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国内外市场对金属钠的要求,笔者探计出了一套金属钠中钙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符合金属钠行业要求,而且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电解金属钠的电流效率,对提高金属钠的产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简述中原盐田的资源状况,扼要介绍发展盐化工业的几种工艺路线,分析了离子膜烧碱、金属钠、液氯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状况,提出以金属钠、离子膜烧碱为龙头,走精细化工之路,发展河南油田盐化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电解金属钠的电流效率,对提高金属钠的产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田志国  张鑫 《河南石油》1997,11(1):31-33
简述中原盐田的资源状况,扼要介绍发展盐化工工业的几种工艺路线,分析了离子膜烧碱、内、液氯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状况,提出以金属钠、离子膜烧碱为龙头,走精细化工之路,发展河南油田盐化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几种值得开发的耗碱化工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 《江汉石油科技》2003,13(1):62-66,61
介绍了钠法漂粉精、氰化钠、金属钠、TCCA(三氯异氰尿酸)及DCCNa(二氯异氰尿酸钠)、硼砂及粒碱的生产方法、产品用途、消耗定额、市场前景等。对于解决我国目前氯碱行业存在的“碱过剩”问题及新上项目的决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井的热化学措施 处理原理:金属钠与水反应放热后生成碱,进入近井地带地层,熔解重油,使之便于流动。方法是将包覆有铅皮的纳棒,置于产油井段,使铝皮破裂,钠棒开始与水或水溶液反应,产生大量热。为将带铝皮的钠棒下入井底,可采用下部带密封丝堵的有孔管子作容器,将钠棒装入后,再与油管连接,下入产油井段,将0.5—1m^3 HCl溶液通过容器循环,破坏铝皮。待钠棒与水或水溶液的化学反应完成后,再将油井投产。  相似文献   

8.
合成 4 甲基戊烯 1所用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金属钠、钾 ,对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要求非常苛刻。分别考察了载体组成、金属钠钾比例及负载量、合成的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K2 CO3 载体中加入石墨 ,催化性能有明显提高 ,金属载持量以 5 %~ 10 %为宜 ,其中以钠钾合金效果较好 ,负载金属时的适宜温度为 35 0℃ ,适宜搅拌速度为 2 30r/min。  相似文献   

