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最近我们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米中有褐黄色的米粒,这种米粒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它对人们健康是否有毒害作用?为此编辑部特请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谷化室工程师、副主任郑家丰同志给予解答。如果读者还有什么问题望来函告知。  相似文献   

3.
有个故事。远古时期,人们常常要靠捕鱼为生。龙王深感不妙,就找到人的头头伏羲氏,说:“请告诉你的百姓,要是再捕鱼,我非发大水不可!”伏羲见龙王来势汹汹,一时想不出好办法,也就硬梆梆地回了一句:“发水怕什么,我带上百姓上山,等水一退,我们照样捕鱼捉蟹!”龙王见恐吓无效,回来后愁得长嘘短叹,于是乌龟出了个主意:“大王,何不告诉那伏羲,就说咱们不发水了,但也有个条件,就是让伏羲也答应一条,从此不再用手捉鱼。”龙王想了想,采纳了这条建议,伏羲氏担心龙王会发水,也就答应了这个条件,但他也在发愁:不许用手,那可怎么办?突然,吐丝结网的蜘蛛…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爱媛县内子町小镇的八日市·护国地区,保留着江户后期到明治时代的传统建筑,街上有着传统的手工制品店、诸如竹器制品、木蜡烛制品及柿子酱、柿汁制品等,处处可见匠人精神的精髓。每一户店家的门廊前,摆放着一些造型雅致又独特的扦插小盆景,那些不起眼的枫树枝、细柳条、海螺壳、小松  相似文献   

5.
和子饭,虽然不及宴会饭那样高档名贵,然而它却是老少皆宜、雅俗共享、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有益长寿的大众化饭食。为了使大家真正了解和子饭的丰富内涵及其特点,现就和子饭的营养价值、食用体会和基本做法作一介绍。 一、营养价值 食用和子饭,要从食用米粥说起,因为和子饭是小米粥饭的发展和延伸。食米粥,是我们祖先从实际生活中创造发明的。明代  相似文献   

6.
国家标准GB1350-86规定黄粒米是指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这一定义在实际操作运用中,常常难以掌握。我们在长期稻米收购、调拨检验中,发现有些大米胚乳呈微黄色或局部微黄色,有些大米只是米粒尖端呈黄色或微黄色,与正常米粒并无明显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类米粒呢?这是因为,稻谷在收购入库期间,不同时间里入库的稻谷受不同外界温湿度、不同地理条  相似文献   

7.
苏明 《食品指南》2009,(12):22-23
每日一成不变的焖米饭,让人吃得有些厌倦。于是,很多热衷时、尚美味、喜欢花样翻新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各种流行的特色饭。然而,按照网上各种特色饭的制作方法操作,做出的特色饭口感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方便饭     
方便饭有快餐盒饭、方便米饭罐及方便饭团等。快餐盒饭餐盒饭在日本是一种独有风格的方便快餐。据统计其品种竞达1000多种 ,按供应对象来分 ,有职工、学生、儿童、老人、部队、旅游、游牧等类型盒饭。盒内食物量为400~600g,饭菜搭配和数量是根据用餐者的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9.
椰饭     
当今有学者认为烹饪属美学范畴,故称为“烹饪美学”。而著名学者钱学森、王朝闻则认为烹饪学应属艺术范畴,故称为“味觉艺术”。美食家车辐先生也同意以上二老之说,我等晚辈无资格参与争论,但我认为烹饪学不管属那一范畴,是否有一点可以达到共识?即烹饪是智者的创造,是智慧的结晶。对此,我有许多故事来作证。前几月我曾在《四川烹饪》杂志第48期上写过《一钵瓜蔬抵八珍》的闲文,在上面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明我这一观点,现再讲一个。 今年过春节前夕,我应友人之约,去到四季花不谢、八节叶常青的海南岛海口市过春节。进入海口市我就被满街市的椰树所吸引。她挺拔飘逸与现代建筑共比肩,她潇酒摇曳像凤雉羽扇待奉着明眸皓齿的后妃——海口市。“绰约风姿此树独具”我曾把我的这一看法告诉在旅途中邂逅的海南一企业家。他不仅同意我的看法,而且对我说:“你对她外貌的美就如此倾倒,那你接触了她内在的美还不知要怎么样呢?!”紧接着他又追问我:“你吃过椰子饭吗?”问得好,恰恰在前不久我有  相似文献   

