的快速光度计。它们的高分辨率和稳定性对仪器性能至关重要。监视器观测预选星体刚好经过地球前后的情况。由于它们的光通过地球大气时 ,某些波长被吸收 ,因而从其光谱分析就可推出其臭氧含量。用此法可以建立臭氧层的精确三维图。在它…  相似文献   

12.
《光机电信息》2001,(1):59-61
2000年11月29日,中国光学学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了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13.
来自30多个国家的800多位内外科医生及科学工作者出席了1985年10月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的第六次激光外科和激光医学国际会议。会议主席Kaphn在开幕词中把这次会议和75年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作了比较,那时会议只有65名参加者。  相似文献   

14.
IEEE 1985国际雷达会议于1985年5月6日至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东南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MARRIOTT饭店举行,这是第三次在美国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第一次是1975年,当时由美国IEEE和英国IEE联合发起召开,并决定从那时起,每隔5年(即1975年,1980年,1985年,…)在美国召开一次国际雷达会议,而在美国召开的前后两次会议之间的某一年,在英国伦敦也开一次国际雷达会议。1977年,1982年,已分别在英国开了两次国际雷达会,现已宣告1987年10月又将在英国伦敦  相似文献   

15.
CCITT第ⅩⅤⅢ研究组(数字网)于1981年元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Innisbrook召开了一次关于ISDN问题的专家会议。因为这次会议是介于1977~1980研究期与1981~1984研究期之间召开的,故名曰过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41个国家,科学或工业组织的专家共74人,第ⅩⅤⅢ研究组主席T.Irmer先生(西德)主持了会议,会议指定第ⅩⅤⅢ研究组副主席兼第一工作组(ISDN)主席Pfyffer先生(瑞士)做为这次研究ISDN的专家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6.
IEST(环境科学与技术协会)于2005年芝加哥秋季会议上讨论建立纳米工作组。2006年5月亚利桑那州府凤凰城年会期间,工作组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2006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了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工作组的任务是:准备独到的文件,用以指导个人或团体规划纳米技术研究与生产所需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输》2020,(2):28-34
CCSA通过四项协会标准送审稿2020年3月25日至27日,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终端技术工作委员会(TC11)终端工作组(WG3)第47次工作组会议采用网络会议形式顺利召开。同期召开TC11总体协调工作组(WG1)和终端工作组(WG3)第17次联合会议,以及物联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10)总体工作组(WG1)和TC11终端工作组(WG3)第一次联合会议。  相似文献   

18.
CCITT第十八研究组(数字网,包括ISDN)在1986年6月30日至7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工作组会议,16日至18日召开了XVⅢ组全会,这是1985~1988研究期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了33个课题,形成了50份临时文件。会议修改了G系列和I系列17个建议,起草了20个建议,还提请CCITT批准两个已修改的建议(32 kbit/s ADPCM建议G.721和ISDN基本接入用户/网路接口第一层特性建  相似文献   

19.
IEST(环境科学技术学会)曾于2005年芝加哥秋季会议上讨论建立纳米工作组。2006年凤凰城年会期间,新成立的四个工作组合在一起,召开了第一次会议。I-EST新设置的4个工作组是:纳米技术论坛、设计与建造、装置运行、定量协议。近30名专家参加了工作组会议,会议由H al Am ick主持。  相似文献   

20.
八四年十月份在伦敦召开了国际微波管会议,会议的全名为“微波管在系统中的问题与展望。”这是继七二年微波与光的产生和放大(MOGA)会议停止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国际性微波管会。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会议内容又有了新的扩散,除微波管外,还包括电源和接口等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十四个国家(包括英、法、意、西德、瑞典、芬兰、美国、比利时、匈矛利、南非、加拿大、中国等)。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