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用于轮式起重机转台回转支承装配的专机。通过对起重机回转支承装配特点的分析,设计了回转支承装配专机。并对拧紧机、回转支承、转台的定位和调整方式进行介绍。通过对回转支承装配工艺的分析,设计了自动装配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回转支承装配专机的使用,可以大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升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2.
门座起重机大型回转支承属于低速重载类型的回转支承,该类型回转支承目前缺乏有限的检测手段,且现场环境较为复杂,现场测试经验不足。文中基于回转支承的实际使用工况及故障特点提出了试验方案,并在现场完成回转支承测试,以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对回转支承的故障进行了故障诊断,对大型回转支承的现场测试和故障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型、超大型港口用门座起重机很大一部分都使用转柱式回转支承装置,这一结构形式的回转驱动大部分都采用回转针齿轮式。但传统回转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与圆柱滚子只有很小的间隙,且不能调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卡死与跳齿现象。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圆柱滚子式回转驱动装置,解决了由加工、安装等误差而造成的卡死以及由磨损引起的跳齿现象。通过工程实际验证,这一新型回转驱动装置使用情况良好,可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类型、故障成因及机理,提出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对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进行预防和控制,制定了回转支承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保等环节故障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强化设计理念,提高制造安装水平,建立科学的使用制度,加强维修保养工作等是回转支承故障预防和控制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5.
自动防卡钻控制是潜孔钻机凿岩过程的一个关键控制技术,它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指标。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已有的潜孔钻机防卡钻方案及其卡钻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推进压力突然下降的信号控制推进系统回退来预防溶洞卡钻,利用回转压力的缓变信号无级控制推进系统推进力及推进速度来预防缓变卡钻和利用回转压力突变信号控制推进系统回退来预防裂隙卡钻的综合自动防卡钻控制方案,并对其控制规则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所提出的潜孔钻机综合自动防卡钻控制系统稳定,能够实现自动预防各类卡钻控制,增强了钻机对复杂岩层钻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回转支承装配和检测中存在的装配质量差、检测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回转支承装配检测台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装配和检测两部分组成。本文设计了装配检测台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并由此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进而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IBM7535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IMB7535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运用具有开放特征的“IPC+运动控制卡”的体系结构作为控制器的改进方案;设计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结构组成。详细阐述了基于PMAC—PC和PLC-839两种开放式运动控制卡的控制系统硬件装置的构建过程。经过实验,验证改进后的控制器工作可靠,具有较高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得到了以PMAC数控卡作为控制系统下位机的控制方案,不仅可以对4个步进电机及限位信号进行运动控制,而且可以进行扫描数据的存储、下载、计算及运行.两年多的运行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9.
潜孔钻机凿岩过程自动防卡钻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潜孔钻机凿岩过程卡钻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利用回转压力的缓变信号无级控制推进器推进力的预防卡钻控制和利用回转压力突变信号控制推进器回退的综合自动防卡钻控制 ,并对其控制规则进行了理论研究。试验证明 ,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 ,能够实现自动预防各类卡钻控制 ,增强了钻机对复杂岩层钻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使用PLC和运动控制卡构成系统的硬件平台,工控机作为上位机,构建一种开放式数控冲床控制系统。PLC完成开关量的采集和逻辑控制,运动卡实现伺服系统的运动控制。用VC++6.0开发通信接口以及监控界面,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开放式冲床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运动控制卡的性能,深入讨论了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结构、优势。采用VC++builder开发底层控制程序,利用多轴运动控制卡实现了对机床的控制要求,满足了该专用机床对易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控机作为设备的测控核心,选用PCI总线的A/D和D/A板卡、串口通信板、数据采集板及特定功能的电路板等,采用C++语言及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程序开发软件系统,开发了多功能机载火控雷达伺服控制组件测试设备。试验表明,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人机交互性能好、操作简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较高的测试精度,提高了火控雷达伺服系统的检测和维护效率。该软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同类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数控转塔冲床上料机构工作特点和要求,采用"PC+运动控制卡"模式构建了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研究其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利用VS2008提供的MFC作为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底层控制程序。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提供的运动函数库设计伺服控制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I数据采集卡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基于PCI总线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CI-1711在管式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利用采集卡的模拟量输入输出功能,配以外围电路,实现工业现场信号的测量及系统模拟信号的输出,实际运行表明PCI-1711数据采集卡能方便可靠地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且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VC++环境下同步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理,阐述了数据采集卡SDC-5动态链接库的添加和调用、数据采集控制界面设计以及ODBC数据源配置等过程,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工作.该系统在数据的正确读取和快速存储方面,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二维工作台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滚珠丝杆副和直线滚动导轨副的传动方式,选用直线光栅尺作为工作台的反馈元件,控制系统的核心为工控机和运动控制卡,利用固高GE400运动控制卡发出脉冲信号控制伺服驱动器对工作台机械部分进行实时的操控。在VC++6.0设计环境下开发工作台的控制软件,实现了多轴控制。使用双频激光仪获得工作台的系统误差曲线,采取水平分割的方法对误差曲线进行分割,获得各区间的误差补偿数据,通过软件控制对工作台各行程区间进行误差补偿,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得补偿后的数据对比,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可靠性,对于提升二维工作台的精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航天器是一种通过柔性关节连接浮动中心刚体和挠性附件(如卫星太阳帆板,空间机器人等)组成的刚柔耦合复杂系统,在调姿或者外部扰动带来振动时,将影响系统的稳定度和指向精度,基于模态理论,建立包括柔性关节和柔性链的刚柔耦合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写成状态空间表达形式,且分析系统的能控性。提出采用复合正位反馈(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PPF)和比例微分(Proportional derivative,PD)控制律抑制柔性结构振动,在理论上分析其稳定性和控制性能。设计并建立刚柔耦合结构试验平台,进行包括位置设定点及转动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试验比较研究结果验证提出方案能够快速地抑制振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多工位数控冲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机和运动控制卡的多工位数控冲压机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工控机作为上位机负责控制系统的非实时任务管理,而运动控制卡则用来负责完成运动控制中的实时任务。利用VC++6.0为开发工具,开发出多工位冲床的数控系统,不仅能满足零件加工的高精度要求,还实现了产品的数控自动编程功能。  相似文献   

19.
欧长劲  彭宽栋  洪尉尉 《机电工程》2012,29(11):1239-1242,1258
为解决目前我国封头旋压工艺无法同时实现自动化、系列化、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等问题,将开放式数控技术应用到封头旋压机床中。首先开展了以封头旋压力模型为基础的旋压轨迹规划的分析,建立了旋压数学模型及封头旋压机数控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工控机IPC和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系统开发方法,该系统充分利用Windows丰富的软件资源及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C++6.0,最后对搭建的开放式旋压机数控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开放式封头数控旋压机数控系统运行稳定,基本实现了总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PC+运动控制卡的数控转塔冲床运动控制系统。以伺服电机的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运动控制卡、驱动器、运动控制函数库,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中的运动控制函数,实现伺服电机的单轴运动和连续运动等功能。在VC++6.0高级语言支持下,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过程,实现了实时控制、运动控制、状态检测显示等功能,并对系统优化和模具库管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