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占晓初 《中国陶瓷》2006,42(7):75-76
元代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史上的里程碑,虽然在此之前,长沙铜官窑、磁州窑、耀州窑,还有江西吉州窑都在瓷器上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图案装饰,但都无法与元代青花相提并论。景德镇元代青花造型硕大,说明其烧造工艺先进一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气势磅礴的绘画题材,飘逸的绘画风格无不体现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反映了元代青花绘制水平可谓历代之冠,高水平的文人画风是此后历代官窑制品都无法企及的。关于这一点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张汀先生和中国美术学院熊廖先生有专门论述。由于元代青花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以找到的实物很少,建国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叶佩兰先生和上海的朱裕平先生都曾经以专著的形式论述元代青花填补了元青花的许多研究空白。对世人学习元青花了解元青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例如,到底生产进口料大器的作坊是只有湖田窑吗?伊斯兰文化对景德镇元青花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近两年景德镇市政建设力度加大,新的窑址不断出现,对我们全面了解景德镇元代青花的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传统的元代青花的研究进行一些有益的补充,对一些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也许对于置镇千年的瓷都来说,似乎是一份小小的礼物。  相似文献   

2.
绘画中梅花题材的逐步兴起成为北宋时期梅花审美的一重要发展,并导致墨梅文人化类型的出现。画中梅花的出现至迟可以追溯到东晋谢安营建新宫时的建筑装饰画,即所谓"梁花画早梅"。宋以后则常用作瓷器的装饰题材。以松竹梅为瓷器纹饰,始于元代的文人画岁寒三友题材。元代青花瓷器上有单独描绘梅或竹的画面,有些辅以芭蕉洞石衬景,画工写实。元代梅干虬曲,上有尖刺状物,花朵写实。细  相似文献   

3.
陈诚 《陶瓷研究》2010,(1):107-109
历史上文人士大夫不仅擅文,亦善画,故其画亦称“文人画”或“士夫画”,也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被奉为“南宋之祖”。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御苑画家。  相似文献   

4.
鲁芬芳 《陶瓷研究》1999,14(2):42-48
款识也叫年款,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与官方有关。如宋代的瓷器中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也见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文人画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文人画”也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6.
一、元青花中的特异纹饰在传世与出土的景德镇瓷器中,元青花瓷器极为稀少,它在数量上不仅不如明清瓷器,就是和宋代影青瓷相比也要少得多。但若就装饰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这类瓷器上的花纹题材比宋瓷上的刻印花更为丰富,其精致程度也为明清青花所不及。那么,初露头角的元代青花瓷器上的纹饰,为什么会如此的丰富而又精致呢?为了揭示这一问题,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作过努力。综观各家论述,一般以为决定于以下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金君  朱忠华 《陶瓷研究》2012,(1):56-56,58
山水纹饰作为瓷器装饰纹样,相较于动物、植物及人物出现的比较晚。大约起始于唐代长沙窑彩绘,宋代磁州窑亦有少量表现,在元青花中一般以人物图背景的形式出现,明代早中期出现一些海上仙山和山水楼阁图,但数量很少且绘制技法仍不成熟。明晚末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动,此前一直缓慢发展的青花山  相似文献   

8.
袁智勇 《陶瓷研究》2007,22(2):61-62
文人画的由来的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巢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绘画,虽然当时的作品只限于记事记人之用,但其作品的造形能力已相当准确.而真正文人画与院体画有明显划分的时代在宋代,当时的文人画家苏轼、杨无咎、赵孟坚等人,画水墨梅兰竹石,笔墨洒脱,推陈出新,自成一体,名重一时,各显所能,并且在画中作诗,题跋,从此展现诗书画结合的文人画派先路,对以后的文人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作者研究元代瓷器及其有关制度和制作工艺特征的札记。这里刊出五则,仅是其中的一小部份。第一、二则考证了元王朝设立“浮梁瓷局”的原因为“国俗尚白”。瓷局在景德镇仅存在74年,1352年为其结束之年,亦即是“枢府”瓷器的烧造下限。三、四则考察了与元青花有关的窑场,认为磁州窑影响较大,吉州窑则不甚密切。第五则对(美)约·阿·波普博士把元青花上常见的六瓣花定名为“射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论证为“梔子”,并追溯了梔子与菊花纹样流行于元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青花瓷起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明代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雍乾三朝发展到了顶峰。青花瓷花色清新明丽、造型古朴多样、精细粗犷并存、白中泛青极具中国传统墨画的神韵。青花瓷又叫青花,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喜爱。分水,也叫分水皴,根据画面的不同题材,分出不同层次的浓淡效果,其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一、青花的历史发展青花瓷现今发现最早的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其色浓美。元青  相似文献   

