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肠衣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对维持肉制品的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肠衣需求量的增加,天然肠衣市场供不应求,为人造肠衣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中人造肠衣包括塑料肠衣、纤维素肠衣和胶原肠衣。在加工过程中每种肠衣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存在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造胶原肠衣在可食性、收缩性、黏着性等性能方面与天然肠衣相似,在资源稳定性和食品安全性等方面优于天然肠衣。胶原肠衣兼有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两者的优点,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本文在综述了肠衣类型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胶原肠衣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胶原肠衣的制备方法,并对胶原肠衣尤其是水产胶原肠衣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胶原肠衣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近些年出口的天然肠衣多次被曝出兽药残留超标的安全问题,甚至被欧盟进行通报,因此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肠衣基质复杂,目前国内外针对天然肠衣的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国内天然肠衣中兽药残留检测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反应方法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展望天然肠衣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前景,为检测天然肠衣中兽药残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肠衣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抗氧化剂及其复配剂对肠衣脂肪氧化与肠衣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丁基羟基甲苯(BHT)、V_E和异V_C钠的复配在抑制脂肪氧化和肠衣色泽保护上效果显著,均优于单一抗氧化剂。运用混料设计方法对抗氧剂配方进行优化,将复配试验中各成分的含量限定在0.005%~0.01%内,建立了各成分比例与肠衣色差率(K_(△E))间的回归模型,复配结果表明:经0.005%BHT、0.01%V_E、0.005%异V_C钠处理后,肠衣K_(△E)最小,护色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人民大量消费肉食品,只是近十多年来发展的。这也是日本人民饮食生活模式逐渐欧化的结果。目前日本人每天食用的肉、乳、鱼、蛋品等已大大超过以往传统消费量,随之肉制品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其中的火腿、香肠等方便食品增长尤为迅速,因而肠衣就面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贮藏至不同时期的天然肠衣香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正常香肠、发黏香肠,以及腌渍天然肠衣的菌群组成。研究发现:贮藏至不同时期的香肠及肠衣之间,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有较大差异,正常香肠和肠衣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较高,发黏香肠微生物多样性较低,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为其优势菌群,在种的水平上分类,则是Lactobacillus_paraplantarum、Leuconostoc_mesenteroides_subsp_mesenteroides_J18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0.
天然肠衣漂白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霉变肠衣的漂白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1.5%的双氧水,同时加入0.2%三聚磷酸钠添加剂,用于稳定双氧水,将霉变变色的肠衣浸泡处理2小时,结果漂白效果理想,且对肠衣组织无伤害,同时色泽达到出口要求。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处理对豆浆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浆在200~500MPa超高压处理后,葡萄糖酸内酯点浆后加热时开始出现凝结的时间变迟,所形成的豆腐持水性升高、质地细腻,形成豆腐后的豆清中氮的含量降低,豆腐的得率提高。超高压的作用使得豆浆中蛋白质发生解聚和伸展,暴露了内部的-SH基团并促进二硫键的形成或交换,有利于豆浆形成豆腐。压力所导致的凝胶效果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压力≥300MPa时即可使点浆后的豆浆形成质地细腻,持水性良好的豆腐凝胶。200MPa超高压处理对豆腐的影响不大,但400MPa超高压处理后,豆腐略有收缩并析水,豆腐的持水性下降、硬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14.
超高压处理对豆浆感官状态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超高压处理使豆浆中蛋白质颗粒和脂肪球的存在状态发生明显地变化,蛋白质颗粒变小,而脂肪球增大。豆浆在≤200MPa的压力处理15min后,浊度略有上升;当压力>200MPa时,浊度又下降,但豆浆的沉降稳定性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提高,豆浆的粘度也开始有所增大,300~400MPa范围内粘度的增加最为明显。豆浆的热稳定性在不同压力处理后均有所提高。豆浆的浓度在1.5%~2.5%蛋白质(w/v)时,压力处理后豆浆沉降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粘度的增加也最多。豆浆的贮藏模量G′在≤200MPa压力处理后增加,而压力>200MPa时又下降;压力处理后的损耗模量G″有所增加,且在400MPa处理后增加的较多;相对粘弹性tgδ在0~300MPa处理后有所下降,而在400MPa后又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以未漂洗金线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压力、保压时间对金线鱼鱼糜凝胶强度、TPA、持水性、蒸煮损失、白度、pH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保压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00 MPa时达到最大值1150.71 g·mm,20 min时达到最大值1355.17 g·mm。经过超高压处理的鱼糜凝胶硬度均高于热处理的鱼糜凝胶硬度,在300 MPa和20 min时达到最大值。持水性随压力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300 MPa时达到最大值72.72%,30 min时达到70.23%,继续处理变化不明显。蒸煮损失率随压力增大先降低后增加,300 MPa时达到最小值17.88%。随着压力的升高,凝胶的白度值逐渐增加,500 MPa时最高,相比200 MPa增加14.29%;随着保压时间的增长,白度值逐渐增加,在60 min时达到最大。在300 MPa和20 min时鱼肠内部网格结构最为致密,孔隙均匀。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描述提取的动力学过程,以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为试验因子,大豆皂苷得率为响应值,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以所得数据为样本,建立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大豆皂苷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液料比>压力>乙醇体积分数>保压时间,边际效应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保压时间>压力。确定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439.09MPa,保压时间16.28min,乙醇体积分数83.53%,液料比32.28mL/g,在此条件下大豆皂苷得率为1.252%,优于传统的回流提取。所得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提取液中大豆皂苷浓度随压力、保压时间及液料比的变化关系。超高压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压力、时间、料水比对小麦麸皮持水力、膨胀力、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设计,建立了持水力、膨胀力、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回归模型,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即超高压处理压力400 MPa,时间18 min,料水比19∶100时,小麦麸皮的持水力、膨胀力、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达到3.08 g/g,1.49 mL/g3,.12%,是原料麸皮的1.43,2.07和1.48倍。将原料麸皮和最优超高压工艺处理的小麦麸皮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未经处理样品微粒多呈圆球状,表面光滑,经超高压改性后的样品微粒呈现不规则形状,表面孔隙较多,微粒体积膨大,表面呈现片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超高压加工技术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压力、保压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加压次数和pH值等对蛹虫草汁中纤维素酶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MC)和滤纸酶活(FPA)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适压力、保压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pH值和加压次数分别为:400MPa、10min、35℃、30%,pH4.0~7.0,加压1次,在最适条件下,CMC酶活比处理前分别提高了82.07%、52.41%、87.22%、54.48%、67.52%和66.67%;FPA酶活比处理前分别提高了97.37%、61.4%、69.4%、61.4%、1.31%和33.91%。因此,利用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提高蛹虫草汁中的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超高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非热物理加工技术,在肉类杀菌和品质改善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肉类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存在一定局限性,超高压技术尚未在肉类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超高压处理影响非共价键间的作用力、蛋白质结构、细胞结构以及细胞中水分的分布四个方面介绍其作用机理,并综述了目前超高压技术在改善肉类的嫩度、保水性、凝胶性、颜色、杀菌、冻藏品质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展望,认为超高压技术在改善肉及肉制品嫩度、保水性、凝胶性等食用品质方面有望成为主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为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未来在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应通过增强应用效果、提高应用效率、扩展应用范围等方式提升超高压技术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水平和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