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20MPa高压压缩空气的气液分离,在pg250油水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螺旋导流板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油水分离器;在考虑液滴破碎和不考虑液滴破碎的情况下,分别运用CFX软件对该分离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液滴破碎时的气液分离效率低于不考虑液滴破碎时的分离效率,液滴破碎显著影响气液分离器的分析效率;存在一个最佳进气速度,使分离效率最好;进气速度越大,分离器的压力损失越大。该新型油水分离器分离效率相比pg250油水分离器而言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童飚  杜艳艳 《通用机械》2011,(12):92-93
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空气压缩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随之产生的大量冷凝液等污染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英格索兰新型油水分离器Polysep能够有效达到油水分离效果,分离后的冷凝液可以直接排放,且运行成本低,使工业生产更加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开采进入中后期,油井含水率逐渐增加,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研究变得越发重要,油水分离器是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核心所在,对其进行设计研究对石油开采工程有着积极作用。文章结合水力旋流原理及超亲水油水分离膜材料,对常规液-液水力旋流器进行结构改造,提出基于膜分离的井下油水分离器方案,并完成了相关尺寸设计计算,同时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常规旋流器的内部速度场、压力场、油水分布规律进行对比以及相关样机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重力式气液分离器常作为高密高粘钻井液除气系统的第一级分离设备,其处理能力应具有比较宽的适应范围.通过两种极端工况分析,确定气室压力是决定分离器液封高度和气液混合物的进口高度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井口压力与井底压力关系,建立简单实用的环空返回钻井液的压力预测分析计算流程确定井口压力,从而可对液封高度进行较精确的工程计算,对此类分离器设计开发、现场应用时的选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油水聚结分离的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油水聚结分离的基本过程。在油水聚结分离原理基础之上,具体分析了目前应用于喷气燃料过滤分离器中聚结滤芯的结构和材料组成,并对聚结滤芯中各层材料的成分、纤维丝径、纤维层厚度和表面接触角进行了表征和测量,为聚结滤芯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的气旋浮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坤  龙涛  胡润宇  邢卫红  梁群 《机械》2010,37(6):5-7,10
气旋浮高效油水分离技术是江汉机械研究所新开发的新一代用于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的技术。将气旋浮技术应用于油水分离,到目前为止仅江汉机械研究所正在研究,同时基于FLUENT的气旋浮流场分析,国内外尚很少见。本文首先对气旋浮高效油水分离器模型的网格划分和定义边界条件进行研究,其次,对气旋浮流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的气旋浮流场分析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吻合。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技术研究气旋浮流场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首先 ,油水分离要达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混合液进口和浮油出口高度按两种液体密度差设计之外 ,更主要的是要增加油水分离距离 ,使油水有足够的时间分离。同时在混合液流入分离装置时 ,应尽量减少液体流动对油水分离产生的冲击、搅动等影响。所以在混合液进口和浮油出口之间加上两道隔板 ,可以延长油水分离时间 ,减小液体流动对油水分离的影响。其次 ,从方便使用的角度 ,可以在二室安装一放油阀。对于因分离不彻底流入二室的浮油 ,等其积聚量多时 ,可以集中一次性放掉。放油阀安装高度和浮油出口高度相同 (见图 1)。对“简易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8.
