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三峡库区和湖北省地质灾害特点对库区及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应急会商和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了适合地质灾害快速反应、集突发地质灾害现场与异地决策者和专家会商及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功能为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676-679
四川省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省份之一,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年均发生地质灾害2600余处,全省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种类多、规模齐、危害大等特点。通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2014-2018年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近80%,但是四川省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群发的态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通过分析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关键环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开展以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减轻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都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与地域空间上的规律性,因此,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测与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论文从我国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现状出发,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监测目的做了简单阐述,以三峡库区常见的高切坡和滑坡灾害为例,对该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监测项目及主要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宋拴萍 《山西建筑》2014,(35):78-79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地理概况、地质环境背景及地质灾害特征,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现状、形成原因等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对预防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3):500-505
威远县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地震、降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崩塌和滑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去,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期采集数据及宏观巡视等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投入大、无法及时预报险情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专业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监测预警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文以威远县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用为例,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自动化的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阐明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准确、及时等优势,必将广泛运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4)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滑坡地质灾害较严重。本文根据3S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可起到的不同作用,结合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将3S技术融入数据获取与提取、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动态监测等方面,构建出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兰州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字支持,是监测预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为防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
面对震后极差的地质环境,成倍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绵阳市积极开展各项防治工作,通过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序、高效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防治工作,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面对震后极差的地质环境,成倍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绵阳市积极开展各项防治工作,通过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序、高效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防治工作,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本文设计以信息化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数据库系统。系统功能建设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分析、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地质灾害群策群防、地灾工作人员安全保证、数据统计分析、地质灾害智能终端服务以及系统管理等,实现地灾监测"一张图"化,有效提高了地环管理水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Z2):139-141
根据(从"5.12"大地震过后2009年2013年)近五年在德阳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督导工作,谈德阳全范围地质灾害的防治督导。加强地方政府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人是关键,地质灾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与防灾演练及信息报送,建立技术支撑,促进防灾工作,加强在专业上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天然气管网地质灾害防范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灾害引起的燃气管线事故分析,结合北京地质条件与国内外燃气管线防灾减灾的先进办法,从燃气设施规划选址、管线改造和建设加强保护措施、分区域独立控制、防灾减灾监控系统建立方面论述了城市天然气管网地质灾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地质灾害及其治理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山西省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分析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深入探讨了地质灾害的特点,研究了山西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从而防止环境和灾害的恶性循环,真正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格构锚技术在某景区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某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地质结构特征,采用了格构锚的加固措施,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和后期运营监测,验证了格构锚良好的加固效果,为类似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省已存在的几大地质灾害出发,简要论述了其危害性,提出了仅采用工程防治方面来减弱地害影响的一些措施,始终要贯彻防抗治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段忠飞 《工业建筑》2014,(Z1):190-192
山地城镇建设已经成为云南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山地城镇综合防灾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防洪排洪系统建设、应急避难场地和救灾通道、山地城镇灾害的监测、建立健全紧急救援机制7个方面对山地城镇综合防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高山地城镇的综合防灾能力,对于降低或规避山地城镇灾害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朱有禄  杨鹏 《山西建筑》2014,(28):55-56
根据北坡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结合近几年的抢险和应急调查结果资料,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和分区,为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风险区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川荣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瑛 《山西建筑》2009,35(2):96-97
结合遥感解译和室内分析统计等综合手段,基本查明了荣县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发育条件,并根据全县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对荣县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分区与评价,从而避免和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从重庆市主城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特点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原因,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人类活动是加剧和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忽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岩土工程勘察、防灾措施不足,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星 《山西建筑》2014,(18):95-96
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并从溶岩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制定了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