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密钥交换协议(IKE)的结构和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预共享密钥认证的IKEv1主模式协议的改进思想及基于预共享密钥认证的IKEv2协议的算法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发布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Internet Key Exchange)第二版IKEv2在安全性和实现效率上得到提高,同时简化了原版本的复杂性.对IKEv2协议的密钥协商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IETF对IKEv2协议的发布已经使IKEv2成为一个正式的RFC规范,正在逐步地取代IKEv1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密钥交换标准.IK v2对IKEv1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改进.为了对比IKEv2与IKEv1两版协议的密钥协商特性,提出了Linux下IKEv2的一种实现方案,并且基于这种方案对两版IKE协议进行了仿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比较了IKEv1和IKEv2的密钥协商效率.  相似文献   

4.
IKE协议作为IPSec体系中动态密钥协商机制,极大地增强了IPSec体系的安全性。而IEKv2作为IKE的替代者,对原有的IKE协议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进。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IKE协议,然后重点分析了IKEv2具体协商过程,最后阐述了IKEv2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IPSec密钥交换标准存在着若干安全漏洞,为了解决相关的安全及应用问题,IETF提出了IKE2协议.应用SVO逻辑对IKE2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证明了IKE2协议的密钥交换和认证安全性.对IKE2协议的分析也证明了SVO逻辑可用于分析基于Diffie-Hellman交换的复杂安全协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基于IKEvl的移动安全接八方案存在的问题,结合IKEv2所做的改进,提出了使用新一代密钥交换协议IKEv2作为密钥管理协商协议的移动安全接入方案,并给出了移动终端IKE模块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7.
张玲玲  潘雪增  崔玉增 《计算机应用》2005,25(12):2772-2773
通过对比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v2与IKE的不同之处,分析研究了IKEv2在实现复杂度,降低延迟方面的优越性。简要介绍了IKEv2的消息交换,各种密钥的生成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协处理器硬件加速功能的IKEv2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它在计算各类密钥,会话消息的加解密,完整性校验等方面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8.
IKE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丰娟  宋雨 《微机发展》2004,14(3):123-124,F003
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是一种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作为一种混合型协议,由于其复杂性.它的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文中针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密钥交换协议IKE的相关知识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及拒绝服务攻击的基理,结合IKE的工作过程,分析IKE遭受三种攻击的方式和可能性,提出用“联锁协议”在IKE中防“中间人攻击”,通过消息ID防“重放攻击”并研究了用来防止“拒绝服务攻击”的Cookie的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入的对IKE协议的相关知识、交换原理以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基于预共享密钥认证的IKE主模式交换协议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了阐述,针对基于预共享密钥认证的IKE主模式协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协议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重点分析了在IKE实现过程中,"中间人"攻击的原理并提出了防范"中间人"攻击的连锁协议与身份认证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IKE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琳  张永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9):2473-2475,2481
Intemet密钥交换协议(IKE)是用于交换和管理在VPN中使用的加密密钥的.到目前为止,它依然存在安全缺陷.基于该协议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简单地介绍了它的工作机制,并对它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对于抵御中间人攻击和DoS攻击,给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还对主模式下预共享密钥验证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最后给出了它的两个发展趋势:JFK和IKEv2.  相似文献   

11.
胡平  唐佳佳  陆建德 《计算机工程》2008,34(19):147-150
以往安全网关的实现偏重于单一功能,且认证方式不够灵活。该文对最新IKEv2动态密钥协商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EAP可扩展认证机制的优点,提出将EAP/SIM认证框架引入IKE认证体系的思路,给出实现方案,设计了基于EAP/SIM的增强型可扩展IKEv2系统。IKEv2-EAP系统以RADIUS为认证服务器实现AAA功能,使用新的IKEv2-EAP/SIM交互建立了安全的IPSec隧道,使VPN网关功能更趋灵活、强大及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协议是IPsec协议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动态地建立和维护安全关联SA,是IPsec VPN安全传输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在研究IKEv2协议的基础上,将公钥基础设施PKI体系引入其中,对在IKEv2中使用PKI身份认证进行研究。并针对IKEv2中数据通信的特点,将在线证书状态协议OCSP(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与IKEv2协议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基于PKI身份认证的增强型IKEv2协议,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效率和部署的可扩展性。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Linux2.6内核的IPSec-VPN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MIPv6的绑定更新过程是其主要安全问题,IETF草案对此给出一种新的基于IKEv2/IPSec协议的绑定更新机制,但是IKEv2协议存在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移动环境的缺陷。为此,基于Weil对数字签名算法改进了IKEv2协议的缺陷,并在新协议的基础上改进了绑定更新过程。基于应用π演算验证了改进绑定更新机制的认证性。  相似文献   

14.
出在网络层的安全协议IPSec中引入密钥封装机制(KEM),通过密钥传输实现IPSec密钥建立.在目前基于密钥交换的IKEv2协议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密钥建立的方法.对所给协议的分析表明,在同样需要交换证书进行消息认证的情况下,KEM密钥传输协议与IKEv2协议同样安全,并且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IKEv2协议存在的对通信实体的身份保护不足和系统开销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改进的IKEv2协议.新协议采用了基于签密的可认证密钥协商来代替D-H密钥交换,在交换秘密信息的同时实现了对协议的发起者与响应者之间的双向认证;并且协议的响应者先主动证明自己的身份,确保了对发起者进行主动身份保护.基于认证测试方法对该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表明:新协议具有很好的秘密性和双向认证性;同时,该协议只需三条消息,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Athena分析方法由于没有抽象更多的密码学原语,因此不能分析较复杂的安全协议。该文针对互联网密钥交换协议(IKEv2),对Athena方法进行了扩展:修改消息项结构,扩展密码学原语,使其能分析DH(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问题,修改内在项关系,使其能应对更复杂的消息构造情况,并对相关命题和定理进行了证明。根据扩展后的Athena方法,对IKEv2协议的秘密性和认证性等进行了分析,对协议的特点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SPIN的IKEv2协议高效模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先简单介绍了互联网密钥交换协议IKEv2,然后利用著名的模型检测工具SPIN对其进行了建模和分析。在建模的过程中,作者发现现有的建模方法很难对结构复杂的协议IKEv2进行建模,而且用现有的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可读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验证效率也比较低,因此现有的建模方法只适用于对简单协议进行建模。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程序可读性、自动化程度及验证效率均较好的建模方法,而且这种建模方法特别适合对复杂的安全协议进行建模。最后利用SPIN对IKEv2协议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IKEv2协议不能抵御主动攻击,并给出了两个攻击序列图。针对IKEv2协议不能保护发起者身份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一种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the TLS-based security for DSMIPv6 and IKEv2 when establishing Security Associations between MN and HA. The network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costs are examined for each protocol using different authentic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LS-based solution has less computation cost and less authentication delay than IKEv2with D–H Groups 5 and 14. However, the high amount of transmitted data for certificate based authentications increases the authentication delay in low bandwidth wireless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