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JL83-660型旁路接地漏电继电器用于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在交流50Hz,电压为660V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线路中作漏电保护。同其他型号的检漏继电器相比,对保证人身触电时的安全具有较大的优点,并能在人触及干线带电部分时消除电动机反电势对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以三级保护系统较为全面。它的动作电阻值,在总的保护装置中仍按3.5kΩ(380v)和11kΩ(660v)整定。人为旁路接地装置反映的是不对称漏电故障,一般采用零序电压保护原理。零序电压U_o与电网电压U_φ之比随单相漏电电阻R和电网对地电容C的变化而成一定的规律,U_o总是随R和C的增大而减小。由于横向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采用零序电流方向原理,为了与总的漏电保护装置相配合,其动作值也定为3—11kΩ_o故对于三级漏电保护系统应与人为接地旁路装置配合使用。总的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附加直流电源原理,作为横向不对称漏电的后备保护和整个电网的对称漏电保护。为使上下级装置动作协调,横向装置的动作电阻值应尽量提高,以防越级跳闸和保证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井下低压漏电保护系统的总体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井下低压电网对漏电保护系统的要求,并提出了以附加三相电容器、零序功率方向型漏电保护插件,直流检测式漏电保护及闭锁插件、旁路接地漏电继电器等组成的漏电保护系统。文中对此系统的原理及漏电保护动作值的整定配合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人为旁路接地,有三级选择性的漏电保护系统。该系统由磁力起动器内装DXL-660C型漏电保护单元、分支馈电开关内装DXL—660Q型漏电保护单元及与总馈电开关配套的BJJ_4隔爆型带人为旁路接地总桥漏继电器所组成。具有安全、可靠及选择性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老系统原有装置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供了一种由附加直流电源的漏电保护单元和旁路接地保护单元及零序功率选择性漏电保护单元和漏电闭锁单元组合而成的井下低压电网漏电保护系统。具有横向和纵向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为解决故障点被旁路自保的问题,采用电容代替旁路接地电阻,隔离附加直流,以快速解除对故障相的旁路。本系统在模拟电网中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矿井6kV供电系统装设的功率方向型漏电(接地)监测(保护)装置,其动作参数在暂定为最小启动零序电流范围0.5~6A,最小启动零序电压范围3~25V,这样,较原动作电流0.15A,动作零序电压2V,提供了视不同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较大的选用范围,对提高选择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通过新汶局多数矿井的运行来看,其动作选择性仍不能满足6kV电网漏电的监测,进而起到保护选择性的作用.如何整定高压漏电(接地)监测(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是保证动作可靠性,选择性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般高压漏电(接地)监测(保护)装置在产品定型后,动作参数便为定值,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随矿井6kV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适时整定动作零序电流电压;二是不能依据6kV电网的不同馈出回路零序电流互感器上实际检测得接地电容电流,整定动作零序电流,容易造成动作参数有时达不到最小启动值,有时远远大于最小启动值,致使高压漏电(接地)监测(保护)装置的拒动误动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BJJ_4矿用隔爆型带人为旁路接地的总检漏继电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轶 《煤矿机电》1991,(5):25-30
对人为旁路接地保护的关键技术问题,即如何正确无误地选相作了详细的论述,并采取保证只有发生单相接地和单相漏电时,人为旁路装置才会将故障接地的技术措施。该装置已通过了工业性运行试验,并于1990年底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
<正>漏电保护是煤矿井下电气的三大保护之一,二次零序电压U02和一次零序电流I01是漏电保护设置的2个重要动作参数,设置的准确关系到供电的安全。矿井高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不同的接地方式对漏电保护有不同的影响[1]。笔者通过分析不同接地方式电网的特点,研究漏电动作值的特征,提出不同接地方式下的漏电保护设置方案,确保井下供电安全。  相似文献   