<正>压缩空气油水分离器是一种新型气液分离系统。内部采用不锈钢丝网聚结填料,壳体用钢制焊接罐体结构,一般使用压力1.0MPa。其原理是利用旋风与不锈钢丝网捕雾的有机结合,同时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该分离器的分离性能,通过搭建气液两级分离实验台架进行实验测量,同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分离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流量、气液比、介质粘度、密度、气泡直径及转鼓转速等六个变量对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通过比较数值计算与实验测定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的分离效率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CFD可作为离心式气液分离器设计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旋流分离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固、液-液分离在从工艺液流回收产品和液体净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工业分离是基于固体和液体的重度差,所用妹的主要设备之一是旋液分离器,亦称旋流器.简要介绍了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探讨了旋流分离器在石化工程中的应用方式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经济、快速地研究聚结分离器内部流场,简化影响因素,提高含油污水分离效率,首先利用软件对聚结分离内部堰板结构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模拟得到当入口流速为0.088m/s,入口管流和堰板的夹角60°时,流场稳定,有利于后续沉降分离。然后在室内搭建试验平台,在模拟条件下,以分离效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板间距、板组数量、温度对油水两相聚结分离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到当聚结板板间距为1/4 in、采用双组板时,聚结分离器分离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传统储罐机械清洗设备的构成及工艺流程的应用研究,发现传统设备中的部分装置和部分环节自动化程度不高,费时费力,如油水分离装置的人工撇油、清洗机罐顶手动切换、无远程监控和人工记录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实现了油水分离装置的油水分离自动化、清洗机的自动切换、中央控制室集中远程监控及数据采集等技术的完善和管理系统的创新,保证了整个清洗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的满足了各种储罐的清洗要求,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As the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s due to the accidental oil-spills in marine environment increase gradually, more active countermeasure needs to be developed. In this respec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opose a new design of oil-water separation system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veral geometrical features on the oil-recovery rate, based on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current separator is to utilize the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il and water, which is strengthened by adding momentum to the oil-water mixture flow through a “U-shaped” passage. Along the flow passage, we locate additional parts such as baffle plate, weir plate, and water outlet. While optimiz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se to maximize the oil recovery,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stable retention of water layer between the water outlet and weir plate is critical to separate and store the above-layered oil. Finally, these findings are further confirmed with a basic experimental test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oil-water separator model.

  相似文献   

14.
《流体机械》2016,(2):39-42
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有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和物性参数。结构改进和新型旋流器对油水分离效率有较大改善,但提高潜力有限;操作参数的优化可以达到最高分离效率,但受结构和物性限制;油水性质是影响分离效率的决定因素。对油水物性的研究和改善将是未来旋流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流体机械》2016,(2):1-6
气液或液液两相流通过T形管时会发生相分配不均现象,其相分配不均程度与介质物性、T形管结构及工作参数有着密切关系。以稠油和水为工作介质,采用含有3个分支管的复合T形管分离器进行稠油-水两相分离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T形管在稠油-水预分离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试验工况范围内,随着入口流速和分流比的减小,下水平主管出口的含水率增加,分离效率较高;增加入口含油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稠油中游离水的脱除程度,而分离效率呈现小幅度的增加趋势;当入口含油率为10.67%和17.5%,分流比接近入口含油率时,上水平管出口含水率可以降到30%以下,满足电脱分离器深度脱水的进液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型波纹板油水分离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污水除油技术的强化分析。通过对采用斜通道波纹板填料作为内部分离组件的新型油水分离器的应用研究,证明了将浅池原理和聚结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测定油水重力分离器内分散相油滴浓度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影响油水两相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油水重力分离器的板长和板间距、增加板倾角、减小入口流量以及增加入口含油浓度均可使油水分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水相的沉降时间,可以改善油水混合物在重力沉降区域的层流状态;而在达到一定的沉降时间之后,样品中的含油量已趋于恒定,不能仅仅依赖于增大沉降时间来提高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型波纹板油水分离器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了污水除油技术的强化分析,通过对实验模拟装置结构性能的研究,证明了将浅池原理和聚结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油水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较好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9.
Gas-liquid co-production often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natural gas production. Efficient wet gas sepa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device has a relatively low separati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flow patterns, a new type of pipe separator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wirl and ejection cycle technology. A new systematical separation procedure with three main steps was proposed simultaneously. The wet gas was forced to form an annular flow by a swirler. Then, the liquid film flows into the annular gap. The wave layer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wirl separation again with the self-circulating ejection system for fine separation finall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additional swirl process can decrease the flow pattern influence effectively, and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can increase to more than 90%.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and while the velocity of the inlet gas is less than 21 m/s,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is up to 93%.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liquid film porosity, and the prediction relative error is less than 10%. The new device, the separation procedure, and the test results can provide constructiv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al-world pipe separator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