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曦 《数码》2004,(3):78-81
去年底,华硕推出了大受好评的S5系列超轻薄型笔记本电脑,那个时候,华硕的产品经理对S5做介绍的时候就提到,未来会有内置光驱的M5系列面世,而且还向我们保证,M5同样轻薄、同样惊艳!当时的S5已经让我们很震撼,但加入了光驱的M5会是什么样呢?会更好?还是会破坏S5完美的曲线?脑子里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今天,解开这个谜团的时候终于到来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脑技术发展,笔记本电脑由于具有携带方便、性能并不逊于桌式电脑,深受现代管理人员、经理等白领人士的青睐。笔者向欲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推荐华硕新系列。华硕继1999年初成功推出三个全内置笔记本电脑系列之后,近日又推出了超轻薄的M8300/8200系列笔记本电脑。M8300/8200的最大特点是轻(1.9kg)、薄(30mm),内部配置采用模组化设计,可以  相似文献   

3.
《电子科技》2003,(19):3-3
最近,华硕电脑与国内最大分销商神州数码共同推出了华硕M3N系列笔记本电脑,作为融入了当今多项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产品来讲,华硕M3N所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优异性能,同时更有华硕所倡导的那份“享受经典、品味生活”的产品理念。华硕M3N系列笔记本电脑先进的电池配备与省电技术在M3N中作用非凡,使用第一块电池,电力即可持续达6.5个小时,而当搭配第二块电池时,则使用电力更可延长至10小时之多。在通常情况下,华硕M3N系列笔记本电脑都可以连续运转8个小时以上的时长,这无疑为奔波在外的人提供了足够的工作时间,同时它也是减少旅途…  相似文献   

4.
《新潮电子》2004,(7):57-57
M6N曾是华硕(ASUS)旗下第一款15英寸级别的宽屏迅驰机型,M6系列和更新的W1系列一度将笔记本电脑的高端影音娱乐性表露无遗——不同于M6N的高贵和W1N的豪华,这款M6R却走上了相对平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杨侃 《电子与电脑》2002,(12):23-24
提起华硕,相信大家都会对其主板产品赞不绝口。华硕主板在业界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领先地位。然而华硕的眼光决不会仅局限于板卡类产品,笔记本和数码产品则是华硕近几年开始介入的新领域。华硕秉承板卡生产的严谨作风和不乏时尚前卫的设计,虽然涉足笔记本市场不久,但仍然以保一线品牌形象为标准。华硕M2400PⅢ系列笔记本电脑的上市得到众多用户的好评,如会在P4横行的时代,华硕也不失时机的推出自己M2400系列P4笔记本电脑。现在我们带大家来感受一下华硕这款M2400系列笔记本电脑商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不知不觉间,原本只属于苹果特有的纯净如雪的白色外观设计已渐渐成为目前笔记本电脑市场领导潮流的颜色,从国产华硕的S5NE、M5N、联想的S180再到索尼的PCG-TR1C、东芝的Protégé A100、三星X10纪念版等,白色外观的笔记本产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转瞬之间便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白色旋风”。然而就在为白色笔记本的“天使面孔”所诱惑的同时,许多消费者也对白色笔记本的保养也存着一定的顾虑,担心它耐脏性等问题。白色笔记本电脑是否存在着这样的危机?记者为此走访了华硕笔记本电脑的技术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7.
《数码》2003,(11):79-79
M3N的设计师Markus Diebel说,“如果把华硕M3N系列笔记本电脑单纯看作是一款冷冰冰的机器,那你一定会忽略了它的艺术内涵,而如果你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它,那么你会发现更大的惊喜。华硕这款M3N系列笔记本电脑的精致和简约,使你可以在无需了解什么是工艺之美设计的情况下,也能体验到它所能带给我们的精致生活。  相似文献   

8.
《数字生活》2009,(11):165-165
10月22日,华硕正式发布了其第二代ULV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系列,华硕UL(UnLimited)系列包括UL20、UL30、UL50和UL80四个型号,涵盖从12.1英寸到15.6英寸主流规格,  相似文献   

9.
《数码》2004,(3):101-101
华硕系列笔记本中有12.1寸的轻薄型机器S5N、M5N,有15寸宽屏幕的M6N,在迷你领域有10寸屏幕的S200N,那么既兼顾移动性,又兼顾性能的14寸屏幕领域呢?对了,就是这款M3N了。  相似文献   

