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采用真空蒸发沉积法,以盐酸掺杂态和本征态聚苯胺粉末为原料,分别在Si(100)和载玻片上沉积了聚苯胺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原料颗粒尺寸对成膜质量的影响。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沉积的薄膜电导率在10-6S/cm量级,达到了防静电材料电导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丽芳  郑国 《包装工程》1994,15(4):165-168
报导了经苯胺溶胀后的聚乙烯醇(PVA)薄膜与酸性三氯化铁水溶液氧化聚合制备出聚苯胺/聚乙烯醇(PAn/PVA)复合导电膜。复合膜的表面电阻率可达101(Ω·cm),拉伸强度为20MPa,断裂伸长率为127%。并通过XPS及SEM对膜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系统论述了导电性易溶磺化共聚苯胺的合成、溶解性及成膜.总结了由磺化苯胺单体的共聚合引入磺酸基团的几种方法.着重分析了磺酸基团的几种效应,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指出磺化共聚苯胺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和导电性,是一类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导电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导电聚苯胺材料的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乳液聚合法是改善聚苯胺可加工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当今若干新兴的乳液聚合法在制备导电高分子方面的运用,对其中已实步用于制备聚苯胺的微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等几种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磺化石墨烯(PANI/PVA/S-GNS)导电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溶解性能测试,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可有效降低PANI的团聚,提高复合材料的溶解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少量S-GNS的加入就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在扫描速率为50 mV/s时,PANI/PVA/S-GNS的比电容为661.2 F/g,远大于比电容为354.3 F/g的PANI/PVA。  相似文献   

6.
导电聚苯胺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苯胺是导电高分子化合物中的一个极有应用前途的高分子材料。木文旨在介绍导电聚苯胺的各类特性及各个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掺杂酸和氧化剂的浓度对聚苯胺纳米线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相/有机相界面聚合法合成聚苯胺纳米线,通过调变掺杂酸和氧化剂的浓度,研究了聚苯胺纳米线的酸掺杂度和结晶度及其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酸浓度为1mol/L、苯胺/APS物质的量比在1:1~16:1之间时,界面法合成的聚苯胺纳米线导电性能良好,电导率在1.6~2.00S/cm之间.掺杂酸和氧化刺的浓度对聚苯胺纳米线的酸掺杂度和结晶度产生重要影响,其良好的导电性能是酸掺杂度和结晶度协同作用的结果.除酸掺杂度和结晶度外其它重要因素(如聚合度、纳米线直径等)也会影响聚苯胺纳米线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磺化聚砜是制备亲水性滤膜的优良材料。首先以发烟硫酸为溶剂、4,4’-二氯二苯砜(DCDPS)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磺化单体3,3’-二磺酸钠-4,4’-二氯二苯砜(SDCDPS),并确定了最佳磺化条件,n(SO3)/n(DCDPS)=3.5,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0h。以SDCDPS为单体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砜膜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热分析实验表明,该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层自组装的技术制备了聚苯胺/磺化酞菁铜(PANI/CuTsPc)超分子复合薄膜,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PANI和CuTsPe具有良好的层层自组装特性,沉积过程具有均匀性与重复性;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复合薄膜是由PANI和CuTsPc组成的,PANI和cuTsPc通过静电力的作用组装成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复合薄膜是非晶态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薄膜表面是比较均匀和致密的,但有一定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11.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加入时间、搅拌速度等工艺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用四极电子电位差计和HT60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微观形态作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位复合条件下,聚苯胺可以完全包覆在碳纳米管上,而且碳纳米管在聚苯胺基体中呈网状分布,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晕处理方法来活化棉纤维表面,然后用不同浓度(质量分数,后同)配比的NaOH/尿素和NaOH/硫脲,2种溶剂体系来溶解该纤维,通过对纤维素溶解度和纤维素溶液成膜性能的研究,发现电晕处理是一种很好的表面活性处理方法,其处理功率的大小,对纤维素的溶解度和成膜性能有较大影响.另外,NaOH/硫脲溶剂体系的溶解性能更优,其纤维素溶液成膜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以磺化杂萘联苯聚醚酮(SPPEK)为基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SPPEK/PWA复合质子交换膜。采用红外光谱、热分析与交流阻抗等方法对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Nafion117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磷钨酸(PWA)的掺杂使得复合膜的吸水率和溶胀度增大,同时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复合膜在20℃时的质子电导率为0.67×10-2S/cm,接近Nafion117膜的质子电导率(1.08×10-2S/cm)。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导率逐渐增大,最高可达1.18×10-2S/cm。此外,对复合膜不同方向上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表明膜平面方向上的电导率(8.10×10-2S/cm)高于厚度方向上电导率(7.50×10-3S/cm)约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李靖  方鲲  邱宏  毛卫民  吴其晔 《材料工程》2006,(Z1):117-119,123
溶液聚合合成的盐酸掺杂的聚苯胺(Doped-PANI)粉末压制成圆片样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用四探针法测量样品的室温电导率,并在80~280K温度区间内测量样品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关系.掺杂态聚苯胺(Doped-PANI)由粒径在100~500nm圆形颗粒组成,表现出良好的导电特性,其室温电导率为1.70S/cm,且电导率-温度变化关系可以用一维和三维变程跳跃(1D/3D-VRH)混合模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超细铜粉的应用领域广泛,但其表面活性较高、易氧化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为此,采用有机物包覆法对铜粉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经咪唑改性后的超细铜粉含氧量低,导电性好;随着咪唑浓度的增加,超细粉体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加,但其压实电阻逐渐增大,即粉体的导电性变差,当咪唑的加入量为1.0~1.5 g/L时,超细铜粉常温及高温抗氧化能力较好,且导电性能也较好.本工艺操作简单,可实现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6.
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 FC)用质子交换膜的候选材料之一,但是当温度和磺化度(D S)较高时,该膜在甲醇水溶液中溶胀非常严重,甚至溶解,其使用温度受到限制。将磺化度为50.11%的SPEEK和聚苯胺(PAN I)共混制膜,希望利用酸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SPEEK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PAN I的加入使SPEEK/PAN I共混膜的使用温度有较大提高,并且该膜还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好的阻醇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质子交换膜在中高温时的质子导电率,文中以高磺化度的磺化聚芳醚酮砜(SPAEKS)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VA不同含量的磺化聚芳醚酮砜/PVA复合膜。通过对复合膜的性能测试发现,PVA的引入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吸水率和保水能力。而且SPAEKS/PVA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高于SPAEKS膜,在80℃时,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都在0.07 S/cm以上,能够满足中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填充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炭黑和炭纤维为填料复合体系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发现当导电填料的含量达到渗流阈值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急剧升高;而在渗流阈值附近,其热导率未出现突变。这表明电导渗流现象不完全是由导电粒子通过物理接触生成导电链所致。其导电机制是相当数量的导电粒子相互发生隧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