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再生水补充景观水体已经成为水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径,但该类景观水体的水质保持情况尚缺乏长期跟踪研究。选择已经运行多年的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进行研究,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河道型湿地对再生水中的TN和TP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河道水体亦存在富营养化趋势。依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可知,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水体总体为轻-中度富营养化;藻类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水景观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类型为绿藻-硅藻-裸藻型。  相似文献   

2.
TP浓度和季节变化对再生水水体中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藻类的过度生长是将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时面,临的难题之一。采用城市再生水,在南方某市开展了以再生水为补水的景观水体的藻类生长模拟试验,重点考察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总磷浓度下的藻类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春、夏、秋季,影响藻类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总磷浓度,而在冬季则是活跃的藻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运行管理和藻类生长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中,水华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再生水水质特点和再生水环境中优势藻类及其生理、生长特点着手,对有效控制水华的水质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得出了系统的关键工艺参数。最后,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控制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国内外再生水的工程实例,并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进行了潜在风险的分析,包括水质、富营养化、安全性分析等。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水质保障措施,如净化水质的生物、生态修复工程等,为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工程实施提出应完善水质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水体功能,因地制宜利用水质净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回用城市景观水体,尽管可依赖生产工艺和工程措施以保障水质达标,但是再生水与自然水体相比营养物底值相对较高,其富含的氮、磷等营养成分成为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首要因素。以天津市涟水园小区景观水体为监测对象,分析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所产生的水质问题并分析多种水质保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再生水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因素的垂直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肥市环城水系是以再生水为唯一补水水源的城市景观水体,选择环城水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银河水体,对河道水体中的磷、氛、溶解氧和pH值的垂直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水体的深度方向,总磷、氨氮、正磷酸盐浓度逐渐增高,pH值和溶解氧浓度则逐渐降低。溶解氧和pH值可间接反映藻类的生长情况和密度,可作为水华暴发的简便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原市景观水体情况及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现状研究,分析太原市再生水回供景观用水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以推动太原市再生水回供景观用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补充再生水的模拟景观水体中采用黄菖蒲生物浮床,并引入网箱种植的水绵构建水绵强化浮床,从而探讨中低温条件下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绵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绵强化浮床可以控制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中的藻密度和叶绿素a(Chl-a)浓度,其在中低温连续运行60 d过程中,水绵强化浮床水体的藻密度和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1. 57×10~4个/mL和5. 59μg/L,为浮床水体对应值的34. 28%和54. 54%,为空白水体对应值的4. 89%和14. 44%。同时,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模拟景观水体中的氮和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TN、NH_4~+-N和NO_3~--N的本底浓度分别为7. 52、1. 71、5. 53 mg/L条件下,运行60 d后其对应的浓度分别降低至0. 20、0. 08、0. 06 mg/L;当TP和PO_4~(3-)-P的本底浓度分别为0. 75、0. 70 mg/L时,运行60 d后其对应的浓度分别降低至0. 01mg/L和检测限以下。因此,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中低温阶段的水质净化及藻类控制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该类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一种高效的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介绍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在我国的实践状况,对我国现行的有关景观水体水质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水体富营养化与自净等技术措施及其与二级处理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定期监测由再生水补给的桃花潭和由地表水补给的兴庆湖两个景观水体中水质和浮游动物的历时变化,探究不同水源补给对水体水质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桃花潭水体中TN、TP、TCOD和Chl-a浓度年均值分别为4.65、0.22、29.24 mg/L和92.81μg/L,分别为兴庆湖对应值的1.95、2.29、1.49和2.30倍,分析可知再生水补给水体TP浓度增加引起浮游藻类增加,最终导致水体TCOD浓度上升。两水体检测到轮形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共27种,其中轮虫类21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3种;桃花潭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为0.70 mg/L,且该水体中浮游动物种数、富营养型指示种种数及生物量均大于兴庆湖的对应值。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水体中轮虫、枝角类的生物量与水质中的磷酸盐和TP相关性强,藻类的暴发性增长对枝角类的贡献比对轮虫的贡献更大,而桡足类受影响较小。总之,TP是影响再生水补给的水体中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新型居住区良性水循环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滨海新区某住宅区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良性水循环模式.该住宅区以建设生态宜居住宅新区为目标,将景观水体、中水回用与雨水利用相结合,使景观水体兼具输水渠、储水池、防洪调蓄等功能,不仅可保证景观水体的良好水质,而且节约了维护成本及雨水、中水管网的建造费用,缓解了城市用水压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建筑中水回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曼 《山西建筑》2009,35(32):181-182
针对中水回用的必要性,简述了我国中水技术的发展,对中水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列举了太原市已建设的中水工程,提出了制约建筑中水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以促进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刚  潘乔纳  邢成成 《山西建筑》2012,(22):150-151
通过对目前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结合高校用水量大的特点,对江南大学中水回用技术展开了研究,同时为中水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丹媚  刘智强 《山西建筑》2007,33(27):198-200
介绍了城市杂用水的水源和水质,通过城市杂用水与景观水体用水水质的比较,分析了景观水体用水作为城市杂用水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城市杂用水的处理工艺和使用范围,以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慧芬 《山西建筑》2010,36(32):179-180
结合国内外污水处理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了天津地区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简要介绍了中水的概念及中水回用工艺等内容,针对天津地区中水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人们的中水回用意识,促进中水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再生水工艺优选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校为例,根据其校园现状对校园再生水回用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高校再生水处理优化工艺。论述分析了优化工艺的工程造价,并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再生水回用系统的经济效益,认为在高校内建设再生水回用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再生水回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们对再生水认识的改变、再生水回用的经济性、再生水回用的技术可行性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等方面分析论证了绿色建筑再生水回用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绿色建筑再生水回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定华 《山西建筑》2010,36(31):169-171
通过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对大厦中的原水特性、处理工艺等方面予以较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大厦进行中水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以促进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志魁  张为堂  杨永 《山西建筑》2007,33(31):192-193
分析了住宅区水景中存在的水质治理和运行费用等主要问题,主要论述了生态住宅区中水景观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技术措施,最后给出了住宅小区中水水景工程的实例,以推广中水在生态住宅小区水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住宅小区绿化、水景等用途的环境用水量在城市总用水量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结合目前广东地区水资源现状,对其中水回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广东地区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工程推行缓慢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小区用水和排水的特点,就中水水源、中水用途和中水主要处理技术分别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在广东地区全面开展小区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