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油田开采中,许多油田存在着地质油藏条件复杂、中小型边际油田多、开发难度大、单井产能低的现象。如何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而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优快钻完井技术和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进行开发研究,突出水平井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实现油田高产和稳产的目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主要从水平分支井的工程设计、钻井完井的难点分析、井眼轨迹控制工艺技术等方面分析油田水平分支井的钻井完井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水平井完井技术进步迅速,各种岩性的油气藏都有水平井钻成,且已由过去单一的固井射孔完井技术发展成为拥有适合多种油藏类型、保护油气层、提高水平井产能及采收率的综合工艺技术。但是,完井技术还存在难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控制底水脊进的技术现状。另外,本文探讨水平井完井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依靠技术提供油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水平井完井技术进步迅速,各种岩性的油气藏都有水平井钻成,且已由过去单一的固井射孔完井技术发展成为拥有适合多种油藏类型、保护油气层、提高水平井产能及采收率的综合工艺技术。但是,完井技术还存在难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控制底水脊进的技术现状。另外,本文探讨水平井完井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依靠技术提供油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老油田套损井严重,影响油气资源的开采的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充分利用停产井、低效井已有的井段,进行开窗侧钻开,发新的产层,减少或避免产水,增大渗油面积和提高剩余油的开采程度.  相似文献   

5.
刘晶磊 《辽宁化工》2014,(4):408-410
浅层油气藏的开发,一直受到地面条件、工具造斜能力、钻完井问题突出等难点的困扰而无法实现经济开采,近年来随着石油钻完井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浅层油气藏已成为各大油田普遍认可的技术。本文通过对富拉尔基油田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的描述,介绍浅层水平井钻井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井眼开窗侧钻水平井作为钻井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成为各油田开发后期持续稳产增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小井眼侧钻水平井由于环空间隙比常规井眼小得多且侧钻水平井尾管内径小,给固井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低劣的固井质量,导致油气水层互窜,严重影响增产措施的进行。针对侧钻水平井小井眼小间隙固井质量难题,对适用于侧钻水平井固井水泥浆体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推动作用下,水平井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水平井完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岩性的油藏、气藏之中。现阶段的水平井完井技术,发展和改进了过去功能单一的固井射孔完井技术,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综合性完井技术,具备了保护油气层,适合多种类型的油藏、气藏,提高采收率和产能等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的水平井完井技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研究更好的水平井完井技术,进一步提升水平井采收率。本文针对现阶段水平井完井技术现状,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和讨论,提出水平井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提升水平井完井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固井是水平井钻井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固井质量不仅影响油气井的开采寿命,而且影响了油气采收率的提高。本文系统分析了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系列措施,对现场水平井固井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促进水平井固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是一项综合的钻井技术。苏36-6-9CH是长庆油田第一口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本文分析了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技术难点,详细阐述了套管开窗的程序、开窗侧钻技术应用、侧钻各阶段的施工情况、钻井液及完井方面的关键钻井技术。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苏36-6-9CH井的应用表明长庆油田在提高低产井采收率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对油气的使用产生更高的需求,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来对侧钻水平井进行研究,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进而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对于侧钻水平井技术来说,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其开窗侧钻点、裸眼段长、地层稳定性以及可钻性等方面都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调研,才可以进行钻井工作。为此,本文便以苏里格区块为例,对其深层小井眼的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钻采技术,适用于开发很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藏,其主要特点是井眼轨迹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目的在于增大油气层的裸露面积,提高采收率.其完井方式都采用射孔完井,射孔井段长达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入井的射孔器材包括射孔弹、导爆索、传爆管以及起爆药饼中含有的炸药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在射孔的瞬间会产生大量的CO等有毒有害气体.本文以HP10-6-1H井为例,就水平井射孔时产生大量CO的原因作了分析,总结了发生CO中毒事件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超长井段射孔作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钻入储集层部分内井眼的轨迹呈现出水平姿势的井通常被称为水平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井已经逐渐成为提升油气采收率与产量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解决了部分直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对直井现有开采技术的发展与补充。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水平井应用情况的分析,介绍了其现有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低成本开发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优化开窗点位置,实现A靶点侧钻,减少侧钻裸眼井段长度,配套开发出筛管膨胀悬挂器和高性能管外封隔器,评价了套管安全下入可靠性和高温完井管柱高温安全性,形成一套水平段侧钻井筛管防砂完井技术,并在胜利油田Z32-CP24井成功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实现了剩余油富集油藏低效水平井换水平...  相似文献   

14.
TH12301CH井是一口短半径侧钻水平井,位于塔河12区,为了建立原井TK1223开发产能,开发奥套系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改善开发效果,提高产能及采收率而开发一口侧钻水平井;本井完钻井深6606.83m,垂深6391.67m创中石化水平井垂深最深记录.本井井眼轨迹设计合理,井眼轨迹控制方法正确,使用先进的耐高温M...  相似文献   

15.
经过阅览相关文献,对我国煤层气开采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结合当前我国已经研发成功的煤层气开采技术和研究成果,从钻井完井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煤层气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煤层气多层钻完井、复杂结构井增产措施及技术研究.分析了我国煤层中钻完井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少井高产,提高开发效益,H油气田采用了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本文阐述了H油气田完井情况,对水平井完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H油气田水平井完井技术需进一步完善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是通过扩大油气层泄漏面积来提高油气井产量,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一项开发技术。水平井开发技术实现了少井高产、提高采收率,已列为当今石油工业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钻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油田开采进入后期,水平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8年是涩北台南气田"建成产能一百亿,实现气田大发展"的开局之年,在青海油田也进行了一系列水平井的开发和实施。水平井和直井相比,具有单井产能高(一般为直井的2-3倍)、穿透产层长、可有效增加油气层的泄漏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目前国内外的水平井修井技术已经推广应用,而我们才开始起步,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套管开窗侧钻短半径水平井工艺技术对老井进行改造,可有效开发老井未受控面积内的储油和剩余油,恢复并提高单井产量和终极采收率。通过套管开窗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施工,使邵4-侧平1井投产并获得高产能。本文对这口侧钻短半径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进行介绍,为今后这项技术在老油田挖潜增效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套管损坏、井内落物、单井产量下降等原因造成部分油井形成低产井或停产报废。为此老井小井眼侧钻技术是老井修复盘活、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开采薄层油层、裂缝型、尖灭型等油藏。针对目前塔河油田老区块在老井基础上进行套管内开窗或裸眼侧钻(中)短半径水平井,本文从套管开窗或裸眼侧钻开始,对老眼侧钻过程中存在技术难题从钻井提速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根据塔河油田工程地质特性,结合钻井与完井实践,从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地层条件下的变化,分析了塔河油田石炭系老井开窗侧钻完井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塔河油田石炭系老井开窗侧钻井眼的完井方法。提出了先钻好井眼,然后以封固上部泥岩段、下部产层裸眼或下筛管,最后酸压改造的整体完井思路,并进一步分析设计了封固上部泥岩的斜井段固井技术及产层段的酸压改造技术两套工艺,分别实现了裸眼或筛管顶部注水泥固井及小井眼下的酸化压裂地层改造,最后对侧钻过程中的打漏井的完井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设计。本研究成果为塔河油田石炭系老井开窗侧钻水平井完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油气藏的进一步开发和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