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目前石油企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及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石油产业发展需求的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促进石油院校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为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简要叙述了GIS专业在石油类高校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在石油类高校中建设GIS专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结合当前"数字油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利用石油院校自身具备的优势资源来进行GIS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指出"数字油田"是石油类院校开展具有石油特色GIS专业所能借助的最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合作的“一元”、“多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系结合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改革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工学结合、顸岗实习,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结合东北石油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实际,探讨了高校如何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准确进行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东北石油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实际,探讨了高校如何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准确进行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石油院校培训与学历教育服务于石油行业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培训与学历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七大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石油贸易重要战略地位的提升,对能源贸易人才也产生了新的需求。通过对相关石油企业"能源贸易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并从企业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我国对能源贸易人才的具体要求。为石油高校培养应用型、综合型和复合型的能源贸易人才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标准,为优秀的能源贸易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对接过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石油院校探索能源贸易人才教育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石油院校培训与学历教育服务于石油行业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培训与学历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七大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石油行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石油院校学科综合性越来越强,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转专业政策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但石油院校主干与非主干专业在软硬件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有选择的向主干专业单向流动,造成了非主干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影响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文通过使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从而分析影响非主干专业学生转专业的因素及转专业政策对非主干专业学生的影响,以期对今后大学生的转专业抉择及转专业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挪威Rogland大学石油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学  梁芳 《石油教育》2002,(2):103-104
国外石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研究我国21世纪石油行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探索我国石油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框架,是颇具借鉴意义的。下面以挪威Rogland大学石油工程系为例,对欧美石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归纳:一、“3+2”模式培养石油工程广泛人才 所谓“3+2”,指3年的石油工程大学本科教育和2年的研究生教育。前者取得Bc学位,后者取得Ms学位。这些学位均为国际石油界认可。大学本科按照学分记录成绩,平均每门课程两个学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学期平均5门课程,每个学生一学期必须获得…  相似文献   

11.
目前石油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石油特征,复合型、国际化、研究型、实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石油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其石油背景优势,将核心竞争力渗透到工商管理相关专业,培养具有鲜明石油特色、充分满足石油企业现实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因此,改革现有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石油特色的个性化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刚刚具有MBA办学资格的石油院校,需要不断完善MBA培养模式,其中,石油院校间的协同改进最为重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入学形式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比较分析我国石油院校MBA培养模式的异同点,分析了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的油气开采技术专业是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专业。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训基地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油气开采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分段递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促进区域经济和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既定事实,石油行业主干专业的就业隐忧也日渐突显。与此同时,我国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着经济收益率降低,核心技术人才缺失,科研项目资金利用率低等发展困境。为促使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高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企业、高校与政府三者间建立一个共生共赢的"效益共同体",即建立"生产—研究—学习—监管"相结合的创新合作模式。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专业为例,探索建立上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出发,阐述了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及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过渡到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阶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在认真分析石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石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激烈,石油院校团队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团队精神内涵,以及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的阐述,分析了研究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原因。根据石油院校地学类学科特点,提出了地学类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构建全方位团队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承德石油高专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近年来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介绍了计算机信息与工程系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该成果针对21世纪以来复杂多变的能源形势和石油工程人才需求的新特点,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和多个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为支撑,提出了"拓展方向、强化特色、引领发展"的专业改革思路;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为导向,创建"标准+拓展"的分类人才培养模式,规划分类培养模式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立足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和专业特色,构建"3+4"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石油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优势、"引智计划"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注重培养和引进开放型和国际型师资。  相似文献   

20.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专业和课程设置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质量和适应能力。本文拟从作者掌握的有关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部分高等院校的最新资料,从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重点与我国石油高等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一、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尤其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向,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外著名的院校或著名的学科、专业,他们的教师队伍也是一流的。在《美国新闻与世界导报》上列出的全美研究生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排名榜上,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石油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