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课题“氧煤强化炼新工艺研究”中高炉吹烟煤、无工混配煤的实验室研究及工业试验室研究应用情况,探讨了高炉喷吹煤粉的合理配煤结构。在鞍钢生产条件下,对于喷煤量100kg/t铁以下,不富氧成低富氧的1000m^3级高炉,所喷混煤的挥发分控制在18%左右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重法测定了柳钢高炉各喷吹煤种(包括6种国内无烟煤、8种国内贫瘦煤、2种烟煤和澳煤)及混合煤粉的燃烧特性。实验数据表明:各喷吹煤种的燃烧特性差别很大,采用25%国内无烟煤+25%高挥发分烟煤+50%澳煤混喷,煤粉的燃烧特性适宜柳钢高炉喷吹。  相似文献   

3.
鞍钢炼铁厂[编者按]为了结合新疆地区高炉富氧喷吹烟煤生产技术的需要,本期刊载了国内高炉喷吹煤粉部分论文摘要,以供研究和借鉴(原载《中国冶金》,本刊在转载时结合现场需要作了较大删减)。鞍钢炼铁厂1964年开始喷无烟煤。1989年开始开发喷吹烟煤技术,历时2年,对已有喷煤系统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在7座1000~2500m3高炉上进行喷吹挥发分达28%以上的100%烟煤,还试验了陕北神府煤田含挥发分38.3%的强爆炸性烟煤。从而结束了我国大型高炉不能喷吹烟煤的历史,突破了吹吹烟煤不能保证安全的禁区,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经冶金部组织…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9种高炉喷吹煤粉的官能团结构进行了解析。建立了喷吹煤官能团结构参数与烟煤和无烟煤混煤燃烧性能的关系,阐明了混合煤粉燃烧过程中烟煤燃烧行为对无烟煤燃烧的影响,为制定更为合理的高炉喷吹煤混煤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利用火焰回流长度描述了官能团结构对煤样爆炸行为的影响规律,阐述了不同挥发分含量和官能团结构烟煤爆炸的爆炸机理,为制定更为合理的煤粉爆炸性能测试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炉喷煤是降低高炉炼铁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某高炉现场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煤粉燃烧性试验,以现场煤种、粉气比的煤粉燃烧率为基准,考察了烟煤配比、富氧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无烟煤中,S2煤是最佳混合喷吹的无烟煤;增加烟煤配比和采用富氧措施,可使煤粉的燃烧率提高 。当S1和S2混合煤中烟煤S1配比为67%,富氧3%时,喷煤比可比基准提高37 kg/t(HM)。  相似文献   

6.
改善高炉喷吹煤粉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斯宏 《钢铁钒钛》2007,28(2):43-47
在实验室就高炉喷吹用无烟煤中加入烟煤、助燃剂、富氧、提高风温等手段来改善煤粉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喷吹无烟煤中加入烟煤、助燃剂、富氧、提高风温等均能提高煤粉的燃烧性能.大量富氧效果最为明显,比较而言,混合喷吹,辅以富氧及加入助燃剂能够显著提高煤粉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7.
节能降耗的高炉喷煤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昌武 《武钢技术》1996,34(11):60-65
分析了高炉喷煤技术的现状,阐述了影响喷煤率提高的一些因素,提出了增加喷煤率的措施,如精料,高风温,富氧,煤粉浓相输送,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吹,采用煤氧枪,高炉操作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鞍钢高炉喷吹燃料结构,进行了烟煤和无烟煤的配煤实验.通过研究各实验方案中混煤的基础性能和工艺性能,得出烟煤和无烟煤都不宜单独喷吹;无烟煤的配加能够有效提高混煤的发热值,烟煤中挥发分的析出会促进无烟煤中固定碳燃烧,提高烟煤添加比例可以有效降低混煤着火点,并提高混煤燃烧性能.兼顾发热值和燃烧性能,选择最优化搭配60%金帛湾烟煤+40%阳泉无烟煤和53%金帛湾烟煤+47%张台子无烟煤两种方案进行高炉喷吹,其中前者进行高炉喷吹时的效果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梁旺  李燕江  张建良  郭兴敏  王朋  王广伟 《钢铁》2021,56(12):22-27
 高炉喷吹用燃料的燃烧性能对于高炉冶炼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使用燃烧性能较好的高炉喷吹燃料更有利于提高煤比、降低焦比,从而降低高炉冶炼成本。为响应节能减排政策,对一些钢铁企业采取了煤粉的限制采购和使用等措施,使得兰炭成为高炉喷吹用燃料的有效替代品。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试验比较了烟煤、无烟煤和兰炭3种高炉喷吹燃料的差异,并研究了不同混合方案以及不同富氧率条件下兰炭燃烧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燃料的综合燃烧特性与其初始燃烧温度、最终燃烧温度和燃烧反应时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3种燃料中,烟煤的综合燃烧特性最好,无烟煤次之,兰炭的综合燃烧特性最弱。为了提高兰炭的燃烧特性,对兰炭和烟煤进行混合燃烧试验,发现随着混合燃料中烟煤含量的增加,混合燃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参数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在兰炭和烟煤的混合燃烧试验中发现存在协同效应。在研究富氧率对兰炭燃烧性能影响时发现,随着富氧率的增加,兰炭的燃烧性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增加的幅度较小。当富氧率由0增加至20%时,兰炭的综合燃烧特性参数从4.53×10-14增加至6.05×10-14 min-2·℃-3。综上所述,烟煤的添加以及富氧率的提高均对兰炭的燃烧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为了配合高炉富氧喷吹烟煤生产的需要,本刊在刊载“高炉氧煤喷吹技术讲座(二)”的同时,摘要登载“鞍钢高炉富氧喷吹烟煤优化试验研究”一文的第三部分“高炉冶炼规律及调剂”,以供研究和借鉴。鞍钢2号高炉(有效容积888m3),经一年多富氧喷吹烟煤优化冶炼试验,提高了原燃料质量,优化喷煤工艺、设备、喷煤品种和操作手段,取得显著效果。高炉连续半年以上富氧24.71%,100%喷吹烟煤161kg/t铁,煤焦置换比0.88。掌握了富氧喷吹烟煤的冶炼特征和操作规律,并转入大工业生产。其实践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高炉冶炼规律及…  相似文献   