10.
《新潮电子》2009,(12):119-119
当笔记本电脑遇到跑车,碰撞出的当然就是华硕与兰博基尼携手推出的VX系列跑车笔记本电脑。VX系列一直是华硕旗下最高端的机型,而最新在国内露面的VX5却打破了以往黄色机身的设计,以华贵的白色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英特尔(Intel)公司针对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方向适时推出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并迅速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主力系统;一年之后,第二代“迅驰”系统再次到来,成为众人昂首关注的焦点。Pentium M CPU(以下简称Pentium M),英特尔i855系列芯片组和英特尔Calexico系列无线模块构成了完整的“Centrino”(迅驰)平台,但显然,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CPU才是诸多用户所关注的性能着眼点,在第二代发布上市之际,本文将从技术的角度来再次关注这款CPU。  相似文献   

12.
将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甚至美眉这些最流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著名IT厂商华硕电脑正式在国内市场发布了全球最轻巧的Centrino(tm)笔记本电脑———华硕S200N。虽然只有A5大小的尺寸、880克的重量,华硕S200N却整合了1GHzIntel(r)Pentium(r)M超低电压处理器、855GM芯片组,为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商务”提供了可能,而5.3小时的超长使用时间(配合加长型电池)更凸显了华硕将产品与应用完美结合的智慧。华硕电脑中国区总经理许佑嘉先生表示,华硕S200N是华硕今年推出的第四款迅驰产品,是目前市场中同等规格产品中的佼佼者,华硕S200N的推出…  相似文献   

13.
《电子测试》2002,(4):66-66
华硕近日新推出M系列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上盖部分为金属银灰色,ASUS的LOGO位于右下角很醒目。此款M系列2300笔记本电脑采用笔记本电脑专用P_(ENTIUM) Ⅲ-M 1.06 GHz处理器,主板采用I_(NTEL)笔记本电脑专用830M芯片组(包含ICH3—M和VCH),采用I_(NTEL) 830M芯片组D_(IRECT)—AGP图形整合芯片,搭配I_(NTEL) DVMT动态分配共享内存  相似文献   

14.
《新潮电子》2004,(4):94-96
作为一台采用标准电压版高频Pentium M CPU的光驱内置型笔记本电脑,M5N的特点是轻、薄、靓。M5N的优秀之处,在于它面向的用户的广泛针对性,它适用于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消费者,无论家用或是商用。和之前的S5N相比,M5N在各个方面都迈出了一小步;综合来讲,我们又可以称其在同级别产品中走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华硕是在设计上非常敢于创新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从2006年以来,首款皮革本S6,跑车本VX系列,以及竹制本。每一款都在挑动着消费者的感观极限。而在2007年,华颐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概念,“感触品质生活”为主题,在视觉、触觉、听觉及综合感受上不断带来新的应用体验。  相似文献   

16.
高清趋势     
《家庭电子》2008,(4):60-61
率先采用GeForce 9300M G独显核心的华硕F6S向我们展示了笔记本电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高清  相似文献   

17.
《新潮电子》2004,(9):48-48
M2C,它是华硕(ASUS)较为经典的M2系列笔记本电脑中的又一款新品,M2N一直以功能和便携的良好结合而在市场上经久不衰,在第一代Pentium Ⅲ-M型M2发布之时,它曾是全球最轻薄的光驱内置型笔记本电脑。而M2C依旧保持着其雍容爽朗的外观线条,并且在内部指标方面有所提升,作为一款商务味道浓厚的产品,它是不是扮演着M2系列“终极武士”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8.
华硕近期推出一款12.1寸的糜卡色U6.融合了今秋最具代表性的时尚元素.成熟稳重的商务精英同样可以在它身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华硕U系列新成员将体重控制为1.55公斤(配3芯电池),并且坚持实现光驱内置。而NVIDIA GeForce 8400M G独立显卡(U6S)和全新Hybrid Disc硬盘技术的助阵.  相似文献   

19.
奥运来临之际,各个笔记本电脑厂商纷纷打造出奥运节目的收视方案,华硕也于近日推出了自己的无线数字高清电视棒。这款产品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数字电视高清标准,配合笔记本电脑让用户可随时随地的观看高清节目,当然也包括在奥运期间收看免费的央视高清奥运频道。通过最为普及的USB口,这款电视棒可方便地连接为高清收视打造的华硕M系列笔记本电脑,两者配合便能达到高清影视的收视效果,让我们不再被禁锢于客厅电视前。  相似文献   

20.
《通信世界》2009,(18):40-40
近期,华硕宣布计划为商用系列笔记本电脑配备最新的英特尔智能防盗技术,以帮助用户应对日益猖獗的对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据的破坏和盗窃行为。华硕将在即将推出的P系列笔记本内装备这一最新技术,用户能够在本地(或远程)给自己的笔记本传送名为“毒药”的信号,使电脑完全关闭不能运行。当丢失的电脑被该技术手段禁用时,数据被盗用,以及敏感数据被访问的风险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