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导弹的起旋,给以应答方式工作的新一代多测速高精度测量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文章提出建立多测速系统的反射工作模式来应对,并分析反射工作模式的工作方式和特点,对反射工作模式的可行性从反射式跟踪的作用距离、设备的改造和提高其工作性能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多测速体制下的外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测速体制是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一个重大变革,测量体制的改变给外测数据处理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文中对几年来该体制下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与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指出在弹道重构算法的智能化、误差的滤波降噪与辩识修正、实用大气折射模型的建立、外测软件的并行与工程化等方面都需要着重研究,以期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4.
针对高精度测量体制的转变和目前测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引入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先进建设理念,在多测速定轨、超高可靠性设备、远程诊断、宽带传输和数据融合处理等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研究在未来信息化等新形势下逐步向新测量体制和透11月化工作模式转变的途径,从而为未来更好地组织测控系统的建设,为未来战略武器试验提供强有力的测控技术支持,为未来测控系统的发展规划好蓝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为辨识多信标长基线定位系统误差,及提高定位精度,针对目标安装多个信标且目标体积不可忽略的情况,构建了多信标体制的长基线水下定位模型。进一步针对测元系统误差中包含的声速误差、时延误差,在多信标体制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类系统误差辨识模型,并结合水下目标定位过程,计算时延残差,构建模型最优检验统计量,给出了系统误差模型的最优选择准则,实现水下目标位置参数和系统误差参数的有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最优选择准则可以有效选择合适的系统误差辨识模型,提高长基线水下目标的定位精度。提出的基于最优模型选择的多信标长基线定位系统误差辨识方法可为水下目标定位试验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单信标测距的定位方法,是水声定位技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单信标测距定位问题最小二乘结构,对高度非凸的测距定位方程首次提出了基于凸优化的解算方法。对带有误差的测距量测方程添加不等式约束条件,将其改写为有约束的解算方程;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放射近似,将其进行凸化处理;引入松弛变量和罚函数,降低对迭代初值的敏感度。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量级的初值误差,定位结果的差别在厘米量级,所提算法不需要可靠的初值即能迭代收敛得到高精度的定位结果;信标与圆形航迹的圆心距离越近,定位精度越高。通过湖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针对以往测速系统采用单片机和CPLD分离结构在强电磁场环境下稳定性差,不能实时显示测量结果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激光遮断法原理测量弹丸飞行速度的智能测速系统,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高集成度在单片FPGA中完成脉冲识别、处理,并在FPGA中嵌入32位Nios Ⅱ软核处理器实现对被测信号采集、处理和结果显示等功能,采用该结构使测速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能直接显示弹丸飞行速度.因系统集成度高,使测量装置本身引起的测量误差达到最小化,通过误差分析,系统测量误差小于1%,测速范围可达400~4 000 m/s.在实际测试中利用该系统成功测量了电磁轨道炮发射的弹丸速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利用脉冲X射线仪及过零触发装置等组成的基准测速系统,能够获得弹丸通过不同区截装置瞬间的正交脉冲X射线照片,以及弹丸通过两区截装置的精确时间,从而可知弹丸通过区截装置时产生的脱靶量、弹道偏移量、精确的靶距和弹丸运动速度,并能够定量研究区截装置的非对称性、弹丸偏弹道中心、测时仪输入端阻抗变化等因素对测速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IPPD)模式的基本原理,分析IPPD在国外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结合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特点,构建了基于IPPD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模式,并对模式中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高射速内能源转管炮随动系统中模拟-数字转换器件对火炮射频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高频输入给数字化测控设备带来的测量误差问题,保证了设备对火炮跟踪射击误差的测试精度,并成功地应用于靶场实践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