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铁高炉喷煤系统随着高炉扩容改造、富氧喷吹和风温水平的提高,喷煤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从2004年开始对现有的喷煤系统进行了双系列技术改造,使喷煤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煤比达到了155kg/t·Fe,并具备了200kg/t·Fe的喷吹能力和烟煤无烟煤混合喷吹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邯钢针对4号高炉喷煤工艺无法满足大修后喷吹能力的现状,借5号高炉大修扩容之机对其喷煤系统进行了改造;并采用双罐并列单管路、浓项输送、直接喷吹的工艺流程,满足了该高炉喷煤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邯钢针对4号高炉喷煤工艺无法满足大修后喷吹能力的现状,借5号高炉大修扩容之机对其喷煤系统进行了改造;并采用双罐并列单管路、浓项输送、直接喷吹的工艺流程,满足了该高炉喷煤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炉喷煤工艺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直接喷煤,一次布袋收粉,总管加分配器为主要特征的喷煤短流程,浓相喷吹技术,中速磨制粉,烟煤喷吹,喷吹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高风温低富氧大喷煤量等,已成为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榆钢炼铁高炉长期使用喷煤系统所磨制的混合煤粉,在制粉双系统正常生产状态下,煤粉产量能满足高炉喷吹,白灰窑烧窑的生产需要。磨煤机每年定修时,制粉系统采取"一用一检修"的生产模式,从而造成单台磨煤机产量,无法满足高炉喷吹煤粉需要。为了保证磨煤机在年休期间,高炉正常喷吹煤粉,喷煤自建了一套外购煤粉受粉系统,利用制粉系统负压运行的特点,由煤粉罐车将外购煤粉受粉至布袋收集器后,进行高炉喷吹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刘鹏  臧跃  杨玻 《四川冶金》2012,34(4):26-30
高炉喷煤的合理与否,既要考虑煤的喷吹条件,也要考虑高炉炉况的影响。2011年重钢新区1#、2#高炉一方面抓技术措施以改善喷煤条件,另一方面加强操作以确保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进而提高其利用系数,在满足煤比限制性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喷吹,1~9月份取得了较好的喷吹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柳钢高炉制粉系统、喷吹系统工艺技术及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喷煤系统通过对柳钢高炉优化配煤,稳定进口贫瘦煤比例在50%,提高喷煤质量;喷煤系统的改造和自动控制高炉喷煤量,提高喷煤稳定性;喷吹煤粉预热技术,提高其燃烧率;同时减少流化装置的板结现象,提高喷吹的均匀性,减少喷吹压力波动;淘汰氮气和压缩空气的混合喷吹,实行全氮气喷吹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在高炉喷煤中,必需保证连续安全可靠喷吹,才能有效降低炼铁成本。因此,在保证控制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连续自动喷吹,是喷煤自动控制设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喷煤改造前涟钢2200m^3高炉一直由喷煤车间老喷煤系统的5#、6#喷吹系统向高炉喷煤,控制系统基本上是在画面上进行手动操作,需要频繁地进行手动倒罐操作,喷吹效率低。不能根据设定喷吹率自动调节罐压及补气流量以基本稳定的喷吹率向高炉喷煤,喷吹率波动很大。另外,喷吹率最大只能到20t/h左右,以高炉正常时日产量5500t铁水计算,煤比约为80kg/t铁水,使得高炉焦比居高不下,极大的制约了炼铁生产成本的下降,大高炉生产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示,因此,于2003年底开始对2200m^3高炉喷煤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9.
湘钢两座750米~3常压高炉是在1982年6月开始喷煤的。今年以来喷煤已转入正常生产,并收到了显著效益。两年多来共喷吹煤粉4.98万吨左右,节约焦炭3.49万吨,节约资金101万元,而整个喷煤工程总投资为324万元,若以喷煤100公斤/吨铁、置换比0.7、年产生铁46万吨计,再有2年多的时间全部投资即可收回。若以最近几个月喷吹量80公斤/吨铁计,可降低生铁成本1.62元/吨铁。此外,喷煤后,高炉顺行,炉温稳定,炉缸活跃,炉渣脱硫能力增加,可以控制在较低的炉温下生产,允许降低生铁含硅量,炼出  相似文献   

