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介绍了时间戳规范的编制背景和时间戳系统部件组成.时间戳的产生和颁发、时间戳的管理、时间戳的格式和时间戳系统的安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抽象事件的时间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宏  孙永强 《电子学报》1999,27(11):44-46,52
调试分布式应用系统要比调试顺序程序困难得多,原因之一是分布式应用系统要比顺序程序复杂得多,为了处理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对分布式应用系统的事件进行抽象的高度方法,这种方法让用户有从不同的层次观察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行为,对分布式应用系统调试和抽象时,抽象事件(事件集)之间的先于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而逻辑时钟用来一事件间的先于关系,本文给出了一种由事件的时间戳计算抽象事件(事件集)时间戳的方法,这  相似文献   

3.
安全电子时间戳系统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军  吴贵臣  翁亮 《通信学报》2003,24(2):64-70
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系统中,机要电子文档、重要商业合同与电子交易等都需要安全、准确、权威的统一时间,因些有必要在电子数据信息流中加入时间标识,即时间戳。本文主要分析了安全电子时间戳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及应注意的一些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一种电子时间戳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时间精度问题对实时控制系统中协同作业至关重要。针对控制系统中分布式系统中各传感器节点的时钟在物理上具有分散性致使实时性差从而导致系统部分功能故障的问题,基于IEEE1588协议,分析了时间同步实现的模型方法,制作了基于DP83640的分布式时间同步系统。该系统构建了以太网协议栈,实现了在以太网物理层的时间戳标记功能以及PTP协议帧的发送和接收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软硬件双重时间戳标记,可消除在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上组帧的时间延时问题,实现2纳秒以内的时钟同步,极大地提升时间同步的精度,可广泛应用于对时钟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安全领域中网络地址转换器(NAT)规模被动估计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NAT规模被动估计方法。在被动接收条件下,通过利用TCP数据包时间戳值与接收时间之间表现出的线性关系,将NAT规模估计转换为坐标图上的直线数目检测问题。然后基于Hough变换递归放大坐标图像来检测直线数目,从而估计出NAT规模大小。与已有算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初始类别的选择问题,还能提高时间戳序列发生交叉或距离较近时的判断精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线性关系的数目,进而估计出NAT规模大小,并且性能优于已有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面向IPTV的使用与推广中,终端设备--电视机顶盒内嵌播放器的设计至为关键,在通常的设计中流媒体播放器是将视音频数据包中的时间戳互相比较,以决定视音频帧何时应该被解码播放,在采用这种机制的播放器中视音频流相互依赖.为了避免视音频流之间的相互依赖,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将系统时间与视音频时间戳各自相比较的同步机制,在实际使用中证实,通过采用该机制,流媒体播放器达到了精确的无依赖的同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了IEEE1588时钟同步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改进的时间同步方法.该改进的时钟同步算法针对网络传输路径的不对称性引入加权因子,用一定时间窗内的主从时钟偏差样本的算术平均值而不是直接利用主从时钟偏差来调整从时钟,并根据算法的状态改变时间窗N的大小,同时利用方差阈值滤波的方法过滤跳变过大时钟偏差测量值,保证同步算法的稳定性.最后给出Alcatel-Lucent TSS5R系统在实验室的时间性能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TSS5R时钟同步具有稳定的性能,同步精度达到亚微秒级,可满足PTN产品高精度时钟同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报文转发和控制平台NetMagic,截取报文的前64字节,加上本地时间戳信息,产生摘要报文,在外部控制主机上实现流媒体传输延时的抖动估计。在主机与平台之间实现了NMAC协议,利用以太网传输控制命令,简化了系统体系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摘要报文既能反映流媒体传输延时的抖动特性,也能提供其他五元组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9.
“百城千屏”传播系统在面向大屏终端传输节目流的同时,使用异构网络额外传输一路节目伴音,通过在大屏传输流中携带时间戳来实现视音频同步。本文重点阐述了“百城千屏”传播系统中时间戳携带方式及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量编码器延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Windows链接文件是Windows系统中文件打开后生成的记录被打开文件相关信息的特殊文件,在电子数据取证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链接文件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从链接文件中获取目标文件属性,以及产生该链接文件所在计算机的MAC地址等信息的方法。并以具体案例说明了链接文件在取证的实践应用,分析了如何从一个链接文件中获取已经被删除的可疑文件以及所在计算机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视频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载航空电子系统中综合视频信息处理技术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系统中需要处理的视频信息量越来越大,格式越来越多。研究能够在机载综合视频处理系统中实现多种视频格式的选择输出和视频图像的增强细化功能。结合系统对视频信号处理的需求,研究了机载视频选择和增强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在机载综合视频处理系统中实现了视频信号的选择输出功能和视频图像的增强细化功能,满足了机载视频处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浅析视频图像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和内容丰富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视频监控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工业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目前正从传统的安防监控朝着音视频数字化、系统网络化和管理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在德加拉音视频压缩卡AVE7200和摄像机的硬件基础上,完成了对视频压缩和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开发了包括视频采集、视频压缩、视频检测和视频编辑的4个环节的综合实验系统。通过对实验系统部分功能演示和在实际中的应用,表明实验系统能够完成对视频的学习、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王文彬  龙明  赵永胜 《电视技术》2012,36(5):134-136
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两个系统融合的可能性、优缺点,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融合方案,一种是通过视频矩阵进行融合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通过统一协议建立起来的无缝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晨昱 《电子测试》2020,(9):135-136,33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是集视频图像编码技术、音频同步编码技术以及网络通信协议技术等通信系统,在一些重要部门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良好,通过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架构进行分析,探究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与主要关键技术,并指出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视频会议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应用的普及,用户提出了将两个系统融合起来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两个系统融合的可能性、优缺点,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融合方案,一是通过视频矩阵进行融合的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统一协议建立起来的无缝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赵庭兵 《激光杂志》2020,41(3):172-176
为了提高激光通信系统视频信号传输速度自动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高阶谱特征提取的激光通信系统视频信号传输速度自动预测方法。采用一阶近似分布源视频检测方法进行激光通信系统视频传输信号的降噪处理,对降噪输出的视频传输信号进行特征分解和多维测度信息配准,结合小波多层重构方法进行激光通信视频信号的重组,提取视频传输信号的相干分布源特征,根据提取的激光通信视频信号的相干分布源特征进行自动匹配,实现对激光通信系统视频信号传输速度的自动预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激光通信系统视频信号传输速度自动预测的准确性较好,对激光通信视频信号的分辨能力较好,提高了激光通信系统的视频信号传输速度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带宽增速,互联网用户对视频内容的要求日趋增多的趋势下,本文描述了大规模视频存储分发的系统设计和实现.该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把用户上传的视频重新编解码生成适合不同场景的不同格式视频文件,然后根据客户端支持的视频属性和网络带宽的实际情况,自动分发不同码流的视频文件到客户端,从而达到流畅访问视频的目的;对系统中的热门视频,系统通过算法结合缓存,实现同一视频文件在不同服务器间动态迁移,从而充分利用系统的计算能力,最终给用户提供更流畅的视频体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视频图像技术的发展,车载视频系统需要处理视频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不仅需要处理多路标清PAL视频,还需要处理高清HDMI视频等。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DSP+FPGA的车载视频处理模块,实现对多路外视频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视频监控系统中带宽有限而用户数大量增加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RTP/RTCP的视频分发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型的级联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了一路视频数据的多个终端接收.首先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一般组成,接着说明了视频分发服务器实现的必要性,然后进行了转发与直接接收的视频效果对比,最后对该设计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