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取渭北石炭纪高有机硫煤与小麦秸秆进行共热解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煤与生物秸秆的混合比以及煤与生物秸秆成型压力等对热解脱有机硫及有机硫脱除规律的影响.结合FTIR和SEM分析了共热解半焦的结构特征、孔隙结构与发育情况,并讨论了低温溶剂萃取精制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最显著.共热解制备较高脱硫率半焦所适宜的最佳水平为850℃,15℃/min,5min,1∶4和2MPa.共热解半焦孔结构发育整齐规则,孔壁薄,孔径较大,有利于热解过程中硫的析出与扩散.低温溶剂萃取提高了共热解脱硫率,尤其是热水精制煤与生物秸秆共热解脱硫率约为39%.  相似文献   

2.
选取晋南和宁东地区的两种高硫煤作为研究对象,用HCl-HF-CrCl_2对煤样进行脱矿物质处理。将脱矿物质煤与稻壳和木屑两种生物质分别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在不同温度下共热解,研究了混合半焦收率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差异,以及脱矿物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对煤中有机硫逸出的促进作用,并对有机硫逸出率最大的样品进行了FTIR,XPS,BET表征,探讨了生物质促进煤热解过程中有机硫逸出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升温速率为15℃/min,温度低于700℃时,脱矿物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使得混合样热解的有机硫逸出率高于煤单独热解时的有机硫逸出率。FTIR分析表明脱矿物质晋南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键消失,说明协同效应促进亚砜的分解;XPS分析表明最大有机硫逸出率下有机硫的种类及含量都减少,变化最明显的是脂肪族硫化物和砜类。  相似文献   

3.
煤热解中有机硫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煤中的硫给煤的加工利用带来麻烦,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对迄今为止研究较少的有机硫考察了其在热解中的变化。所用原料煤为兖州和东林两种高硫煤,先用1:7硝酸脱除全部无机硫。通过管式加热炉热解试验发现可脱除的有机硫分布,对兖州燥:400℃前23%,400~500℃14%,500~900℃10%,合计57%;对东林煤,分别为10%,9%和26.5%,合计55.5%。脱除的硫主要以硫化氢形式析出。本文还讨论了热解脱硫机理和有机硫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选择两种矿物质含量不同、硫含量相近的炼焦煤进行HCl-HF-CrCl2联合脱除矿物质实验,将脱矿物质后的煤分别在300℃,500℃,700℃和900℃下热解,用XPS研究煤中有机硫形态在热解过程中的变迁规律.将S2p谱用Lorentzian-Gaussian拟合分为3个峰:有机硫化物(163.3eV±0.4eV)、噻吩(164.1eV±0.2eV)和亚砜(166.0eV±0.5eV).结果表明,脱除矿物质后的煤中不存在硫铁矿硫和硫酸盐硫,煤中的有机硫分布是均匀的,以三种形态赋存,即有机硫化物硫、噻吩硫和亚砜硫,在两种脱矿物质后的煤中都未检测到砜类硫.两种煤中的有机硫化物在700℃时分解完全,低温下有机硫化物硫主要以气体形式逸出,高温下低价态的有机硫化物硫可与煤基质结合转化成噻吩硫;噻吩硫含量在300℃以下无明显变化,随温度升高,噻吩硫含量有所增加;亚砜硫在整个热解区间变化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有机硫煤的化学药剂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复合脱硫剂在酸性条件下研究脱硫条件(煤浆浓度、处理时间、复合脱硫剂的浓度及溶液酸度)对高有机硫煤总硫、无机硫和有机硫脱硫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煤浆浓度越低、处理时间越长、复合脱硫剂的浓度越大、处理溶液的酸度越大,总硫、无机硫和有机硫的脱硫率越大,最后对处理液和脱硫精煤进行了组分分析,探讨了酸性条件下复合脱硫剂脱除煤中总硫的反应及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6.
对西山煤电集团煤样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在高温水蒸气气氛下、热解温度在400~700℃之间,利用自制热解装置热解预处理煤样,预处理后的煤样用自制PM—C30型圆筒磁滤器磁选脱硫研究,主要研究热解温度对煤粉磁选脱硫效果的影响。发现提高热解温度对磁选脱硫效果有利,在500℃时脱硫效果最好,此时的脱硫率为56.86%,与原煤脱硫率相比提高了40.49%;对于西山煤来说,热解一磁选脱硫技术能够有效脱除无机硫,但是对有机硫脱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和四川省5个煤阶的7种高硫煤在400~900℃热解温度下有机硫的脱除、硫铁矿硫的分解及脱除,评价了煤阶、温度、硫分组成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热解脱硫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硫煤中形态硫的热解迁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北地区石炭纪高硫煤进行热解实验,考察了热解温度(200℃~1 000℃)和热解停留时间(20min~100min)对煤中形态硫的迁移特性的影响,并通过FTIR分析了热解过程中半焦的结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高硫煤中全硫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在600℃时达到最低;硫酸盐硫的含量较低,维持在0%~0.5%之间;硫化铁硫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有机硫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在500℃时达到最低.无机硫脱除率高于有机硫脱除率.煤热解过程中氧和硫等杂原子官能团在半焦中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9.
碱性体系中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道成  刘俊峰 《煤化工》2005,33(3):29-31,62
以高硫煤为原料,用化学法将其无机硫脱除后,再以此作为电解煤样,在碱性条件下研究了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讨论了电解电流、煤浆浓度、NaOH浓度等主要因素对煤中有机硫脱硫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电解脱硫条件:NaOH质量浓度4.0mol/L,煤浆质量浓度0.04g/mL,反应温度70℃,电流强度1.0A,电解时间5h,获得了有机硫脱除率为32.50%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硝酸预处理对正丙醇脱除煤中有机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硝酸脱除无机硫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1:1正丙醇水溶液脱除涪陵高有机硫煤的最佳条件.分析了煤样的粒径、溶浆浓度、萃取时间及萃取温度对有机硫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4硝酸脱除无机硫后,1 : 1正丙醇水溶液对高硫煤中有机硫的脱除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实现.最佳脱硫条件为:煤样粒径0.12 mm,煤浆浓度0.083 g/mL,萃取时间90 min,萃取温度87 ℃,煤样的有机硫脱除率最高可达52.29%.  相似文献   