10.
长治钢铁集团公司的高炉喷煤和 2万 m3氮压机工程及配套工程 ,近日竣工投产。该工程工艺上采用了制粉与喷吹一体化的直接喷煤方式 ,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 ;采用一次布袋收集煤粉、工艺流程短、设备少 ;喷吹系统采用并罐 ,近期规划按照 3座 3 5 0 m3高炉喷煤设计 ,远期为建成 12 60 m3高炉、可满足 2 0 0万 t生产能力、向 4座高炉喷煤。设备上选用了中冶南京设备公司的 E型中速球磨机。磨盘、磨球等关键设备由德国制造。原煤场采用轻型钢结构厂房 ,喷煤混和器和分配器采用太钢专利技术 ,可以达到较高的喷吹浓度。制粉、…  相似文献   

11.
谢建民 《冶金设备》2012,(2):56-58,8
从2005年11月,安钢1#2000m3高炉开始喷吹煤粉,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优化.但随着原燃料条件、高炉冶炼强度和操作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原有的喷煤工艺和技术已不能满足高炉生产的需要,对喷煤及其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势成必然.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炉喷煤系统喷煤过程中喷吹量不稳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通过在原喷煤系统上增设二次补气装置、调整原有喷吹控制方法、规范岗位操作手法等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炉喷煤不稳定的问题,确保了高炉喷煤系统的生产运行,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炉喷吹小时喷煤量算法模型和瞬时喷吹量算法模型存在数据失真、精准性差等问题,重新构建了高炉喷吹的小时喷煤量算法模型和瞬时喷吹量算法模型,小时喷煤量算法模型按照1 h时间段内喷煤量累积的方式计算,瞬时喷吹量算法模型以倒罐后5 min之内和倒罐后5 min之外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该算法模型应用后,提高了小时喷煤量和瞬时喷吹量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4.
张福明 《炼铁》1995,14(6):16-20
首钢高炉喷煤始于1964年,讨论进一步了发展首钢高炉喷煤技术应该采取后些措施,如提高精料水平,提高热风温度改用分配器系统的喷吹方式,实现富氧大喷煤,喷吹烟煤,彩煤粉浓相输送技术,提高喷煤自动化控制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学术委员会于1987年11月20~21日在苏州召开了高炉喷煤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首钢、鞍钢、马钢、苏州钢铁厂和有关的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从事喷煤工作的科研、技术人员19人。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外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由于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油价飞涨,国外高炉喷煤技术发展很快,主要特点是:喷吹煤粉的高炉座数迅速增加,如日本、西德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高炉实现了喷煤;大型高炉喷吹烟煤技术已得到普及,喷吹的煤种基本上是烟煤、褐  相似文献   

16.
国内数量最多的300 m3级高炉的喷煤系统大多采用并罐喷煤系统,但检测煤粉计量控制与调节技术发展较慢,限制了高炉喷煤的发展。因此,实现计算机控制最优化喷煤,是保证喷煤工艺达到最佳节能、降焦增铁的必须手段。马钢13#高炉原喷煤系统为并罐下出料混合器输送,称量方式为双罐并联双秤计量。经改造增加了流化罐、补气器及相应喷吹管路,喷吹罐与流化罐之间是硬连接。高炉煤粉喷吹系统计算机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自动控制喷吹率(包括累计喷吹总量和瞬时喷吹率);2)对并联罐组进行自动充压、卸压、装煤、倒罐等顺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高炉喷吹煤粉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提高高炉喷煤比的措施,通过提高焦炭质量、改善鼓风质量、采用氧煤喷吹、混合喷吹等技术和工艺措施可有效提高喷煤比。同时指出,研究回旋区条件下煤粉的燃烧过程,开发高效喷煤助燃剂,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粉在风口区域的燃烧率和喷煤置换比,是当前喷煤技术攻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攀钢在分析首钢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喷煤试验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普通喷煤、氧煤混喷技术,对无烟煤喷吹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实现了无烟煤、瘦煤混合喷吹,使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喷煤比达到了普通矿高炉冶炼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8号高炉喷煤喷吹系统的改造,解决了系统喷吹与输送煤粉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完善了喷煤喷吹工艺,实现了各高炉喷吹站大联网,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幸晓均 《重钢技术》2002,45(3):10-12
文章介绍了重钢三座高炉喷煤设施构成及采用浓相输送技术的喷吹系统工艺特点,该喷煤系统以N2作为输送介质,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负压,喷吹系统采用一组并列喷吹罐对应喷吹三座高炉的工艺形式,输粉速度1-3m/s,输粉浓度40-50Kg粉/Kg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