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iO2胶体晶体制备过程的研究是许多新型功能材料发展的基础,对人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在纳米、微米尺度的许多特殊性质也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SiO2胶体晶体制备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王文  柴红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5):64-66,101
本文在非惯性参照系的研究基础上,对离心场中运动的粒子进行受力和运动分析.并将离心场与重力场中沉降的粒子进行对比,把沉降速度公式移植到离心场中.并用上述理论对常见离心法中的离心粒子进行运动状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DNA修饰纳米金溶胶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薇   《化工学报》2006,57(4):970-974
纳米金在分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纳米金在电解质溶液中易形成不可逆聚集的问题,通过紫外光谱、TEM、Zeta电位测试等表征,研究了DNA分子修饰对纳米金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金粒子的初始Zeta电位与粒径有关,平均粒径为13 nm的金粒子对应-44.4 mV的电位;当加入钠离子缓冲液后,纳米金粒子迅速聚集沉积.紫外光谱的动力学特性曲线表明,经过与巯基相连的DNA修饰后,纳米金粒子能够在钠离子缓冲液中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心沉降方法处理受到粗对苯二甲酸(TA)污染和劣化的加氢精制系统导热油,对离心沉降时间、离心沉降转速等工艺条件对导热油的固体杂质和胶质含量、酸值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离心沉降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导热油中的固体杂质和胶质含量及酸值。  相似文献   

5.
微晶纤维素悬浮液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发生微纤化而形成胶体。本文用流变仪研究了微晶纤维素胶体溶液的速度梯度与应力、浓度与粘度、温度与粘度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酸碱性、盐类对粘度的影响,以及胶体的储存稳定性。此外,用电导仪测量了胶体的电性质,展示了微晶纤维素胶体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6.
黎珊  戴红旗  姜兴茂  陈龙龙 《化工进展》2015,34(8):3093-3098
二氧化硅溶胶的导电性与其储存稳定性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Stöber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非晶型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微粒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导率的变化监测了不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动力学过程,并详细地研究了影响二氧化硅溶胶体系电导行为的各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氨水用量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平衡时间有很大影响,氨水用量少,体系平衡时间短,反之亦然。二氧化硅的浓度、粒径、分散介质的温度、pH值和电解质浓度对溶胶体系的电导率都有显著的影响,并得出了二氧化硅的浓度和体系温度与电导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同时发现,硅溶胶体系的电导率与胶体粒子总的比表面积成正比,与颗粒表面的ζ电位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磁流体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聚乙二醇作分散剂和稳定剂,水为分散介质,在碱性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盐制备稳定的磁性胶体粒子。粒子内部是 Fe_3O_4,外部缠绕一层聚乙二醇。粒子近似圆珠状,粒径可控在3~300nm 之间,分布均匀。磁性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在0.05Wb/m~2磁场下可迅速沉降。实验表明,聚乙二醇、溶液的 pH 和过氧化氢,是影响磁性胶体粒子的稳定性、粒径和磁响应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添加适量铝粉的酸解-胶化工艺制备铝溶胶,采用pH计、旋转流变仪、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仪等对铝溶胶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用制得的铝溶胶样品制备成催化剂进行固定床反应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添加适量铝粉的酸解-胶化工艺制得的铝溶胶氧化铝质量分数可达20%,氯质量分数不高于15%,pH为2.3,溶胶稳定性良好,可以满足FCC催化剂的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温世正 《广州化工》2022,(17):170-171+191
大学物理中的热力学教学部分,在教学内容方面,其知识点相对力学部分具有理论性强和更加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分子模拟实验,将抽象复杂的理论问题利用计算模拟形象展示,以分子扩散运动为例,解释了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达到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的目的。通过实施实践教学,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深,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0.
