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基本概念和国外的实施情况,阐述了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在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支持环境和技术支持措施,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PDSM模型。一方面,模型中通过实时销售电价动态调整负荷需求,将发电侧统一出清的上网电价融入到实时销售电价模型中,同时为保证供电方有合理的利润,对实时电价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提出了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削减负荷的具体操作方法,建立了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同时大规模接入分布式储能装置作为系统的备用容量,分析了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模型与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的异同。基于MATLAB仿真技术,采用IEEE 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仿真验证了所建PDSM模型的可行性。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实时电价的调整可将日负荷率提高2.788%,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和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可有效减少7.22%的高峰负荷。  相似文献   

3.
信息平台     
<正>发改委电监会联合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日前,发改委、电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2004年发改委联合电监会印发《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后,我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面又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办法》确定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定义,明确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即发改委负责全国电力  相似文献   

4.
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定义和国际国内发展情况,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详细介绍,深入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各参与方的定位和作用,探讨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具体技术实施手段。以南方某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情况为例,介绍南方城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中的区域负荷动态控制、大型冰蓄冷站和区域能源管理等三种主要技术手段,为电力需求侧在我国的推广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峰崖 《广东电力》2007,20(6):27-28
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对实施有序用电、提高能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知识的认知开始,分析了当前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适时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胡江溢  王鹤  周昭茂 《电网技术》2007,31(18):10-14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为确保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实施,作者在对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并基于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推进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伟军 《华东电力》2004,32(6):17-20
简要回顾了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情况 ,详细介绍了我国实施需求侧管理途径中 ,政府的作用、电力公司的作用以及电力用户的作用 ,并强调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的过程中 ,政府起主导作用 ,电力公司是实施主体 ,电力用户是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概念,以及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及需求响应的现状,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的实现方式以及两者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欣  杨伟光 《黑龙江电力》2005,27(3):175-177,181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一项涉及政府、电力企业和用户的系统工程。以国内外需求侧管理取得的经验和良好效果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涵义、可行性、技术手段、当前实施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了研究和探讨,如果能够切实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行有效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就完全可以合理利用现有电力容量缓解全国电力供需矛盾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0.
《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我国唯一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期刊,将遵循自身的期刊定位和专业定位,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重点,介绍、交流国内、国际的相关政策、标准、方法和经验,探讨和分析我国实施终端能效、负荷管理、需求响应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宣传和展现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成果,促进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从电力需求侧管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开始,分享了国内外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和启示,思考并分析了当前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存在的障碍,最后为完善供电企业需求侧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针对需求侧管理数据分类标识编码尚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标准。在深入研究现有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用电数据的特点和属性,提出了一套基于树型结构的数据分类体系和统一的标识编码方法。与现有的数据标识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满足了数据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而且有效地节省了数据传输和存储的资源。该标准的应用为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实现电力系统间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可提供的技术支持,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结合电网与用户互动、先进的实时电价体系、全面的用电负荷监控、合理的分布式绿色电源上网等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分析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对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力提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电力行业由于自身特点,总体能效的提高涉及生产、供应和使用各个方面。发电侧在完成能源转换的同时,也是自身消耗能源较大的行业,需求侧管理的开展对发电侧能效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我国发电行业节能节电的成绩,提出了主要目标和技术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能源利用现状和管理模式。从需求侧管理的角度,阐述能源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控制策略,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是基于电网与用户的相互作用,通过相关协议达到对负荷的部分可控,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侧的信息交互更加重要与频繁,同时由于各种能源发电形式的接入,使得对用户的负荷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提出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需求侧管理方法,该方法利用用户侧健全的通讯基础设施,在每个用户的智能量测设备中增加用电计划控制模块,该模块借助博弈论的思想使每个用户根据其他用户的用电计划制定出使得自己用电支出最小的用电计划,最终得到所有用户的能源消费计划。在整体的能源消费计划下,达到系统运行的峰均比和发电成本最小。最后,通过实例仿真证明了该负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平衡电力供应缺口,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在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下,借鉴已进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发达国家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可行性及相应措施。综合考虑社会、电力用户、电网公司、发电厂各方的利益,建立了合理的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有限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证明了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和电量的消耗,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国外电力需求响应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电力企业不应仅注重发电侧资源的管理优化,更应该注重需求侧的管理。介绍了国外需求响应实施现状和具体措施,以及需求响应试点项目。对比我国现在需求响应的发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找到可以借鉴的内容,为我国未来需求响应措施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概况,从单纯发展供电能力到对电力需求方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供需双方有机配合,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一次能源,达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降低需方的电费支出,保护环境。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利国利民、促进我国经济、技术长期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国外发展国家经验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着重论述我国开展需求侧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陕西省电力公司农村电网现状出发,通过对农村"低电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关解决办法,按照"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并重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电源点分布、提高主变及配变的调压能力、增加配变布点、进行无功优化和补偿以及加强农村用户需求侧管理、三相负荷不平衡管理和配变分接头调整、精益运行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农村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促进工业企业科学、安全、节约、智能用电,实现以较低电力消费增长创造更多工业增加值产出。该文旨在研究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对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的变革影响。首先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架构,然后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层、数据层、应用层3个层次的重要特征,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以上3个层次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一种符合能源互联网理念的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