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传统的倒F型天线,设计了一种M构型的新型小型化星载自动识别系统(AIS)天线。该天线具有尺寸小、质量轻、便于星体安装等优点,天线外形尺寸仅为324 mm?60 mm?263.2 mm。采用CST MICROWAVE STUDIO电磁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在球面近场进行实物单机测试和辐射模型星(Radiating Mockup,RM)测试。天线的仿真和实测结果一致性好,且天线方向图覆盖区域能够满足卫星AIS系统的应用需求,目前已在多颗小卫星上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杰 《电视技术》1997,(3):83-84
介绍的多星全自动卫星天线由作者设计并已获昨中国专利。此天线采用新型极轴式电动转向换星方式,安装调试好后,用户能够很方便地遥控天线任意换星,自动接收多颗卫星电视节目。可以代替进口的极轴式推杆天线。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雷达工作模式、模糊度、分辨率及信噪比等几个方面研究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调节方式和波束赋形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于二条带高分辨率扫描模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相控阵天线,该文还研究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冗余设计提高天线可靠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多波束天线(MBA)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几种星载多波束天线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应用实例。同时还侧重介绍了地球站多波束天线中所采用的几种天线型式及未来多波束天线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我国对地观察遥感卫星数据传输天线的技术发展历程。按照我国航天发展的特点,目前已形成了以螺旋、波导缝阵和赋形反射面为代表的三种覆球固定波束的数传天线形式,并在不同的卫星上得到应用。面对未来对地观察卫星遥感数据的实时、高速传输以及低轨卫星的地面站低覆盖率问题,本文从星座技术和高增益扫描天线方面简述了未来星载数传天线的技术发展趋势,这对卫星系统与星载数传天线的预研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概述 星载SAR天线是决定SAR系统性能的最重要、最复杂和最昂贵的子系统,天线性能对SAR系统的灵敏度、距离和方位分辨率、成像模糊度及观测带宽等指标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8,(1):13-16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立的天线过顶盲区发散模型,计算机械天线盲区时第一级转动单元转角的发散时机和发散程度以及对波束锥角的影响。确定不同波束锥角误差情况下不同发散范围对应的单轴误差分布情况,以及盲区附近第一级转动单元的位置与速度偏差对空间波束误差的影响程度。为机械式星载天线在不同通信链路需要下的工况设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听说西安星展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展测控)的时候,并没有太认真。卫星通信天线这个圈子鱼龙混杂,高手如林,多数民营企业最多是用国外器件组装些整机,挣个辛苦钱罢了。印象的改变是在春天的北京国际房车展上。星展测控把一台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拆去天线罩,摆放在露天展位上任人观看。记者起初并没有留意,但顺着电视机上引出的视频电缆,才发现这台吭吭作响的天线竟然是在自动对星!  相似文献   

9.
冲激脉冲探地雷达天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背载”式脉冲天线的设计方案,并以此制作了扇形臂和矩形臂天线,利用实地探测数据,将上述新方案与无反射式连续电阻加载正交偶极天线和双菱形天线进行比较,从而肯定了“背载”式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使用寻星器调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尔有同事约我去调星,因为我们都是住平房,所以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购买什么辅助寻星器材,都是把天线放在窗前,一面看着室内的电视机一面来调整天线。不过调星次数多了也感到有些不方便。相信那些把天线放在楼顶的发烧友们跑上跑下的,自然更不方便了。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天线座装配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天线座装配方法和相关装配经验,主要包括装配前的检查、特殊件的装配、装配检验等内容,对从事天线座装配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线反射体作为某车载折叠天线的重要部件,具有数量多、动作次数多、安装复杂的特点。文中针对某天线反射体的结构特点和安装精度要求,分析了天线背架及铰链的装配难点及影响安装精度的因素。合理安排装配工艺流程,采样板装配及使用配套工装的方法,最终实现了天线反射体的安装精度,满足所有技术指标。该方法在批生产时成本低、效率高,可供同类型车载折叠天线反射体的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介绍的多星收视天线由作者设计并已获得中国专利。此天线安装调试好后,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任意换星,接收电视节目。它结构简单,凡具有金工车间的工厂均能生产。 结构 该多星收视天线除支架外,其余部件与普通手动二维调节天线完成相同。如果把现有天线更换一副支架,就能把单星接收改为多星接收。 图1为多星收视天线的侧面图。其中,馈源支架1直接装在抛物面上。抛物面2通过加强圈4上的仰角调节螺栓5与支架8连接。驱动圈9的两端通过连接部件和仰角调节轴3  相似文献   

14.
张新刚  吴刚  钟鹰 《电讯技术》2011,51(7):142-146
为拓宽星载赋形反射面天线的工作带宽,运用物理光学(PO)、物理绕射理论(PTD)和极小极大值算法(Minimax)对其进行了设计.首先利用PO与PTD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天线远场,然后应用Minimax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来实现宽频带内的波束赋形.优化过程中同时考虑了天线的增益和带宽,并采用归一化的电场来进行构建目标函...  相似文献   

15.
卫星接收天线的简易调整法□王少清(湖北省宜昌县有线电视台443100)图1为了接收不同卫星的电视节目,需要经常对天线进行调整。由于卫星较多,而天线又有两个可调参数,因而调试比较麻烦,往往难以快速对准所找之星。下面介绍一种不需任何仪表、简易快速的天线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单轴式卫星电视接收天线,该天线可以自动搜索多颗同步卫星的电视节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于广大用户多星接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应用于同步轨道的几种常见星载有限扫描天线(相控阵馈电的共焦双透镜天线、相控阵馈电共焦双反射面天线、组合馈源激励的双反射面天线和直射相控阵天线)所需单元或馈源数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服务区不出现栅瓣条件下,它们所需的单元或馈源数目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一结论对星载有限扫描天线方案的选取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常规的双通道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偏移相位中心天线(SAR-DPCA)技术检测运动目标的方法,建立了斜距平面坐标系来描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特性,说明了这种常规动目标检测方法在星载情况下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运动平台补偿的双通道星载SAR-DPCA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相位补偿,消除了星地相对径向运动对双通道DPCA杂波对消效果的影响,改善了双通道星载SAR-DPCA系统的动目标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介绍了近年来大型可展开空间天线结构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径向肋/环向绳索天线结构技术、混合型充气/机械展开天线结构技术、充气天线结构技术、天线表面主动控制技术、大型和超大型空间天线在轨装配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种星载天线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星载天线结构特点、面临的环境效应、环境适应性设计及验证几个方面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对天线材料选择、关键结构优化设计及环境试验验证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仿真与实物验证证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设计验证,能够实现星载天线高可靠、长寿命的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