11.
高刚性、高韧性、高流动性聚丙烯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增韧母料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同时加入适量降温母料,提高材料的流动性能,添加多种无机和有机增强剂,提高体系的刚性和模量。通过电镜观察到交联物中的网络结构。用SEM和高温应力粘弹仪对体系的结构和粘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体系研究了半互穿网络结构。研制成功了高刚性、高韧性、高流动性聚丙烯专用料。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氟碳聚醚聚氨酯高固体分涂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氟碳树脂涂料是高性能涂料,如何将高性能和低VOC结合起来研究开发,氟碳聚醚聚氨酯高固体分涂料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高模量高强度超拉伸聚乙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近年来超高拉伸,超高强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PE)的开发研究状况,特别对准稀溶液条件下凝胶形成法做了描述。阐述了UHMPE超高拉伸取向的结构特征,决定超高取向的微观机制及其极限结构和极限物性。并简要讨论了超高拉伸UHMPE的研究动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增韧剂、填料、润滑剂、偶联剂及其用量对汽车保险杠专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丙烯(7760)为基体树脂,聚烯烃弹性体(8003)为增韧剂,滑石粉为填料制备的保险杠专用料,其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40 kJ/m2,弯曲弹性模量为1.46 GPa,拉伸强度为19.8 MPa,达到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性能指标,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5.
包启宇  薛芳 《涂料工业》1998,28(6):32-34
研究了可厚涂高固体分涂料的固化和流挂的控制途径,及其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以达到保护环境、节能的目的。提出了该涂料的固化可通过优化催化剂用量和固化条件来控制,流挂可通过添加流动控制剂来控制,并列举了它们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韧性高强度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自制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马来酸酐、苯乙烯接枝聚丙烯(PP-g-MAH-g-St)2种增容剂对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玻璃纤维(PP/POE/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断口形貌。结果表明,2种增容剂均显著改善了GF与PP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就2种增容剂的效果而言,PP-g-MAH-g-St的增容效果远优于PP-g-MAH。当PP-g-MAH-g-St的质量分数为8%时,PP/POE/GF/PP-g-MAH-g-St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已接近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压高产含硫气井测试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温高压高产含硫气井的特点,从多方面分析和讨论了此类气井测试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测试工程设计软件的基本框架和软件实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高温结构陶瓷的高温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成 《中国陶瓷》1997,33(5):36-39
高温蠕变是高温结构陶瓷材料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现代耐高温结构材料要求有很高的抗蠕变性能。本文从理论上描述了蠕变及其机理,分析了影响高温结构陶瓷蠕变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温结构陶瓷抗蠕变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A mathematical model simulat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 during high intensity drying of paper and board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odel is successful in predicting the vapor pressure developments, pressure driven bulk flow of liquid and vapor, and increased drying rates during high-intensity drying, closely matching the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The model predicts substantial amounts of water removal in the liquid form during high-intensity drying being pushed out of the web by pressurized vapor zone. Water removal by pressure flow of liquid could account for as much as one-third of the total water removed.

Similar to drying under conventional conditions, the existence of a dry zone, wet zone and an intermediate zone with accompanying advancing heat pipe has also been shown for drying under high intensit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