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液晶器件不同.发光聚合物显示器要求无背景光,这可能最终导致更有效、更薄、更轻的显示器。据报导,甚至在广视角情况下它的成像质量更好,但是运行寿命一直是个问题。现在,以剑桥显示技术为基础的英国已将寿命提高到蓝光聚合物显示示器寿命的三倍以上.达1100h。  相似文献   

2.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激发了许多产品设计者的创造力.它比液晶显示器(LCD)更薄,发光类似于阴极射线管(CRT),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可能开发出全新的便携式显示器.  相似文献   

3.
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液晶显示器的灰阶响应时间是图像亮度从一个灰阶到另一灰阶变化所需的时间,它比传统的黑白响应时间在描述显示器性能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通过介绍灰阶响应时间的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测量灰阶响应时间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给出了灰阶响应时间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倪志荣 《电视技术》1996,(12):48-50,67
介绍了一种新型平板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FED),它与液晶显示器(LCD)相比具有更薄、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和功耗低等优点。FED已在美国的PixTech公司开始生产。  相似文献   

5.
陈智 《电子与电脑》2002,(12):21-22
继本刊在今年9月份对SUMSUNG的P10笔记本进行测评之后,再次对SUMSUNG的另一款笔记本产品——Q10进行全面剖析。与P10相比市场定位不同,这款Q10笔记本的设计和配置理念也完全不同。它没有了P10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没有了大液晶显示屏带来的整体体积增加,代之以更轻、更薄、更小巧可爱的外观,使用分体扩展坞(docking)的方式尽量减轻主机重量,而且12寸XGATFT液晶显示器也使体积不至于太庞大。功能方面更贴近于实用,但又非常的全面。而性能方面,虽然稍差于P10,但是具有接近PⅢ1G的INTEL核心,完全可以出色完成大部分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6.
《家庭电子》2008,(7):106-107
为了进显示器更迷人,明基把力学系统完美的融入了自己的产品之中,以不对称的视觉魔术为人呈现出一款让人着迷的液晶显示器  相似文献   

7.
一种由Uni-Pixel显示技术公司开发的时序多工光学快门技术,将有望实现比TFT LCD更亮、更薄、更便宜的显示器.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像素设计,就是使用MEMS快门来控制显示器的光通量.  相似文献   

8.
贾俊 《家庭电子》2004,(12):37-37
一台二手NEC15英寸液晶显示器,电源指示灯亮,但屏幕上无任何显示。  相似文献   

9.
日前,LG推出了一款拥有1600∶1超高对比度的专业液晶显示器——L1952T,这款产品不仅在亮度、响应时间等显示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更在决定液晶显示器画质效果的关键指标——对比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占领专业应用市场清除了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基于CRT技术的电视机不论是直观式的还是投影式的都能提供最好的图像质量。但为什么有为数众多的电视机制造厂家逐渐舍弃采用CRT而更热衷于非CRT的其他技术呢?原因很简单,采用这些新技术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人人奋力追求的更薄更轻的电视机新机种,这些新机种不论是采用等离子(PDP)、数字光处理(DLP)、液晶显示(LCD)还是硅基液晶(LCOS)等新技术来实现,它们都会把又笨又大的CRT电视机远远甩在后面。 本文介绍的非CRT新一代视频显示器主要有四种,即PDP、DLP、LCD和LCOS。它们全部是固定像素的显示器。这类显示器的早期产品早已为消费大众所熟悉,如数字手表、移动通信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等。在过去几年中,很  相似文献   

11.
《数码》2006,(9):122-122
液晶显示器作为办公桌面上最引人注目的产品,在后IT时代更加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作为最重要的液晶显示器品牌厂商之一的LG,更有创意无限,推出了多款令人称道的液晶显示器新品。2006年,LG在继续推出新品的基础上,还发布了锐比(DFC)技术,将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带来更加出色的画质表现,本次介绍的LG L194WT和LG L1970H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柔性有机发光工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激发了许多产品设计者的创造力。它比液晶显示器(LCD)更薄,发光类似于阴极射线管(CRT),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可能开发出全新的便携式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已进入商品化阶段。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由东京先锋公司(PioneerCorp.)生产的用于汽车立体声收音机面板(automotivestereopanel)的多色无源矩阵显示器。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现又推出一种含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手机。为了满足用户需要,世界上许多科技人员正致力于研究用于高分辨率视频显示的全色无源和有源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  相似文献   

