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区域智能化采矿构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江  古德生  罗周全 《采矿技术》2006,6(3):147-150
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科技为传统矿业注入动力和活力,采矿科学和技术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正逐步朝着智能化矿山前进.在分析现代智能矿山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区域智能化采矿的构想,并讨论了区域智能化采矿的技术基础,包括3D数据库、自动化设备、可视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最后提出以矿山核心部位采场的区域智能化采矿为突破口,推动我国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采矿技术向工艺连续化和运输方式多样高效方向发展、无扰动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无人化采矿技术发展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按露天矿、井下矿的不同阐述了鞍钢矿山采矿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鞍钢矿山采矿技术特点,提出了加快鞍钢采矿技术进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采矿是现代矿山的发展方向,不仅能提高矿山生产整体管理水平,而且能提高矿山综合效益。矿业发达国家矿山的数字信息化及自动化智能采矿技术发展已日益完善。介绍了国外几个典型矿山应用实践,阐述了地下矿山数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采矿的关键技术,并对矿山数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采矿提出了几点建议,可为矿山数字化,信息化同,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运敏 《金属矿山》2006,(1):19-25,60
从露天矿、地下矿采矿设备,露天矿、地下矿采矿工艺,无废开采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采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研究提高露天矿开采强度,完善无底柱崩落法,探索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加强复杂难采矿床开采技术研究,建设数字矿山和生态矿山的矿产资源高效开采的发展模式,将对我国冶金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利润是矿山行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矿山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矿山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矿山运营正朝向信息化和装备智能化、远程化操纵方向发展。“智能矿山”、“数字矿山”、“计算机辅助采矿”、“远程采矿”、“遥控机器人采矿”或“无人化采矿”、“全面采矿系统”和“虚拟采矿系统”、“自动导向车辆”、“全球定位调度系统”、“GPS采掘设备定位”等诸多新概念大量涌现。远程采矿新概念 “远程采矿”含义是通过使用最新技术,包括地下通讯…  相似文献   

6.
<正>矿山的未来在于数字与智能技术装备!为了总结交流我国矿山数字化和智能采矿技术装备的发展成果,推广矿山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在矿山设计、计划、调度,安全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智慧矿山的建设进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矿研期刊出版(长沙)有限公司拟于2015年11月中下旬在韶关组织举办"第六届中国矿山数字与智能技术装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新基建,为未来数字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而以5G和F5G双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孪生技术,是构建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提出了基于双5G网络的露天矿山通信系统,建设智能采矿管控、综合生产执行和三维可视化管控的三大平台,进一步融合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而构建了露天智能矿山的建设架构和体系。以南泥湖钼矿为例,实现了露天采矿智能装备的远程控制与运行,为露天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研究表明:(1)高速通信系统是智能矿山建设的保障,采用5G和F5G双通信网络可以实现矿山的即时高效数据传输,为露天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高速通信与数据传输通道;(2)智能管控和综合生产平台的建设,构建了以开采环境数字化和采掘装备自动化为特质的系统,实现了采矿设计、计划、生产配矿、调度和决策等过程的智能化;(3)以三大平台为基础融合安全监测系统的智能矿山架构,形成了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智能化模式,促进了矿山生产的安全、高效和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章林 《金属矿山》2016,45(7):20-25
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金属矿山露天采矿技术取得的进展,并与国外先进水平进行了比较,得出我国在露天矿陡帮开采、高台阶开采、穿爆技术方面发展迅速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基本是跟随国际研究趋势,甚至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在露天矿山运输系统、设备大型化、自动化方面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数字矿山、开采监控手段现代化以及矿山现代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露天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开采工艺连续化、集中化,装备水平大型化、智能化,开发极深露天矿开采、无废开采技术,建设数字化矿山等。  相似文献   

