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取向硅钢中晶粒抑制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取向硅钢中晶粒抑制剂的特点及相关的晶粒抑制理论.综述了目前最常用晶粒抑制剂,如硫化锰和氮化铝的研究现状.选用固溶或析出温度较低的晶粒抑制剂可降低板坯加热温度并降低能耗成本,从而可实现低温板坯加热技术.  相似文献   

2.
无取向硅钢织构参数计算公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储双杰  瞿标 《材料保护》1998,31(1):19-21
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层的基本成分是磷酸盐涂料和磷酸铝涂料中添加胶态二氧化硅、氧化镁和硼酸,它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焊接性能,但冲制性和粘结性不佳。半无机涂层基本成分为磷酸盐、铬酸盐、乳胶树脂溶液、弥散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中弥散促进和表面活性剂对涂层的质量有重要作用。半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冲制性和粘结性,但其耐热性和焊接性不及无机涂层,有机涂层则已被逐渐淘  相似文献   

4.
取向硅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铁芯材料,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传统厚板坯工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双辊薄带连铸工艺.传统的厚板坯工艺是工业生产取向硅钢的主要方法,其按加热温度又可分为板坯高温加热、板坯中温加热以及板坯低温加热工艺,其中板坯低温加热工艺具有加热温度低、能耗少...  相似文献   

5.
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取向硅钢的传统生产工艺,介绍其生产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硅钢、异步轧制生产取向硅钢、双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磁场退火生产取向硅钢和无抑制剂生产取向硅钢5种取向硅钢生产新工艺。这些新工艺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取向硅钢的性能,有的已进入工业化实践阶段,有的已在实验室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6.
据悉,宝钢在自主开发成功国内最为齐全的8个牌号高效无取向硅钢和4个主导牌号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之后,正加紧研制取向硅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含碳量约3.0×10-5的50W700型号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织构与磁时效的关系。200℃、24h的时效实验表明,渗碳体的时效析出阻碍磁畴壁的移动,导致试样铁损升高。磁化时180°磁畴畴壁的驱动力与硅钢板织构有密切关系,〈100〉平行于外磁场方向的织构有利于减小磁时效导致的铁损增幅,降低钢板的磁时效效应。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产业》2006,(11):6-8
硅钢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约占磁性材料总量的90—95%,是发展电力和电讯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若按发电量计算,每增加100度电就须相应增加l公斤的硅钢,用以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提高硅钢磁性能会大幅度减轻有关设备重量和降低能耗。我国从1986年到现在发电量以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5%,硅钢的年需求量也大致以8.5%增长。我国的硅钢产量占钢铁产量的1.1-1.3%,大约为100万吨左右。我国生产的多数为热轧硅钢板,对于取向硅钢板多数需进口(约占需求量的80%),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也有待于提高。高性能取向和无取向高硅硅钢(硅含量6.5wt%),会提高了最大磁导率和大幅度降低铁损,研究高硅硅钢的目的是开发出新型高性能取向和无取向高硅硅钢及制备工艺,结合我国现有的硅钢生产线或加以改造,在钢厂形成高硅硅钢制备技术设备和生产出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取向和无取向高硅硅钢薄板。以取代进口产品和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电力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结果表明:冷轧后形成了较强的α,γ形变织构和较弱的λ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由γ,α,η和λ织构组成,其取向密度依赖于冷轧压下率。随冷轧压下率增大,λ再结晶织构逐渐增强,η织构先增强后减弱,γ织构先减弱后增强,α织构稍有弱化。冷轧过程中形变储能累积具有明显的初始取向依赖性,初始γ取向储能累积速率在低于50%压下率时与初始α取向接近,高于50%压下率时则明显大于后者,初始λ取向储能累积速率始终显著低于γ和α取向,转至同一形变取向的不同初始取向间的储能累积也会产生差异。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规律,决定了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组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钢中加Sn和Sb得到优良的磁性,铁损低和磁感高。与加B的比较,晶粒大,立方织构、高斯织构、(100)[uvw]纤维体积份数很高和γ-纤维体积份数很低,增加磁感的磁各向异性和降低铁损的磁各向异性。进行常化与未经常化的比较,最终晶粒大。(100)纤维份数:热轧板的最低,冷扎后变成最高。铁损的各向异性与织构因数之间成反比,磁感的各向异性与织构因数之问成正比。开发出了35W270-250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相似文献   