13.
静芳 《家庭电子》2003,(8):17-17
1.飞利浦150S3液晶显示器Philips显示器产品中“S”系列为家用、“B”系列为商用、“P”系列为高端专业用途,后面的数字表示不同的版本,150S3表示15英寸家用液晶显示器第三代产品。150S3的面板边框只有18mm宽,底座小巧纤细。边缘厚度十分薄,仅1.2cm。最大功率为23W,亮度为250 cd/m~2,对比度为400∶1,响应时间为25ms。市场参考价为2700元。2.飞利浦150B3液晶显示器Philips新150系列38.1cm液晶显示器是原150系列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电子科技》2002,(23):50-51
2002年的显示器市场一波三折,继珑管纯平显示器大幅度跳水后,液晶显示器随着液晶面板的供货情况变化,价格也是几起几落。不过让我们可喜的是,现在买一部17英寸的钻石珑显示器只需花费不到2000元,一些品牌产品更降到了1500元以下,而主流的15英寸液晶也纷纷跌入3000元范围之内。随着品牌的增多,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随着品牌和产品越来越多,往往让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所适从感,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也并非易事。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显示器市场的格局,来从中初步圈定一些超值的产品。2002年上半年,显示器的主角是纯平…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是LCD年     
目前,几乎所有的显示器厂商都将目光放在液晶显示器上。2002年是液晶显示器市场增长较高的一年,据市场调查,2002年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已达9.8%。据预测,2003年国内显示器市场中液晶显示器的份额将达到25%。对显示器厂商来说,液晶显示器产品的策略无疑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分析2002年液晶市场可以发现,时尚与科技构成了液晶产品的两大主旋律,绝大部分显示器厂商或以时尚为产品的卖点,或以技术为卖点,彼此相抗衡。那么,今年液晶显示器又将走向何方呢? 单纯的时尚还能走多远? 2002年显示器厂商在液晶产品时尚上大做文章的并不少,像丽讯的换彩壳LCD、明基的“艺术液晶”等。这些产品以多彩的视觉效果,迎合了当时市场中部分消费者个性化的心理,也确实带来了一定增长。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外观色  相似文献   

16.
问问吧     
《数字通信》2006,(12):90-91
现在液晶显示技术非常流行了,在下想购买一款液晶产品,可在买液晶电视还是液晶显示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到底是液晶电视还是液晶显示器好呢?这两者都是用的液晶显像原理,又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呢?  相似文献   

17.
何文武 《光电子技术》1998,18(4):317-321
在近来的技术展览中,大而亮的直观式显示器让人目不暇接。1997年10月的日本电子展览会上,展出了100多种基于等离子体的显示器,其中大部分产品对角线都在100cm以上,一部分已达到127cm。虽然大多数显示器采用的还是由富士通公司和其他公司开发的普通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ACPDP),但索尼、夏普和菲利浦公司采用了更新的等离子体寻址液晶(PALC)显示技术。最近展示的PDP和PALC显示器样机充分证明这些显示器再不只是实验室里神秘的陈列品了,而是正朝着商品化发展的真实产品。就象CRT技术统治20世纪的显示器市场一样,基于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8.
今年韩国三星公司全面出击液晶显示器领域,连续推出了150MP、170MP、570STFT、570TFT、770TFT、800TFT等等液晶产品,而其最新推出的24英寸液晶显示器在国内尚属首例。这款超大屏液晶显示器依据人体工程学,流线型设计,其水平点距精细到0.270 mm,偏转80度,最高分辨率达到了1 920X1 200 Hz。它的推出不仅填补了国内液晶显示器市场的空白,使得液晶产品更加丰富,而且将液晶显示技术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广大行业用户等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配有视频…  相似文献   

19.
口本卡西欧计算机公司生产的首批产品之一,反射式扭曲向列型和超扭曲向列型彩色液晶显示器(TN/STNLCD)不需要背光源。该产品是卡西欧公司销售战略重点产品——彩色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它可用于便携式装置中。由于生产厂家最近研制成功较为简单的氧化钢锡(ITO)薄膜生产技术,可使STN型彩色液晶显示器免除了一些生产步骤。STN型彩色液晶显示器可用于消费类装置。这两种产品将在秋季前期应市。该公司将于5月份推出衬底为03mm厚的玻板、可使重量降低、清晰度提高的显示器。不需背光源的TN/STN型彩色液晶显示器@吴铭…  相似文献   

20.
《数码》2006,(4):84-85
黄金比例 在一项权威销售数据的调查中可见4:3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目前仍是市场主流但不可忽视的是宽屏产品正在逐渐升温最大的因素是16:10的显示比例更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可以预知随着视觉优先时代的来临,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空间会越发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