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合适比例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复合改性脂肪族系、三聚氰胺系和萘系高效减水剂,制备了3种复合减水剂,研究了它们对水泥净浆性能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测定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了复合减水剂的分散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脂肪族系-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是静电斥力起了主导作用,三聚氰胺系-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和萘系-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是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空间位阻效应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其它高效减水剂的复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萘系、氨基磺酸盐系及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萘系及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的复合效应差,而与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的复合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3.
将共聚型木质素-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未聚合木质素磺酸钙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和复配型木质素-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性能进行比较,探讨了四种不同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型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可以使木钙中含有使水泥净浆产生闪凝现象的杂质得以减少或消除,使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保水性提高,且成本远低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复配型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随掺量增加,水泥净浆强度下降,产生负面叠加效果,共聚型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随掺量增加,水泥净浆强度提高,改善了木钙造成水泥净浆强度降低的缺陷。共聚型的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相对于复配型对硅酸三钙水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推广应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综述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应用现状、制备方法、作用机理、性能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优异的性能注定了其已成为高效减水剂发展的必然方向;并且以开发多元化和不同性能的系列聚羧酸系减水剂母体、多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衍生产品为发展趋势,但推广应用工作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在我国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羧酸系减水剂是一类新型的高效减水剂,它有很多良好的性能。简述减水剂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与合成方法,提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否会对混凝土干缩产生负影响,同时验证了在隧道工程中弃用AFt类膨胀剂而代之以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试验选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AFt膨胀剂和镁质膨胀剂,相继对自由收缩试件和两端受限混凝土试件的干缩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和AFt膨胀剂对混凝土干缩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膨胀剂相比,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不会对混凝土干缩性能带来负影响,还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作用机理做了讨论,对今后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进行了思考与展望。同时介绍了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主要组分大分子单体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否会对混凝土干缩产生负影响,同时验证了在隧道工程中弃用AFt类膨胀剂而代之以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试验选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AFt膨胀剂和镁质膨胀剂,相继对自由收缩试件和两端受限混凝土试件的干缩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和AFt膨胀剂对混凝土干缩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膨胀剂相比,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不会对混凝土干缩性能带来负影响,还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代替AFt类膨胀剂是合理可行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利.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和萘系高效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性能。结果表明,聚羧酸型减水剂的减水率远高于萘系减水剂,用聚羧酸型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小,而且对混凝土强度无不良影响。在配制低水灰比混凝土时,宜选用聚羧酸型减水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机理,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合成方法、分子结构及分子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研究和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意义及确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了隧道支护系统极限位移的意义,系统地介绍了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确定方法。采用连续体模型,按铁路隧道衬砌标准设计采用的断面形式和材料参数,对各级围岩中不同埋深条件下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进行计算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与允许位移进行比较,单、双线断面相对位移分开,拱顶下沉、拱脚水平位移和墙脚水平位移设不同判据,采用修订前规范所列的埋深档次,确定档次范围值,最后综合确定出一套适于当今铁路隧道位移判别的极限位移数据。  相似文献   

12.
压剪应力作用下断续节理岩体的破坏分析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主要受控于节理,节理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贯通是岩体工程的重要问题。利用Dugdalc-Barcnblatt模型揭示了多节理贯通力学机理——主要受外部荷载、节理间的相互作用二因素的影响。利用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损伤局部化区的长度确定了节理扩展和贯通的力学条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结论对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注浆技术的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对注浆工法在构造上进行改进,在地面加设承压板,以增强注浆加固效果和提高注浆可靠性,对注浆工法的作用机理、加固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及构造措施,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低幅值、大周次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发生累积沉降及承载力弱化,影响到风机塔架、高速铁路路基等沉降敏感结构物的服役性能。首先总结了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设计要求及若干设计关键问题。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和累积沉降演化规律;定义了3种桩顶累积沉降发展模式及对应的循环荷载比和静荷载比组合,建立了桩基循环累积沉降分析图,提出了组合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桩基循环加载性状简化判定公式。提出了针对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5.
快速拉格朗日法分析巨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为陡倾角岩层,断层发育,且洞室跨度大,边墙高,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显得十分重要。结合设计院提供的开挖方案使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FLAC)对洞室分层开挖及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两个剖面加锚开挖的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口市某住宅楼抗震鉴定方法的介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锈蚀理论出发,结合混凝土材料科学,概述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触发机理,列举了不同触发型微胶囊阻锈剂的触发方式及触发过程;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微胶囊基本性能与表征的测试体系;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微胶囊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成果,指出了研究现状中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领域,描述了红外仪器在某古建城台安全评价检测中的操作方法及参数选择;展示了在该古建上获得的红外照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古建检测中的优势、前景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汉绿地中心大厦高636 m,基底平均压力达1500 k Pa,开展了桩径为1200 mm,有效桩长25.9~33.6 m,以较硬岩(微风化砂岩)和软岩(中—微风化泥岩)为桩端持力层共4组嵌岩桩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并对桩身轴力与变形进行了量测。试验表明:4根试桩Q–s曲线皆为缓变型,极限承载力不小于45000 k N,对应工程桩桩顶标高沉降为9.7~10.8 mm,桩端沉降为2.4~2.8 mm,桩顶沉降的90%为桩身压缩量。软岩嵌岩桩与较硬岩嵌岩桩的侧摩阻力分布曲线及承载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四根试桩的端阻比介于45.3%~58.7%。软岩嵌岩桩的实测桩端阻力大于基岩单轴抗压强度,采用桩基规范方法计算将低估其实际承载力。本工程4根试桩均表现出较好的承载与变形控制能力,静载试验结果为本工程嵌岩桩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武汉地区大承载力嵌岩桩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镇燃气管道建设期完整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城镇燃气管道建设期间完整性管理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存在的质量风险类型。建立了燃气管道质量故障树,运用布尔代数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计算出各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识别出建设期间燃气管道质量事故的主要危险源。对主要危险源进行了分类,提出了3项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