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屋面太阳能被动蒸发冷却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孟庆林 《太阳能学报》1996,17(3):256-262
提出利用多孔含湿材料太阳能被动蒸发冷却建筑屋面的新方法,建立了多孔含湿材料利用太阳能被动蒸发的热质耦合传递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揭示了热过程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太阳能被动蒸发多孔含湿材料水分降温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屋面被动冷却蒸发层温度波衰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林 《太阳能学报》2002,23(5):667-669
有含湿砂层存在的被动蒸发冷却屋面的温度波衰减,在本质上不同于干燥状态情况。该文研究了含湿砂层蒸发过程的温度波衰减,获得了含湿砂层常温工况下的蓄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该指标可用于含湿砂层的构造体系的衰减度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设计了一台由干、湿通道相结合的单元式露点蒸发冷却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蒸发冷却装置在空气经过一级冷却的模式1和经过二级冷却的模式2两种运行模式下,不同空气入口参数时的换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空气的入口温度越高,换热效果越好;低湿度时空气的进出口温差比高湿度时大,但其湿球效率和露点效率反而较低,这说明2种效率并不适用于不同湿度间的冷却效果对比;模式2运行时的换热效果比模式1好。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比表明,该单元式露点蒸发冷却装置的湿球效率和露点效率分别可以达到120%和88%,为露点蒸发冷却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4.
降膜蒸发冷却复合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描述叉流式降膜蒸发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气相微分中利用积分法求解,导出确定气液界面温湿度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基本一致。对叉流式降膜蒸发冷却进行深入分析表明,该冷却手段可使处理空气的最低温度接近或达到空气的湿泡温度,得到叉流式蒸发冷却脱身人气流温湿度分布曲面及气液界面温度分布曲面,表明典型工况下,叉流直接蒸发冷却器可使处理空气温度10℃左右。  相似文献   

5.
把含湿多孔介质置于建筑墙体结构中,在室外环境的作用下,多孔介质外表面和内部的水分蒸发吸热,为房间提供部分冷量。文章表述将含湿多孔介质置于建筑北墙中,在建立多孔介质热湿平衡的基础上,采用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热质迁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室外环境参数及多孔床层结构对床层内温度分布、蒸发量场及水蒸气迁移的影响,为多孔介质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湿空气透平循环中湿燃气对透平叶片燃气侧换热特性的影响,以及湿空气对透平叶片冷却效果的影响,以C3X叶片为例,采用热流固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湿燃气含湿量对透平叶片表面温度和传热系数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干空气与湿空气冷却效果的差异.同时在研究范围内给出了透平叶片燃气侧传热系数的无量纲关系式,为湿化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优化和冷却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湿燃气含湿量对透平叶片燃气侧的流动性能基本无影响;当湿燃气含湿量从0 g/kg增加到150 g/kg,主流进口温度为1473 K时,透平叶片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增加10%,且增加幅度随着主流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叶片表面最高温度平均提高10 K;与干空气相比,湿空气作为冷却工质时的叶片表面温度更低,冷却效率更高,且冷却效率随着湿空气合湿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周君明  彭冬根  黄红 《太阳能学报》2018,39(6):1533-1542
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余热驱动溶液除湿蒸发冷却新风系统的模拟仿真平台,通过模型模拟研究余热驱动溶液除湿蒸发冷却新风系统工作特性。综合分析传热单元数NTUm、余热热水温度及流量、空气质量流量、溶液质量流量、室外新风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部件AAHX2、RHX、DHX的NTUm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确定各组成部件NTUm优选范围,为了满足送风效果及节能要求,其他系统影响因素的控制范围宜为:再生器热水温度不宜低于60℃、热水质量流量不宜超过0.6 kg/s、空气质量流量宜取0.25~0.4 kg/s、溶液质量流量宜取0.36~0.6 kg/s、室外空气温度不宜超过40℃、室外空气含湿量不宜超过0.024 kg/kg,系统平均热力系数ζ高达0.8,研究成果可为该类系统的设计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汲液式多孔层置于建筑结构中,通过多孔材料的主动吸水、被动蒸发产生制冷效果,减少了外界的动力消耗。应用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热质迁移的数学模型,在不同环境参数下,分析了床层粒径对多孔床内部非饱和场量的影响;以含湿砂石多孔床层为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床层热湿迁移环境因子特性。数值分析与实验相符合,所获的结果可为含湿多孔填料床制冷性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湿区相变传热传质干燥三方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的干燥过程是复杂的相变传热传质过程。该过程涉及渗流、扩散、传热、毛细效应和相变等机理,建立了含湿毛细多孔介质湿区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一维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含湿毛细多孔介质湿区干燥过程中的液相饱和度、温度和混合气体压力的变化,并分析了该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间接蒸发冷却板式换热器的(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壁面两侧空气温度实际变化的前提下,对间接蒸发冷却传热过程中影响yong效率的主要因素,如一次空气进口温度、一、二次空气流速之比,二次空气相对湿度,一、二次通道宽度之比以及壁面润湿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实际换热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19,(10):102-106