9.
对漏电保护旁路接地的选相最佳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nU_0正向移相ψ度后与各正常相电圧叠加可使故障相电压最小,它的幅值与非故障相中较小的那一相电压幅值之比——K值小于0.8,使选相正确可靠。文中以660V电网为例算出了具体n、ψ值,并对旁路接地动作值的整定与配合、旁路电阻值的确定等问题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在采矿工业中保证电气安全,采用漏电电容电流的补偿装置,以降低通过人身的电流。在电压低于660伏时宜采用这种方法。当电压为1140伏时,这个办法的效果就不够了。这就需要研制短路器,其作用原理是人所共知的保护接地方法——用小电阻分路人体,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正常不带电的元件接地,而是人所触及的被保护电网的故障相接地。研制这个装置的问题是研制确定人  相似文献   

11.
第五讲其它漏电保护方式原理焦作矿业学院邹有明这一讲介绍另外三种漏电保护方式,即旁路接地式漏电保护、自动复电式漏电保护和三相半波整流直流检测式漏电保护。单纯的零序电压或电流幅值的漏电保护方式,已在第四讲中有所简议,且基本上没有应用产品,故不再讨论。1旁...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漏电保护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矿井下出现的低压电网的漏电常常会导致矿井出现由瓦斯或者是走电引起的火灾或者是爆炸。在极为狭窄的矿井里面,这样的异常情况必然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近年来,我国的煤矿灾害有一部分就是由于矿井的电路装置出现问题导致的。文章就矿井低压电网漏电的分散性漏电与集中性漏电两种情况进行分析,重点阐述选择性漏电保护在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上的应用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下单相非金属性接地动作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转换式有限跟随技术在煤电钻综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与计算 ,介绍了煤电钻综合装置漏电保护部分的转换式有限跟随技术 ,实际应用也证明了该技术对提高漏电保护动作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第六讲漏电保护系统焦作矿业学院邹有明较为完善的漏电保护系统,应当吸取各种漏电保护方式的优点,如直流检测式的全面性,旁路接地式的安全性,方向保护式的选择性,自动复电式的实用性等,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理想的保护效果。本讲介绍几种漏电保护系统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结合麻家梁煤炭矿区井下低电压智能馈电开关装置漏电保护发生的问题,研究漏电保护机理及问题原因,并且给出改进措施:消减对于总开关装置漏电检查的干扰。本文现场应用结果说明,改进后的低电压电能供给系统漏电保护功能运行正常,总开关装置漏电时间由原有的2s减少到250ms以内,分开关装置漏电保护功能动作灵敏、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王海军  王茫  王波 《陕西煤炭》2016,(4):12-15,49
针对消弧线圈接地供电系统漏电保护可靠性不高的状况,提出了采用自适应保护原理,使漏电保护的动作值能够跟随电网的运行状态而变化,提高了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性。通过Matlab对故障系统建模、仿真,验证了该保护方案不仅能够解决漏电保护的选线问题,而且也提高了漏电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漏电是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的主要故障形式之一。针对漏电保护有各种原理,它们各有优缺点,如直流检测式的全面性、旁路接地式的安全性、方向保护式的选择性等。在实际应用中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获得更好的效果。基于这一想法设计了旁直零漏电保护系统,该系统具有全面、安全、可靠及有选择性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8.
据考察,煤矿井下低压电网所发生的电气故障,70%以上属于漏电故障,传统的措施是采用漏电保护的办法。当电网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时,保护设备通过对电网绝缘状态或电气参数(主要是绝缘电阻)的监测,作用于债电开关,引起债电开关跳闸,从而切断电源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对井下低压电网漏电保护装置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如对1140V、660V、380V电网,当绝缘电阻下降到20kΩ、11kΩ、3.2kΩ时,漏电保护装置应能可靠动作。从使用实际来看,效果也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些装置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它们的动作是瞬时的,所监测的只是一…  相似文献   

19.
矿井高压漏电保护整定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君  周学华 《煤炭技术》2014,(6):158-160
煤矿井下高压电网漏电保护整定计算复杂,需考虑很多因素,保护动作值设定偏大或偏小,将会使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在介绍矿井高压电网漏电保护整定原则基础上,探讨不同接地方式下的漏电保护整定方法,确保矿井高压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正> 漏电保护、接地保护、过流保护并称为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三大保护,而漏电保护更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保护漏电时的人身安全和防止漏电电火花引燃瓦斯、煤尘起主要作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应装设带有漏电闭锁的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如果没有这两种装置,必须装设自动切断漏电馈电线的检漏装置。……”(434条)“……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4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