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专业是建立以提升工程素质为根本、以培养物联网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知识要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建设也要力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要求,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北京科技大学已经进行两年的物联网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物联网与信息服务"课程的现状、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总结并提出了"物联网与信息服务"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推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背景,探讨了伺服驱动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要强调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减少专业的重复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手段、教材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改革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学科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和"以项目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其中,学位授权点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数量和学位授权点数量明显增加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本文以北京地区高校学位点建设和共建项目计划为研究基础,提出通过整合"学科-学位点-项目建设"机制,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培养的重要学科,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电路分析"、"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图像处理技术"等多门相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文章对"信号与系统"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课程建设的重点,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相关教改思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平台等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主线,通过分析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建设成效,提出了采矿工程专业"励志创新型"、"3+1定单工程卓越型"、"双专业双学位复合型"和"国际交流型"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创新性地构建了采矿工程专业"多目标、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力信息化》2006,4(7):100
中国石油大学是我国石油石化人才的培养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2003年,该校提出了"到2020年将学校建成国际一流石油学科特色大学"的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该校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并确定了"信息服务中心"、"研究生学习环境"、"教师移动办公"等三大重点建设领域.  相似文献   

7.
"工程流体力学"作为环境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科生整个培养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将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有效地协调一直是该学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深入剖析了这个问题,以期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建设和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通开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目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是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我们在"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技术"学科通开课的建设过程中,就整合教学资源和相关课程优势,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培育精品课程打下了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电气学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电气专业人才成才规律、电气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特别针对浙江省属高校电气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提出"巩固原有传统优势,明确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特色,积极调整和规划专业内涵,凝练并努力建设特色新兴方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对核安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介绍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创办历程,并从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优选和自编核特色教材、建设核安全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以期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核安全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以适应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三强"型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以目前电气工程较有代表性的专业方向之一微电网为切入点,开展实训基地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推进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在实践教学中促进"三强"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各院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很难深入发展。这种现象与人们对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性的理解相关。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性"绝不应该是高师采用单科培养中学教师那种学科水平意义上的"学术性",主要应该体现在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所应达到的学科水平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3.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应改变以"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依据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总结了本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依托优势学科、培养目标面向制造业、培养模式体现应用型工程学科特色的建设思路与发展方向;基于此制定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新工科"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步目前已广泛开展。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工程认证应适当地打破学科疆界,培养交叉领域的学生,并且使其具有创新工程能力。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借助欧盟Erasmus+LPEB项目的支持和平台,探索国际化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对于新工科建设的方法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着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在推行和完善学分制下,内蒙古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顺应自动化学科的发展方向,在自动化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引导学校自动化专业向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自动化工程教育特色,为自治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自动化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现阶段对大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来,国家进一步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形势与政策"作为一个内容常新的课题,也对各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将对当前高校的"形式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五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采矿工程的专业与学科优势,以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全过程一体化培养为核心,面对专业建设新的挑战,提出了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案,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毕业设计环节的整体优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验教学内容的充实、课程建设的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激励制度的建立及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等7个方面介绍了其进展情况。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社会上已形成品牌效应,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9.
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采矿工程的专业与学科优势,以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全过程一体化培养为核心,面对专业建设新的挑战,提出了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案,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毕业设计环节的整体优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验教学内容的充实、课程建设的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激励制度的建立及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等7个方面介绍了其进展情况。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社会上已形成品牌效应,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课程体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于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与培养模式紧密相关。以加强军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为目标,在分析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弹药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出了突出任职能力生成的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平台构建和提高实践能力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