采用CFD模拟了2种蒸发冷却装置,讨论了一次空气入口温度和喷淋水温度对蒸发冷却装置效率的影响。通过模拟一、二次空气出口处的温度分布,水蒸气相分布以及装置内整个通道的温度分布,得到影响2个蒸发冷却装置的传热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2个蒸发冷却装置的传热性能,给出了一种确定蒸发冷却装置性能的方法。对于管式蒸发冷却装置,选择管径为5 mm和10 mm,管间距为5 mm和10 mm的装置进行模拟。对于板式蒸发冷却,取板长度为500 mm和1 000 mm,并且板宽度为6 mm,8 mm和10 mm用于模拟。通过模拟得到装置尺寸对蒸发冷却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湿帘降温原理湿帘空调系统是利用水蒸发时吸收空气中的显热转化成水蒸汽的汽化潜热而降低空气温度的。水分蒸发的多少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及空气温度有关。当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达到一定值后,将达到饱和而不能再进一步增大。这个饱和水蒸汽含量的大小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的温度越高,相应的饱和水蒸汽含量也越大。因此,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采用湿帘空调系统可获得的温降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蒸发式冷凝器兼具传热性能好和节水的优势,在大型动力系统冷却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了蒸发冷凝器的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蒸发式冷凝器用于冷却小型汽轮机排汽的设计方案;获得了喷淋水温度、空气和蒸汽的焓值在冷凝器内沿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喷淋水量、配风量和空气温度等影响冷凝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蒸发式冷凝器在火力发电行业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太阳能烟囱的不同应用背景,设计不同蓄热方式的实验系统,考察太阳能烟囱内部的温度分布及温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密闭水体的蓄热方式的温升最大,由于水分蒸发消耗了部分太阳热量,开放水体系统的温升效果最差,多孔材料的加人使集热后的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非蒸发体系中的空气温度沿着主体流动方向存在最大值,蒸发体系中的空气温度分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具体变化会因水分蒸发的强弱而不同.温度分布的结果表明为了避免出现集热棚下的热量散失段,需要对太阳能烟囱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采用风洞研究一种由多孔饰面层,防水砂浆层和混凝土基层组成的复合试件在动态工况下的蒸发冷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风洞实验段各环境参数测量值与环境控制系统设定值之间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小于4%;湿试件饰面层的蒸发过程在白天时间段可累计消耗约80%的短波辐射热量;干、湿试件饰面层的反照率分别为0.406±0.040和0.181±0.018。  相似文献   

16.
燃气轮机进气喷雾蒸发冷却系统对其进口空气进行加湿冷却,降低进口空气温度。文中基于加湿过程的基本理论,采用MATLAB编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发现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冷却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起降温效果越好。并预估西北某地机组采用喷雾蒸发冷却系统后的经济性,充分显示了我国西北地区燃气轮机机组采用该冷却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1蒸发冷却空调的基本原理 蒸发冷却是一种利用水蒸发吸热现象来降温制冷的技术。只要存在不饱和空气,水就会不断地蒸发,水温就会趋近湿球温度。在不考虑气压变化的前提下,分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自行研制设计的间接蒸发冷却换热试件开展了实验,研究了影响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随二次空气入口的速度升高、一次空气入口的温度、二次空气入口的湿球温度升高而变大,随一次空气入口的速度变大而变小。实验结果对于深入认识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机理及开展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含湿多孔介质内热量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分析了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内热湿耦合作用过程的热迁移机量,提出了热量迁移数学模型,讨论了不同边界条件对多孔介质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20.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冒白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计算了电站燃煤锅炉烟气绝对含湿量的变化,计算研究了与燃料类型、过量空气系数,空气中的绝对含湿量的关系。同时研究分析了烟气经过脱硫塔的水分变化及离开脱硫塔后烟气再加热的过程。并在焓湿图中分析了离开烟囱后冒白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