10.
凤凰社饭     
正踏着青石板路,登上吊脚楼,漫步古渡口,我对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流淌着的湘西凤凰有了深切的感受。在凤凰古镇,不仅能欣赏到古城灵秀的山水风光,更能触摸到小城历经沧桑后的深厚文化底蕴。这些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及饮食文化,给如梦似幻的凤凰城平添了神秘  相似文献   

11.
家乡饭     
我家有一块水田,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起起落落。 记得那是1981年,我在县城读高中。有一天,父亲风风火火地来到学校,把我从教室里叫出来,拽着就跑。我问家里出了什么事,父亲边走边说:“村里分田到户了,你从小手气好,快跟我回去抽签。”  相似文献   

12.
荷叶饭     
芜湖老南关那里,有个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卖荷叶饭的陈春夫妇就在那里摆摊。陈春每天早早地将饭桶搬上三轮车,从家里蹬向老南关那里的拐弯处。妻子坐在车内,手扶着一个大木桶。他们所售的荷叶饭,和其他小贩卖的蒸饭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多了一层淡淡的荷香。而且那阵阵荷香,也只有冬日里才能感受得到。  相似文献   

13.
第一饭     
随着时代变迁和家庭结构的重新组合,中国人过年的许多传统习俗已渐湮远,唯有那餐年夜饭,成为必不可少的标志性仪式。俗话说:千夜万夜,不及新婚第一夜;菜香饭香,不及屋里年夜饭香。年夜饭,可谓中国“第一饭”。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14.
卧底饭     
母亲下嫁给父亲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只用30元钱,就把母亲“骗”到手了。母亲进入父亲的家门后,一心扑在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上。父亲个头高大,力气大,饭量也大。那个时候,为了让父亲填饱肚子,母亲硬是把仅有的一点粮食让给父亲,她自己通常只有喝米汤的份。  相似文献   

15.
冷饭     
说到冷饭,颇有悲情。上海人形容生活凄孤无人照应,就是“扒几口冷饭填饱肚子”;形容受尽奚落委屈,就是“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把人所共知或已做过的事重新拿出来说,称“炒冷饭”,通常用以作了无新意之解。想当初,同样是一锅香糯热辣的热腾腾的大米饭,凭什么就给剩下变得又冷又硬被孤独地晾在一边,成为多余的,真叫同“饭”不同命!  相似文献   

16.
包儿饭     
白常继 《中国烹饪》2012,(4):112-113
满族人每年正月初三都要吃包儿饭,此习俗起于何时,目前难以考证,但最迟应该在明代就已经有了。据明太监刘若愚在有关明宫生活的著作《明宫史》里记载,万历年间皇宫里就有这种吃食了。  相似文献   

17.
蝌蚪饭     
随着粮食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随之而起,人们对吃食问题的适口性、营养性也就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何让千姿百态的食品之花把人民生活点缀得更加美好,已成为粮油食品战  相似文献   

18.
烫饭     
家乡有一种饭叫“烫饭”,是把菜和饭煮在一起,香香的,烫烫的,一边吃着一边渗着细汗,感觉很好。 吃腻了几菜一汤,朋友提议吃“烫饭”。于是我们把土豆、瘦肉加上米饭,配上佐料蒸在一起。两颗年轻的头凑在电饭锅前,争着,嚷着,像两个饱尝饥饿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等着一锅香喷喷的米饭。这令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妈妈。  相似文献   

19.
姜汁饭     
姜,在香港用得很多,却不引人注目。餐桌上最常见的有姜片、姜汁等。姜片,常在食用海鲜时出场,但见生姜被剖成半透明的薄片,浸在淡红色的醋汁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姜汁充分溢出,以解寒气。此时,作为食海鲜的前奏——皮蛋,也会被剖成瓜棱状,满盆端上桌来,客人们可夹着半透明的姜片与皮蛋一起食用,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20.
包儿饭     
周梦鹿 《美食》2003,(4):5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