倪玲英  何利民 《化工机械》2009,36(5):459-462,524
以平行板油水沉降器为研究对象,对平板内的水相采用层流模型,油相采用离散相模型,在考虑边界影响、油滴为流体球和环境流3个因素影响及其协同作用条件下,建立了其运动方程,模拟计算分析了油滴在平板间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Poiseuille流场中油滴在有限空间的运移过程将受边界和流场影响,并使其运动行为发生改变,油滴上浮时间明显增加,沿平板水平位移延长,油滴在平行板油水器分离难度加大,其中边界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其次是Poiseuille环境流。另外,当两相液体粘度差别不大时,油滴内环流影响作用较弱,其三者协同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铝胶的影响因素及A12O3的相变规律.探讨了A12O3涂层的涂层情况,总结出制备膜过程中消除发生团聚的方法,同时针对本实验提出了有效抑制团聚的方法.实验表明,用溶胶-凝胶法能够成功制备出均匀的A12O3涂层,当反应体系pH值为5,反应温度为30℃和溶液浓度为2.34mol·L-1时,加入3(wt)%PV溶液,采用自然干燥再经过1400℃高温煅烧能制得较为均匀连续的-A12O3涂层.  相似文献   

12.
干法电石渣性质分析及乙炔气逸出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法电石渣是电石法制乙炔过程中产生的大宗钙基固废,其中残留电石及乙炔气对资源化利用影响较大。针对利用过程乙炔气富集的安全隐患问题,对电石渣的粒径分布、矿相组成、微观形貌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表征,考察了残留电石含量变化及不同温度、湿度、振荡、晾置时间、气体置换等因素对乙炔气逸出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干法电石渣主要物相是Ca(OH)2,以多面体片状疏松结构存在,粒度集中分布在75 μm以下,电石残余量0~0.71%;温度升高及水分含量增加促进电石渣内乙炔气的逸出,振荡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采用预先晾置与气体置换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得电石渣内乙炔气得以大量逸散,有效降低乙炔气富集燃爆风险,本工作可为干法电石渣的安全运输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艾维尔沟选煤厂针对原煤质量变差,煤泥含量增加,精煤产率低、水分高等问题,通过技术改造,更新离心脱水机处理末精煤,使用卧式沉降离心脱水机与精煤压滤机联合处理浮选精煤,使综合精煤水分从16.27%降低到12.2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卧式沉降过滤离心机在吕梁山煤电公司洗煤厂使用过程中的的问题及原因。发现它能部分回收浮选精矿与浓缩机尾煤泥中的固体颗粒,产品水分能够满足洗煤厂产品水分指标的要求,但是,卧式沉降过滤离心机并不是严格按照粒度分级回收固体颗粒的,其滤液中含有大量+0.074mm粒度级的固体颗粒,固体损失量大,在处理浮选精矿时需对其滤液做进一步脱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用三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和两种不同的加料顺序,制备了PAN/PBA复合聚合物乳液。测定了乳胶粒子的大小,分布,形态及胶体的表面张力,电导率,离心稳定性,电解质稳定性。发现单体全滴加法和AN先加入法的胶体表面张力大,电导率小,对电解质和离心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α-癸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α-癸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与溶液性质.α-癸基甜菜碱亲水基团的立体结构有利于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使得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更加紧密.实验测得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38.2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6.9×10-3mol/L,胶束形成标准自由能为-22.3 kJ·mol-1,胶束聚集数为74;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等电点pH区域具有最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17.
絮凝活性污泥的离心脱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WL-200N卧式螺旋旋御料沉降离心机进行了絮凝活性污泥离心脱水研究。由于合适絮凝剂的作用,使用固相回收率和沉渣含湿量都有很大的改进。为工业用离心机的模拟放大设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重力场下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Ti(SO4)2溶液和NH3气体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中和水解反应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为考察对象,研究了Ti(SO4)2初始溶度、液体循环量、气体流量、转速、热处理等操作条件对产品粒度的影响,从而寻找出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2 g/L的Ti(SO4)2溶液是反应的最佳初始溶度;在其他操作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的最佳气液比为0.16,反应的适宜转速为800r/min.XDR分析表明:在600℃下热处理2 h的Ti02是锐钛矿型,在800℃下热处理2 h的TiO2是金红石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硅溶胶的黏度性质.在硅溶胶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利用黏度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硅溶胶黏度性质的影响,发现加入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后,硅溶胶的黏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降黏作用最明显,添加乳化剂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次之.表面活性剂的降黏作用机理推测为SDBS在硅溶胶颗粒上的包覆作用.SDBS的降黏作用与其浓度有关,表现为临界胶束浓度规律,临界浓度约为4.6×10-3mol/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