9.
《国外金属矿采矿》创刊二十五年来,在传播国外现代采矿技术、生产建设经验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我国冶金矿山技术进步、促进矿山生产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现根据冶金矿山发展的需要,经国家科委批准,决定增加选矿内容,并更名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采矿系统工程作为采矿工程与系统工程的交叉学科方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梳理了采矿系统工程涉及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采矿系统工程中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通过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综述了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下采矿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对象,最后指出了未来采矿系统工程在跨学科应用、大系统优化及智能采矿方面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以进化计算和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化无人采矿装备,无人采矿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模式,采矿生产各工艺流程智能化和多系统融合大数据平台等4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引领智能矿山建设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采矿工艺的结合必将推动采矿系统工程学科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煤矿智能化——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支撑的科学思想,阐述了煤矿智能化的定义和总体要求,明确了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智慧煤矿,分析了煤矿智能、智慧、信息化、数字化等术语的内涵和关联关系,提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原则和阶段目标。进行了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提出了统筹规划煤矿智能化发展模式、科学设计智慧煤矿总体架构、建设100个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发展思路。探讨了井工煤矿精准地质探测与4D-GIS系统、智能化开拓规划与工作面设计、智能化巷道快速掘进成套技术、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成套技术、智能化主/辅运输技术、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技术、智能化洗选系统、智能化综合保障技术、矿井物联网综合管控系统和操作平台等主要环节的发展路线。阐述了露天煤矿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露天煤矿信息化系统、开发露天煤矿智能化连续开采技术、建立露天煤矿空-天-地一体化安全预警系统、推进露天煤矿生态环境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煤机装备智能制造,提高煤机装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促进煤炭资源开发的机器人化替代,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智能装备保障。提出了加大煤矿智能化发展政策支持、设立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专项、建立国家级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实验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亮  张平松 《煤炭学报》2019,44(8):2277-2284
我国绿色煤炭资源量有限,实施煤炭精准智能开采是未来绿色采矿的必由之路,其中地质保障技术体系是重要的基础。从煤炭开采基础地质及其勘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地质钻探和矿井地质信息技术平台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井地质保障技术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煤炭精准智能开采模式下矿井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平台,采用地质调查、钻探、物探、化探、GIS等多种地学参数信息,构筑基于天空、地面、井孔、地下、采煤工作面、长钻孔等全空间、全方位地质动态模型的保障技术体系,为煤炭精准智能开采提供所需的透明地质条件;研发三维和四维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新方法、新技术,研制震、电、磁、核、声、光等物理参数主、被动源综合探测与成像智能化仪器设备,实现对开采地质条件的精准判识;发展由探测到监测,以及与掘进机械、采煤机械等一体化的监控预报识别体系,对影响开采的多灾源地质因素进行智能预测及监控,不断建设和完善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保障技术体系;结合移动智能终端APP,逐步完成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井下图、景、物、人、设备等人机共享共管,实现高度信息化和智慧化,切实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通过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复合型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展大尺度模拟实验和技术攻关,做到创新发展和技术引领,着力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伟 《煤炭科学技术》2021,49(1):139-145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采场地应力高、采动影响强烈,冲击地压灾害时有发生。智能化开采是深地资源开采的重要手段,深部资源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亟需研发,以加快开展千米深井智能开采实践。根据兖矿集团多年来煤矿开采的技术经验,在分析智能化开采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煤炭资源深部开采灾害防治和探-掘-采等关键生产环节,分别对矿井地质探测与建模、深井灾害防治技术、智能化掘进与开采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深部煤炭资源智能化开采趋势,提出了各项技术相对应的具体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目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基本辅助规划井下安全生产,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探测精度不够,缺乏实时处理功能,实现地层精准模型构建有待高精度探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展开研究;矿震观测系统的引进及发展有助于冲击地压防治,但仍需在关键层运动特征监测及灾害治理手段方面深入研究,同时须进一步提升矿井热害防治智能化水平;智能化采掘技术在基础理论、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应该向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及装备协同控制方面投入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栓柱 《煤炭技术》2012,31(12):237-239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矿山机械安全事故每年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严重威胁了矿山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文章围绕矿山机械安全技术展开探讨,论述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使矿山机械安全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矿山施工,发挥其应用的安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总结我国数字矿山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梳理了数字矿山内涵及其不同理解,讨论了自动采矿、遥控采矿、矿山物联网、感知矿山、智能采矿等相关概念及其与数字矿山的联系。结合采矿科技进步,采用数字化、信息化与自动化3条主线对数字矿山等概念进行了矩阵描述。指出: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是智能采矿的3项关键技术,数字化与信息化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矿山自动化;数字矿山是感知矿山与智能采矿的基础,感知矿山是智能采矿的保障。以当前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金属矿无人采矿系统技术发展为例,明确了数字矿山借力物联网的新任务。并面向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数字矿山的5个主攻方向,即数字矿山集成平台、采矿模拟仿真系统、露天矿全自动化系统、井下定位与导航技术、采场环境智能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建国50 年来我国黑色冶金矿山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20 年来我国黑色冶金矿山在采矿、选矿工艺与设备等方面的发展,展示了我国黑色冶金矿山科技发展的成就,提出了黑色冶金矿山科技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式逐渐好转,但总体的安全生产形式依然严峻,常规的事故预防、隐患消除方式已经陷入瓶颈。金属非金属矿山作为非煤矿山监管中的重要对象,隐患种类众多、排除难度大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依托智能化手段建设集中化程度高的智能矿山,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的概念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但传统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侧重点仍在开采生产经营阶段。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化技术实现矿山全生命周期的隐患治理方案,针对矿山的勘察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开采生产阶段、闭坑阶段提出了建设体系、路径和建设目标,以化解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隐患,保障行业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下矿山开采的智能化及其实施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开采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矿山开采的智能化,能够保证矿山的高效、低耗、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智能化矿山的概念,针对复杂的地下矿山的开采条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井下开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开滦矿区在跨跃3个世纪地下开采的历史进程中,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追求科技进步,在开采技术进步实践中,研究探索采煤方法改革和机械化开采技术进步。逐步探索出了“开滦型”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经验,并将之用于开滦矿区的开采技术及采煤机械化装备之中。  相似文献   

20.
韩新平  吴崇  王明君 《金属矿山》2015,44(4):250-254
以矿山物联网、矿山智能化和采矿自动化、无人化的发展趋势为背景,以实现露天矿爆破的智能化为方向,以解决目前露天矿爆破在管理、安全和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以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软硬件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露天矿智能爆破的总体架构、核心内容、关键技术等。设计的主要内容:①露天矿用钻机的自动钻进与行走流程、钻孔精确定位与导航、穿孔数据记录、易损件和消耗件信息记录等功能;②适用于露天矿爆破工程的通信网络与数据库;③露天矿监控与爆破设计软件。该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