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米TiO2/HIPS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TiO2含量、EvA蜡对纳米TiO2/HIPS体系的流变性能影响,以原子力显微镜表征样品表面质量及母料分散性,以UV-Vis表征样品表面的吸收谱图。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表观粘度受纳米TiO2含量的影响较小,在低含量的情况下,复合体系的表观粘度优于纯HIPS。EVA蜡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在流动过程中,复合体系内纳米TiO2聚集结构可以被逐步破坏,从而使纳米TiO2得到良好分散。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明,采用6份以上EVA蜡改性的纳米TiO2/HIPS体系做母料,可得到表观及分散性良好的制品。低纳米TiO2含量HIPS制品依然呈现纳米TiO2本体的光学吸收特性,其表面对可见光仍有较强的反射能力,而对紫外光却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金相显微镜法观察纳/微米级颗粒在分散体系中的分散性时,由于颗粒处于不断的游动状态,很难确定颗粒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的真实效果。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紫外光辐射含有纳/微米颗粒的分散体系,使其在较短的时问内固化,达到快速定位体系中粒子的作用,从而较真实的反映粉体的原始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相容剂PP-g-MAH用量对PP/PA11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相容剂质量分数为3%时,体系力学性能最好;同时,偏光显微镜及DSC结果也显示,加入相容剂后,分散相PA11在基体材料PP中的分散更均匀,体系的晶粒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流变性测定方法分析了炭黑-甲苯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同时用沉降和显微镜等直接方法对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添加了943颜料分散剂的炭黑-甲苯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获得明显改善,其流动行为趋近牛顿流体。而未加分散剂的炭黑-甲苯体系中,炭黑粒子易于沉降返祖。其流动曲线形成明显的触变环。  相似文献   

5.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聚氨酯/NaClO4复合物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氧钠摩尔比为12时,体系存在一个形态转变点,聚氨酯软,硬段相容性达到最佳,复合物的电导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法,以螺压双基推进剂为对象,测定了RDX在固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并研究了RDX溶解度与NC/NG比值及NC含氮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混合焓法预测并用相差显微镜表征了PSU/PES-C合金体系的相容性,表明二者为相容合金体系,合金膜中聚合物的组成影响PSU与PES-C间的相容性,进而影响合金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随合金体系相容性的降低,膜的平均孔径显著增加,水通量增大而相应的截留率下降;改变PSU与PES-C间的相容性是调节膜结构、提高膜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川南  杨勇 《塑胶工业》2005,8(5):20-21,13
通过混合焓法预测并用相差显微镜表征了PSU与PES-C合金体系的相容性,表明二者为相容合金体系。合金膜中聚合物的组成影响PSU与PES-C间的相容性,进而影响合金膜的结构和性能。随合金体系相容性的降低,膜的平均孔径显著增加,水通量增大而相应的截留率降;研究表明,改变PSU与PES-C间的相容性是调节膜结构、提高膜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PSF/SPSF相容性对合金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川南  申红  杨勇 《化工科技》2002,10(2):14-17
通过混合焓法预测并用相差显微镜表征了PSF/SPSF合金体系的相容性,表明二者为部分相容体系,合金膜中聚合物的组成和铸膜液中溶剂的性能影响PSF/SPSF间的相容性,进而影响合金膜的结构和性能。随合金体系相容性下降,膜的平均孔径显著增加,水通量增大而相应的截留率下降,研究表明,改变PSF/SPSF间的相容性是调节膜结构,提高膜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软段含羧基的水性聚氨酯贮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津昕  孙多先 《中国塑料》2002,16(10):33-37
合成了软段含羟基的水性聚氨酯(WPU),对影响其贮存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显微镜对PU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在有性溶剂(如丁酮、丙酮)条件下用三乙胺中和,采用较小相地分子质量的聚酯有利于增强WPU的贮存稳定性,以TDI合成的PU-TDI体系的粒径较PU-IPDI体系的小,稳定性高;以丁酮、丙酮为溶剂的PU-IPDI体系相反转完全。  相似文献   

11.
冷却条件对HDPE微孔膜微观结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DSC和光学显微镜绘制了HDPE/矿物油共混体系的相图,采用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HDPE含量、冷却速率和冷却温度对微孔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共混体系中HDPE含量的减少,体系晶间孔和晶体内孔增多增大;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体系晶体内孔增多增大,晶间孔尺寸降低;冷却温度对微孔结构的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滑石粉共混材料。研究了EPDM对改性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在PP/EPDM/Talc共混体系中,EPDM含量达到约15%之后,材料的韧性指标开始飞速提高,刚性强度都开始下降。通过试验的正交偏光显微镜照片对力学性能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复配体系的稳定性通过TURBISCANLAB稳定分析仪与微分干涉显微镜综合分析研究,在多重光散射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两种不同甜菜碱复配体系的TSI稳定指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并结合透射光散射光强度曲线分析两种不同体系乳状液。结果表明,TSI值越小,乳状液体系越稳定。通过光强度曲线可以反映体系分散粒子的聚集与絮凝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微分干涉显微镜成像对稳定分析仪分析结果进行直观对比印证,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冲击实验、拉伸实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PVC/SBS/MBS三元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形态结构以及光学透明性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BS能有效改善PVC/SBS共混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当SBS和MBS的总量不变时,随着MBS相对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增加,透光率在m(MBS)/m(SBS)=28/80时达到最大值,光学透明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用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DSC、偏光显微锐、相差显微镜和电镜等方法研究了乙基纤维素-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的相溶性。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溶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对聚酰胺(PA)粘合剂/聚乙烯(PE)三层复合膜的再生技术研究情况。运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进行了配方选择,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选出的最佳配方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加工性能,膜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还通过偏光显微镜对体系进行了形态分析,证实了加相容剂的体系分散更均匀,分散相颗粒尺寸变小,增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PUR-R)泡沫塑料体系的界面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经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玻纤增强聚氨酯体系的力学性能。AFM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类偶联剂在玻纤上覆盖的均匀性优于硅烷偶联剂,在玻纤上的成膜厚度约为1μm。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聚氨酯类偶联剂处理的玻纤所增强的PUR-R的力学性能稍好。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激光光散射、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一种新型液体橡胶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过程及其两相结构的发展,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跟踪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经历了不稳相分离过程,相分离过程强烈依赖于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固化反应速度越快,橡胶相尺寸越大;并且当体系固化反应程度达80%时,橡胶相态结构基本得以固定,最终得到双连续相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PS、DCP、GMA作为PET/EPDM共混体系的增容剂,以DSC和X射线衍射探讨了PET/EPDM共混物的结晶性能,以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讨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果表明,PET/EPDM共混体系的熔点可提高10℃,玻璃化温度降低,结晶起始温度提高约20℃。共混体系中,当EPDM含量低时,PLM下观察到的是较为完整的球晶,随着EPDM含量逐渐提高,观察得到的是不完善的球晶、微晶、晶粒这样一个晶体变化过程,结晶完善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朱莹莹  张宁  马科锋  周淑美  黄荣 《塑料工业》2023,(2):107-111+132
建立了利用显微红外光谱仪检测实验室矿物固床降解体系中的可降解微塑料方法。采用乙醇-水-K2CO3溶液三步连续浮选结合溢出法的方式对降解体系中的微塑料进行浮选,聚碳酸酯滤膜进行过滤及分离,进一步采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结合放大显微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计算微塑料含量。分别对三种可降解微塑料的不同粒径尺寸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在70.8%~10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