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电力》2012,(8):85-85
美国PPL电力公司宣布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Harrisburg)区的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启用,可为道芬(Dauphin)县与坎伯兰(Cumberland)县的60000名用户供电。  相似文献   

2.
配电系统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一直是用户和供电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在电网中,变压器是电能转换的最基本的元件,但常规变压器难以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和电能质量的改善作出贡献。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产品一电力电子变压器,它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并且体积小、重量轻、环保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现有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案,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器原方可以实现输入电流波形为正弦称功率因数接近于1,变压器副方可以获得良好的输出电压、电流。  相似文献   

3.
在对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配电网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智能配电网发展的最新技术,对城北分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进行探析,并提出了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4.
为高效推进江西智能电网重点项目建设,江西省电力公司从现在开始将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细化工程进度,全力推进十个重点项目,以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这批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5.
《电器工业》2012,(10):I0009-I0009
2012年9月5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供电会议,带来以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为重点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领先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安全性以及高能效。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智能供配电网络中的关键决策系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中国。它要求电力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节省双方费用支出的目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是一种新型的电能转换工具,它不仅具备传统变压器变压、隔离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兼具电能质量控制的功能。文中基于电力系统的高效环保等目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分析了一种三级式拓扑结构,针对三级式拓扑结构,研究控制策略的实现,揭示了电网与负载之间能量交换机理。基于上述研究搭建了一台100 k W 600 V/220 V三相四线制实验样机,经实验结果验证文中所述的三级式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力》2006,39(1):92-92
在2009年前,南非国营电力公司艾斯克默公司将投入1030亿兰特发展电力,以满足南非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其中619亿兰特将用于发电厂的建设,100亿兰特用于电力输送,234亿兰特用于配电系统,74亿兰特用于公司成本和新企业。艾斯克默公司将提供840亿兰特,其他独立电力生产商提供80亿兰特,发电项目政府基金提供98亿兰特。艾斯克默公司期望在未来208内,将供电能力每年增加1000—1200Mw,以满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相似文献   

8.
汤墨竹 《电力学报》2011,26(4):322-324
从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电网实际情况,在分析了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构筑基础技术支持条件后,对智能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功能单元的硬件逻辑结构及软件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智能电网及建设原动力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网发展面临新课题和新挑战.智能电网承载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提振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发展智能电网,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国际电力工业积极应对未来挑战的共同选择.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电网发展阶段、资源分布、原动力不同,发展智能电网的方向和重点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智能化配电系统的结构组成,并通过对不同厂家各种型号智能断路器的分析比较,得出了只要选择中低档智能断路器并配合合适的智能电力仪表,即可达到或超过同类品牌高档智能低压断路器所具有的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法国配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的组织开展及编制实施情况,探讨了法国配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比较了中法配电网规划的不同,同时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加强我国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有关启示和建议,为充分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理念、促进我国配电网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中高压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面向中高压电网的已有PET拓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提出了面向中高压智能配电网PET的一种新型拓扑。与传统的PET电路拓扑相比,新型拓扑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减少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显著减少高频变压器的数量,具有更好的体积及重量优势。同时,分析了该拓扑PET的工作机制及不同电能转换环节的控制策略设计方法。10 kV/380 V配电网用PET样机上的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通信》2011,(7):65-65
2011年6月16日下午,随着福州电业局智能电网运行集中监控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同家电网公司专家组的验收,标志着福建电力公司所属9个地区电网运行集中监控试点项目全部满足试点目标要求并通过验收,福建电力公司提前半年完成了国家电网“电网运行集中监控试点项目(福建工程)”试点项目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4.
袁仲伟 《国家电网》2011,(11):88-89
9月28日,由国网电科院国电南瑞总承包的南京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上线试运行,南京配网调度将实现从人工到智能、从手动到自动、从事后到事前的转变,为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国电南瑞已先后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前两批23个配电试点项目中的14个试点项目,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网的实施,为了避免在电力调度中心、电厂及用户之间传输的数据被篡改、伪造而产生电力系统事故,提出并设计了认证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PKI技术、OpenSSL技术、双证书机制、OCSP协议,基于角色的权限分配设计了一个智能电力调度数字证书系统(SPDCert)的方案,它提供身份认证、证书生成和网络信息加密传输等功能,支持证书的实时在线查询,并能保证自身系统运行的安全。该系统能够方便地应用到智能电网的调度系统中,增强电力调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智能配电网可靠性分析包括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2个方面。文中根据配电网保护、故障区段定位和网络自动重构等二次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电力二次系统的智能配电网综合可靠性量化评估新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网架结构建立未考虑电力二次系统影响的智能配电网一次系统可靠性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集中式保护的动作特征和容错性能,建立了保护系统整体可靠性模型和区域保护在开关元件处的等效可靠性模型。然后,在开关元件处建立考虑电力二次系统影响的综合可靠性模型,实现对智能配电网各区域与各节点的综合可靠性评估。最后,通过比较可靠性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通信》2011,(12):27-27
2011年10月19日,河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省调)与中国电科院科东公司(以下简称科东公司)联合举办河北省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双方承诺要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把该系统打造为示范工程、标杆工程、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智能网络系统中的主要电力电子(PE)应用技术,如:充/放电控制技术和供/用电控制技术.作为适用于智能网络的器件,包括配电用的PE器件,智能功率调节器(PCS)以及新能源组件.并分析了将这些器件应用于富士智能网络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安婷 《智能电网》2013,1(2):7-10
随着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即电力电子)设备的开发以及在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系统的应用,电力电子元件和其他高新技术材料成本的下降以及近年来对智能电网的开发,已研发出大量如电力电子智能变压器、故障电流限制器、带储能功能的静态同步补偿器、动态电压恢复器及有源电力滤波器等智能配网设备。部分设备如静态同步补偿器、动态电压恢复器和有源电力滤波器已应用于配网系统,部分设备如电力电子智能变压器和故障电流限制器正处于研发的后期和试运行阶段。智能配网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为配电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建设和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该文将主要探讨电力电子智能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最新的研发、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昕 《华北电力技术》2009,(10):13-14,48
阐述了电力走廊在系统电网规划中的地位及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特点合理规划与建设配电网电力走廊对于地区电网的合理、可靠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在不同区域规划、建设低压电力走廊的可行性及规划方式,为配网建设及可靠运行提出了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