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令荣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Z2):1664-1666,1682
土体的微结构对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压汞试验方法对上海粘土单轴固结过程中不同固结压力的微观孔隙分布进行试验,运用Casagrand's的方法进行渗透系数计算,并通过已有几种渗透系数模型(毛细模型、水头半径模型、概率模型)对上海粘土的渗透系数与压汞试验获得的孔隙分布数据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粘土的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2.
土体的微结构对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具有关键性影响,采用压汞试验方法对重塑土轴向固结过程中不同固结压力水平下的土样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重塑土中介于1000~10000 nm范围的中孔隙所占比例最大,而微孔隙和超微孔隙所占比例均很小;固结压力改变重塑土的孔隙尺度及其分布特征,以致改变了土体的压缩性。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饱和软粘土的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枝  陈晓平  黄国怡 《土工基础》2003,17(2):26-27,43
通过数十组原状饱和软粘土的室内一维固结试验,探讨珠江三角洲饱和软粘土的固结特性和反映蠕变压缩的固结特性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常固结饱和粘土的孔隙水压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土体的剪胀性是偏应力的二次幂效应。根据这个假设,提出了孔隙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对正常固结饱和粘土的三轴不排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孔隙水压力公式合理地反映了正常固结饱和粘土的剪胀性。本文对土体的破坏问题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超静孔压消散难和易出现橡皮土现象,提出强夯和排水固结二者结合的动力排水固结法,利用立体排水系统来加速夯后超静孔压的消散和软土固结,并结合某港口仓库软基加固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效应、加固效果及工艺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萧山饱和软粘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0引言土体的渗透系数是表征土体被水透过的能力,是土体基本力学性质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土体的非线性固结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根据太沙基固结理论对于单层地基土可以只测定固结系数对其进行分析,对于成层地基情况则不尽然[1,2]。土体的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室内渗透试验测定,也可以通过现场渗透试验测定,有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3]。由达西定律Q=kiAt,可以通过测定在一定水头差H下某一时间t内流过试样的渗流量Q,或者测定时间t=0时的水头h1与时间t=t’时的水头h2,计算得到土体的渗透系数。另外,可以根据一维固结理论,利用固结试验确定固结系数cv值后由其定义cv=kv(1+e0)/  相似文献   

7.
《土工基础》2016,(3):387-390
采用英国GDS变围压动三轴系统对温州饱和软粘土分别进行了应力路径斜率η=1/3时不同初始有效固结围压的静力试验和不同应力路径的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温州饱和软粘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有效固结围压和不同应力路径的温州饱和软粘土均呈应变硬化规律,且呈非线性;随着初始有效固结围压的增加,土体的强度在增加;应力路径斜率η=1/3时不同初始有效固结围压下,土体所呈现的变化曲线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土体的微结构对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运用压汞试验方法结合扫描电镜对四川省绵阳地区的软粘土进行研究,用压汞测孔技术直接测试评价了劈裂注浆加固软粘土前后的显微结构特征,得到了孔隙分布变化规律、总孔隙面积、孔隙率以及各种半径孔隙所占的比例等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饱和软粘土主要孔隙半径分布在0.05~1μm之间,劈裂注浆后的复合土体孔隙率降低、总孔隙面积降低、孔隙半径减少、孔隙总体积减少。  相似文献   

9.
以Gibson一维大变形固结理论为基础,对建立的拉格朗日坐标系表示的以超孔隙水压力为控制变量的大变形渗压固结微分方程进行论述。首先推导出有限应变渗压固结理论模型;进而通过渗透诱发固结试验确定理论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精细积分数值方法得到了超孔隙水压力沿土层相对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固结程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软基加固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孔隙水压力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扼要总结了以往有关的成果,分析了孔隙水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三种原状正常固结饱和粘土探讨了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表达式,并由有效应力路径的唯一性提出一组适于不同总应力路径的孔隙水压力方程及土体临界孔隙水压力计算式,反映了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本文的理论计算值与浙江炼油厂油罐地基实测孔隙水压力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软粘土抗剪强度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软粘土的抗剪强度参数试验出发 ,一方面通过三轴UU剪切试验 ,得出了试样饱和度对软粘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关系 ;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固结快剪试验 ,得出软粘土在不同先期固结压力Pc、不同固结度U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可为在软粘土上的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软土卸荷孔压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饱和软粘土的卸荷孔压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卸荷应力路径下,孔压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性,而且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这种特性表现的更突出。如果忽略初期的孔压增加,归一化的孔压与主应变表现了较好的直线关系。通过普通三轴试验和真三轴试验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相同的应力路径,平面应变情况下主应变随孔压变化的速度远小于轴对称试验的变化速度。  相似文献   

13.
土壤的孔隙一般具有分形特性。根据粘性土的SEM试验,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形理论(Sandbox法),研究了粘性土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性。根据设计的不同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方案和不同放大系数分析方案,分析发现土孔隙分维数不受图像灰度分割闽值和SEM实验放大系数的影响,分维数在2.0附近。  相似文献   

14.
软土路基动力排水固结法实践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动力排水固结法在深圳滨海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实践 ,较详细地对该法的设计、施工、现场监测等进行了说明 ,并对加固机理进行初步理论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循环加载条件下模型试验和现场原型监测试验,研究在交通荷载条件下孔隙水压力累积特性及发展规律,探讨路基软土在循环动荷载下产生累积特性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交通荷载下路基软土中孔隙水压力累积特性、发展规律以及影响累积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排水预压加固软基强度增长理论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所使用的强度增长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按照有效应力原理及有效应力惟一性理论,推导出了只含有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的强度增长计算公式。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计算公式计算的平均抗剪强度值与实测值较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微结构形态的演化规律,对湛江结构性黏土进行室内压缩试验,通过真空冷冻升华干燥法对天然土和压缩后土制样,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和压汞试验,基于灰度计算土的三维孔隙率,分析压缩过程中微观孔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二值化处理获得的二维孔隙率,三维孔隙率物理意义明确,求取方法简单,有较高准确性。湛江天然黏土孔径为1.0~0.1 μm的小孔隙组占优,其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的73%。压缩过程中,P>?k前,各孔径组分变化甚微。P>?k后,随压力的增大,小孔隙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各孔隙组对外力的敏感度与孔隙体积含量正相关。由于压汞过程存在“瓶颈”效应,其结果可能会夸大小孔隙的分布密度而低估大孔隙的分布密度。结构性黏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形态的演化可分为结构微调、结构破损、结构固化3个阶段。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土的变形机制,为结构性土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