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一项重大策略,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针对“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实践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师德素养、思政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能力等6个维度能力,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即“师德铸魂”提升师德素养、“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能力提升”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分层培养分类卓越”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产赛教融合”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校企协作共同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请进来+送出去”“国际化+专业化”提升国际化能力,从而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以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给出了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践教学方面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曹霞  谢阳 《机电技术》2016,(4):108-110
应用型高等学校“卓越计划”的顺利实现,开展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针对当前“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校企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常州工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与常州宝菱重工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多层面、深层次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适合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的教学创新模式和实践,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及“新工科”建设要求,本次教学改革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完成了《汽车构造》SPOC平台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此次课程改革体现了工程教育与现代信息科技的紧密融合,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一流学科和新工科建设为指引,以2.0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为目标,从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出发,对机械制造学科实践类教学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结合CAI/VR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将制造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类教学的有机结合,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强化知识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基础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程度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校企协同体育人落地性较差、工程认证背景下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机制等问题,以烟台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阐述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举措,提出包含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双师多能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在内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该体系能够将工程认证理念融入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文中以成都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开放专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卓越汽车工程师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卓越计划"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上存在的脱离地方实际、盲目跟风、对卓越计划理解不够以及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误区。并基于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修订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以及"3+1"模式的具体实施,探索和实践了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及课程构建提供了有效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工程是大工程,需要具有丰富知识、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卓越工程师.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实践教学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石.结合现代工程对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从加强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拓展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工程实践教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当前C语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基于“工程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改革举措,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把项目分解到每个实验单元,最终实现项目的总体开发;此外,在教学中引入了基于C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控制对象,使c语言的实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哪些具体的问题入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制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和特点,阐述了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要素,从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从加强创新型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卓越电气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切实有效地提高了电气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电力系统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3.
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利用行业办学的资源优势,在明确专业群建设对实训体系要求的基础上,遴选优质、典型企业,进行高职“双化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双化型”实践教学基地是指:“企业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及“课堂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4.
杨小兰 《装备制造技术》2013,(1):207-208,221
针对“卓越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围绕“卓越班”工程制图基本功力培养的项目式教改方案,通过项目式教法改革和课堂教法、课外作业及测绘等工程制图各环节的全程综合训练与方法改革,启发学生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在识绘图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使学生真正具备工程制图的基本功力包括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后续专业基础、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教改实践可为普通班工程制图基本功力培养及其他课程教改提供借鉴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需要培养能够创新性地开展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服务及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研究具有特色的、系统性的机械专业产-学-研多元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项目-课程-实践”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实施“项目驱动、产教融合”的协同合作教学、“案例导向、多维互动”的一流基础课程改革和“综合创新、全面开放”的创新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以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培养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综合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16.
洪亮  刘成武  黄键 《机电技术》2014,(1):137-140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汽车企业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汽车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与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实施。文中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一种在创新思维指导下能满足企业需求、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并从培养定位、培养模式与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高等学校"卓越计划"的顺利实现,开展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针对当前"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校企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常州工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与常州宝菱重工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多层面、深层次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适合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的教学创新模式和实践,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条主线、三根支柱、五个层次”的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和“三个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省特色专业和校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加以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连水产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确定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提出培养计划的执行思路,给出了工业工程实验训练中心的组成与功能框图,设立了面向各类学生的训练与研究型学习计划,以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剖析了目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发展相脱节、实践教学与工程应用相脱节、课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相脱节等问题。结合CDIO工程培养理念,对《机械设计》课程,从理论教学信息化、实践教学项目化、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机械创新活动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等五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