12.
元代青花瓷地位特殊,其创烧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创烧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并因对外贸易而促使其诞生。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新资料的出现,这种说法受到了一定质疑。笔者详细整理了中国出土元青花瓷器的资料,并从出土地点、器型、纹饰等三方面着手,统计其特征及规律,最终发现元青花瓷出土地点多位于元代行省治所或元代宗王治所;常见器型如高足杯、梅瓶、玉壶春瓶与蒙古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纹饰中常见龙纹及藏传佛教特色纹饰更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象征。因此,元青花瓷更多是为了迎合元代统治者的审美情趣及满足蒙古人日常所需而创烧的。  相似文献   

13.
文人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殊画种,起源于唐代的王维和宋代的苏轼,直至元代才发展成为独立的特征鲜明的成熟画种,至明清时则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并一直延续至今。文人画以写意为特征,重视和强调笔墨意趣,它用于陶瓷装饰上的历史相当悠久。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最先发明瓷器的国家,外国人把中国称作"瓷器之国"。中国陶瓷之所以享誉世界,当然离不开景德镇陶瓷。在近千年的发展中,景德镇陶瓷艺术经历了七个高峰。第一高峰期——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三种:影青釉、白釉、卵白釉,元代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  相似文献   

15.
高足杯是元青花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产品之一,以高安窖藏元青花高足杯为代表,其在造型和装饰上富有鲜明的特色,具有游牧民族文化、文人文化等各种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陶瓷研究》2009,(2):28-28
据《江南都市报》报道: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携国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等10件元青花瓷赴京参加了“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览分为《汉韵华章——中原传统审美观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郭婷 《陶瓷》2022,(2):57-58,110
元代青花瓷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而真正系统认识和研究这类珍贵文物只有近几十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元代青花瓷器从生产开始就作为外销瓷远播海外,在国内留存的数量有限,再加上几乎很少的元青花瓷器有纪年文字,为认识元青花增加了困难.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元代与各国文化交流频繁,制瓷原料的改变和大量钴料、工匠的输入,种类繁多、制作精良...  相似文献   

18.
继金代之后,中国北方仍在生产磁州窑风格的化妆白瓷。笔者以此为线索将元代磁州窑按照制品风格进行分类与概述。(一)白地剔花宋代磁州窑系陶瓷就开始使用化妆白瓷剔花技法,金代留有许多剔花制品,元代仍然有引人瞩目的剔花制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东方陶瓷展览中有一件以剔花装饰的菊花忍冬纹,底款墨写有“延”文字,这是14世纪初磁州窑制品。1958年在内蒙乌兰察布盟出土一件与上述纹样类似的菊花纹罐,与菊花一道还装饰有牡丹及飞凤纹样,上方为蔓藤卷草、下方为莲瓣纹,均为剔花纹样。它与元青花中的纹样有许多共同点,似乎是14世纪的意…  相似文献   

19.
人物故事元青花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故事倍受青睐。本文试图从元代社会历史背景出发,揭示元青花人物故事流行背后隐含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何勇 《陶瓷研究》2012,(3):72-73,76
"四君子"图是青花瓷重要的传统题材之一,其始于元代,一直风行至当代。青花"四君子"图在笔法、构图、渲染、用色等具有鲜明的文人审美特色,其文化内涵亦同样具有浓郁的文人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