11.
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研究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的相成分、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绝缘涂层为双层复合结构,底层为Mg_2SiO_4相,厚度为0.8μm;顶层为AlPO_4相,厚度为1.4μm;两层结合处存在0.4~0.6μm的扩散层。与只涂单层Mg_2SiO_4相的试样相比,双层涂层试样具有更高的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因此耐腐蚀性良好。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溶液逐渐渗透至硅钢基底,发生腐蚀反应,其腐蚀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速钢复合轧辊在带钢热轧过程中的2维传热模型,以Flunet6.3为计算平台,利用移动坐标系技术和自定义函数功能,研究周期性热冲击下辊内温度波的传播特点和咬入温度及轧制速度对温度波的影响,探讨高速钢复合轧辊工作层的适宜厚度。结果表明:辊内的温度场表现为以轧辊转动一周为周期的高频波和以轧制一块带坯为周期的低频波。高频波具有强烈的薄层效应,而低频温度波随深度衰减缓慢,影响范围较深。同一深度处温度波动的幅度随咬入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轧制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且轧制参数对高频温度波的影响远大于对低频温度波的影响。工作层有足够厚度时,才能消除低频温度波对高速钢复合轧辊双金属复合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硅钢叠片激光焊接优化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设计方案方法研究了几种保护气体对硅钢叠片激光焊接的作用机理;探讨了焊接速度,离焦量等主要激光工艺参数对硅钢叠接的焊缝熔溶,熔宽以及抗扭强度的定量影响;并利用Box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各工艺参数与焊接结果之间的二次响应面模型,找出了获得满意焊接结果优化  相似文献   

14.
沉积扩散法制备高硅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硅钢(6.5%(质量分数)Si)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铁损等优异软磁性能的合金.但高硅钢的室温脆性和低的热加工性能严重影响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电泳沉积、熔盐电沉积、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及激光熔覆等6种沉积扩散法制备高硅钢的工艺和参数,从工艺路线、反应机理分析和性能的改善等几方面,概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优缺点,并简要论述了其发展前景,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EDS)研究取向硅钢经过不同脱碳和保温时间后氧化层的演变规律及氧化层对后续渗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碳时间的延长,氧化层逐渐变厚,期间伴随着片状SiO_2向球状SiO_2的转变,而且脱碳后增厚的氧化层更有利于渗氮的进行。氧化层的三层结构有利于渗氮的进行,其中层片状SiO_2对渗氮起主要贡献,而球状SiO_2层较厚时对渗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当氧化层全为球状SiO_2时,渗入氮含量明显减少。氧化层的结构对渗氮后在铁基体中形成的氮化物形态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springback of the sheet metals after large deformations during deep drawing is not a strongly linear process with a constant Young’s modulus, but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during the unloading phases shows considerably non‐linear and inelastic effects. Unloading of two types of steel sheets for cold forming, a cold‐rolled high‐strength microalloyed steel and a low‐carbon steel sheet, has been analysed using the method of 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ESPI). The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by uniaxial tension tests, an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esting parameters upon springback were analysed.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stress–strain curve during unloading is non‐linea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train path upon unloading is minor, and the secant moduli of unloading curv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prestrain. When the prestrain value becomes high enough, a saturated value for the secant modulus is approached. An empirical relation was found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the unloading modulu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train value.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片35W210的用途、日本标准,开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几方面问题、开发的效果进行了简述。提出了我国开发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