9.
以精制棕榈油、乙二醇甲醚为原料,金属钠为催化剂,制备出一种新型生物柴油——棕榈油乙二醇甲醚单酯。采用 FT-IR 和~1H NMR 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分析了原料棕榈油及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证实了酯交换反应对棕榈油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以甲酸乙酯和丙酸乙酯为原料,在金属钠存在下缩合得到胸腺嘧啶中间体α-甲酰基丙酸乙酯;α-甲酰基丙酸乙酯在酸催化下与尿素缩合,最后在甲醇钠作用下环合得到胸腺嘧啶。合成α-甲酰基丙酸乙酯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溶剂为异丙醚,金属钠、甲酸乙酯和丙酸乙酯的质量比是1:1.5:2.0;在该优化条件下,α-甲酰基丙酸乙酯的收率达到41.8%。合成胸腺嘧啶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胸腺嘧啶的收率逐渐增大,表明反应温度越高越好,最好在溶液回流温度(68℃)下进行反应;在反应温度为64℃、α-甲酰基丙酸乙酯、尿素和甲醇钠的摩尔比为1:4.7:1.4的条件下,胸腺嘧啶的收率达到78.8%。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工业一氯乙酸钠产品的组成,建立了工业一氯乙酸钠的质量监测方法,选择了合适的分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工业一氯乙酸钠产品中除含有一氯乙酸钠外,还含有氯化钠、乙醇酸钠和二氯乙酸钠等物质;一次进样可同时监控这4种组分,同时分别建立了这4种组分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氯化钠、乙醇酸钠、二氯乙酸钠的理论检出下限分别为2.0,3.6,9.2μg/L;以KOH溶液为淋洗液,在淋洗液流量1.00 mL/min、KOH溶液初始浓度13.6 mmol/L的梯度淋洗条件下,4种组分的回收率为99.4%~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8%~4.711%。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和省时等优点。工业一氯乙酸钠产品长期储存于潮湿及较高温度下会变质,建议购买的工业一氯乙酸钠应尽快使用或存储于密封荫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原油中钠含量超标会导致后续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毒,针对某炼油厂原油经电脱盐装置后钠含量异常超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研制了脱钠助剂。考察脱钠助剂对原油脱钠和破乳效果的影响,并将脱钠助剂应用于工业电脱盐装置。结果表明:钠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开采时加入的石油磺酸钠残留在原油中,脱钠助剂的加入可以打破石油磺酸钠在油相和水相中的平衡,使石油磺酸钠溶于水相,从而降低原油中的钠含量。在某炼油厂2号电脱盐装置上工业试验的结果表明,脱钠助剂A的加入使原油脱钠率从75.7%提高到84.2%。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甲醇钠和甲酸钠的方法。进行了甲醇钠与甲醇、乙醇、二甲苯等共存体系中甲醇钠的处理和分析以及甲酸钠与Cu催化剂体系中甲酸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于乙腈精制的高效氧化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正交实验,筛选出用于乙腈精制的过氧化钠系列(过氧化钠、过氧化钠-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钠-浓硫酸)高效氧化剂,解决了传统乙腈精制工艺中氧化剂的低效性及釜残渣难于去除等问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对精制后的乙腈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最优氧化剂浓硫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精制后的乙腈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氧化钠系列氧化剂精制所得的高纯乙腈较传统氧化剂精制所得的乙腈在相应波长范围内具有更低的紫外吸光度,且与市售色谱纯乙腈的红外谱图无明显差异,其中以过氧化钠-浓硫酸为氧化剂所得的精制乙腈在波长190~205nm内的紫外吸光度明显低于市售色谱纯乙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无磷助洗剂--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性能、开发、生产状况及市场前景并对4A沸石、偏硅酸钠、聚丙烯酸钠等助洗剂的性能进行了评述指出层状结晶三硅酸钠是传统助洗剂三聚磷酸钠的最佳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6.
李琦斌  韩明汉  金涌 《石油化工》2007,36(6):610-613
研究了以环戊二烯、金属钠和一氯甲烷为原料合成甲基环戊二烯的过程,包括制备环戊二烯钠和环戊二烯钠甲基化两步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环戊二烯与钠的摩尔比对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影响显著。环戊二烯与钠的反应温度初期应控制在0~5℃,以减少环戊二烯二聚反应的发生;后期应升至40℃,以加快反应速率。环戊二烯钠与一氯甲烷甲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5℃、环戊二烯与钠的摩尔比2.25、溶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与钠的摩尔比1.9。在此条件下,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高达84.8%,二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仅为1.6%。  相似文献   

17.
Na+对乙烯裂解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臣 《石化技术》2004,11(3):24-26
分析了Na^ 对乙烯裂解炉的影响,探讨了Na^ 在裂解反应中的反应机理,找出了造成Na^ 进入裂解炉的原因.对裂解炉管中残余Na^ 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苯为初始反应物,通过付-克反应、Knoevenagel反应、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改性甲基苯磺酸钠。考察了反应的可行性,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工业渣油为原料,参考可行性实验的反应条件,合成了改性石油磺酸钠。测定了产物的抗盐性,结果表明,改性石油磺酸钠的抗盐性优于普通石油磺酸钠。  相似文献   

19.
常靖  刘百军  石冈  鲍晓军 《石油化工》2002,31(11):901-904
采用电位示踪技术研究高碘酸钠对磷钼酸钠及其构成的复配脱硫体系(Na3PMo12O40-NaVO3-Na2CO3-NaCl)再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碘酸钠的加入提高了脱硫体系的吸收性能和再生性能。吸收及再生过程中,高碘酸钠起催化剂的作用,一方面氧化被还原的磷钼酸钠,一方面辅助吸收硫化氢。  相似文献   

20.
张敬畅  李红权 《石油化工》2002,31(9):696-699
通过外加钠组分的方法提高氧化铝起始物料中的钠含量,并由不同钠含量的起始物料制备α-氧化铝载体。通过测定载体的强度、吸水率、比表面积、孔结构及酸碱性能等,得出载体的最终钠含量仅与焙烧条件有关,与原料中钠含量无关,钠含量不影响α-氧化铝载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