11.
刘应书  杨天钧 《炼铁》1996,15(4):9-12
近年来,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炉富氧喷煤关键技术,如氧煤枪、炉前供氧与安全控制、煤粉流量计量与控制以及煤粉混合喷吹等技术。氧煤枪在包钢、鞍钢试用效果良好,单枪喷煤量和供氧量分别达到1200~2500kg/h和150~300m~3/h。首台高炉炉前供氧及安全控制装置将在天津铁厂投入使用。电容噪声传感器及相关仪可用于支、总管煤粉流量的测量。煤粉燃烧促进剂A、B可大大提高煤粉的燃烧率。  相似文献   

12.
杨洪俊  林仪媛 《冶金能源》1997,16(5):11-17,43
为满足高炉大型化和氧煤大喷吹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了鞍钢配型煤炼焦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1)在现有生产配煤条件下,配型煤焦炭M40提高2.0个百分点,M10改善1.2个百分点;(2)在现有生产配煤中多配12%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的情况下,配型煤焦炭的M40提高1.7个百分点,M10改善了1.0个百分点(3)提出的鞍钢配型煤工艺流程,可充分利用鞍钢现有设备及设施,比宝钢流程更为简化。  相似文献   

13.
富氧喷煤对高炉中上部区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骥  王文忠 《炼铁》1994,13(4):19-23
对鞍钢2号高炉富氧喷煤试验数据的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富氧喷煤时,高炉中、上部区域的温场无明显变化;实验室研究结果得出,富氧喷煤能促进间接还原,抑制直接还原,并能改善矿石的还原软熔行为。  相似文献   

14.
徐矩良  刘应书 《钢铁》1996,31(10):6-10
为了适应高炉大量喷吹煤粉,必须对高炉喷煤工艺及设备进行改造,方向是:煤场要增加储煤能力,实现自动配煤;制粉采用中速磨制粉和一次布袋收粉的全负压流程,喷吹采用串罐或并罐全流化上出料总管加分配器浓相输送工艺,喷吹烟煤和混合煤时,应采取安全防爆措施;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提高喷煤自动化水平,采用氧煤枪及炉前供氧与安全控制技术,经济有效安全地实现120kg/t以上的煤比,此外还要发展高风湿和廉价制氧技术等配套  相似文献   

15.
杨光景  陈昆生  李明  罗茂华 《炼铁》2001,20(3):17-20
为了提高球磨机的出口能力,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喷吹量,降低成本,昆钢6号高炉利用无烟煤喷吹系统进行了混合煤喷吹工业试验。3个月的工业试验表明,当烟煤配比达33%时,煤比可提高15-20kg/t。  相似文献   

16.
富氧大喷煤高炉操作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炉富氧大喷煤时,必须考虑煤气中的氢元素、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的分解热。作者对不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出富氧大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富氧大喷煤条件下高炉内煤气成分、煤气量、热量分布和化学反应等的变化,以便控制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17.
安阳高炉喷吹瘦煤的安全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钢炼铁厂在喷吹瘦煤之始,针对瘦煤的特性,在供煤设备的安全控制方面作了大量的改造工作。经过两年来的生产实践,没有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确保了喷煤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煤系统的安全控制改进促进了高炉喷煤量提高和保证煤粉的置换比,高炉生产达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安钢300 m3高炉烟煤无烟煤混喷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庆和  魏群  郭明江  聂世锋 《钢铁》2001,36(3):9-11
安钢5×300m  相似文献   

19.
优化配煤结构降低成本改善焦炭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煜  赵明  周师庸 《钢铁》2000,35(9):1-4
论述了近年来鞍钢以焦炭在高炉中劣化过程的研究为依据,在配煤中,多配用价格较低的瘦煤和低灰、低硫的1/3焦煤;降低价格较高的强粘结性焦煤和肥煤的配比,使酸煤原料成本大幅度降低,焦炭灰分下降,1999年鞍钢焦炭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