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推动纺织生产和纺织产品智能化进程,介绍智能化异纤清除技术、自调匀整技术、纺纱工艺管理与纺纱质量预报系统,以及智能调温纺织品、形状记忆智能纺织品、智能变色纺织品、智能抗菌纺织品和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应用情况。指出:实现纺织生产高度智能化应以实现关键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为技术支撑,并对现有智能化装置和系统进行升级,有序推进纺织生产智能化全流程进程。同时指出,智能纺织品产品功能及实现途径单一、科研力量及研究目标相对分散,应加强多学科交汇融合和科技资源统筹,才能不断提升纺织生产的智能化及智能纺织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总结全流程智能化纺纱生产线的技术创新点。以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纺纱生产线为例,阐述了自动化设备配备、智能纺纱物流、质量追溯系统、智能纺纱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介绍了其在软件和硬件上的技术创新点。实践证明:运用智能化纺纱技术在提升并稳定纺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认为:智能化纺纱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纺纱设备、配套设施、纺纱车间三个层面,以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目前的技术方案为例,探讨纺纱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预测了未来纺织行业对智能化生产的软硬件需求。指出:随着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应用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的降低,以高度智能化的技术方案取代人工来保证生产流程是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作为纺织机械研发制造企业,能够给纺织企业提供适宜的个性化、智能化技术方案,是推动自身和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江苏大生、宁夏如意、山东华兴、魏桥集团、天虹纺织等国内知名纺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车间的建成,自动化纺纱逐渐走进了日常生产中。智能制造大势所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技术工人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纺织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郭广超  帅筱倩 《纺织报告》2020,(2):38-39,52
智能制造技术作为2025年中国制造战略计划的重大工程之一,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现代化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一定会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力。目前,一些实力较强的纺织服装类企业已经开始向智能化制造转型,大部分中小型纺织服装类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为此,从智能制造的概念开始,结合成功转型智能化制造纺织服装类企业的案例,分析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模式的构建问题以及实施智能化制造后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日益增长,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纺纱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10万锭100%国产化的全流程智能纺纱车间,在车间内配备了全流程国产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棉纺成套设备,运用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纬e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环境智控系统,形成了高质高效、自主可控、远程运维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了"纺纱装备全智能、物流智能无间断、回花智能全收付、信息联通无死角"的全流程智能纺纱示范应用,产品不良率降低61.54%、生产效率提高24.4%、运行成本降低32.67%、产品升级周期缩短40%、万锭用工减少72%、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7.5%,打破了国外顶级智能纺纱技术的垄断,解决了万锭用工多、成本高、单产耗能大、产品一致性差等行业痛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推进国家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实施,为纺织智能制造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理清智能纺织装备应用标准制定思路,介绍《智能纺织装备应用标准制定指南》纺机智能标准体系的定位与组成;阐述"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则的内涵,以及《纺织装备互联互通与互操作》系列标准概况;详细分析"十四五"期间纺织智能制造的相关重点任务,以及提升纺织机械和器材专件制造企业自身智能制造水平的必要性。指出:智能制造需标准先行,智能化标准的制定与规范已经刻不容缓,应尽早确定应用标准的制定规则与范围;国家标准体系的确立和标准的发布,为各行业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规范;纺机智能标准体系由智能纺织装备、智能纺织工厂和智能纺织服务组成;纺织机械智能化关键技术的成熟以及技术应用需求的出现,是制定智能纺织装备应用标准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在多种产业的广泛应用,纺织企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作为纺织企业主要用工位的物料运输,其智能搬运是改造升级必不可少的一步。文章首先针对纺纱车间各道工序半成品的运输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智能搬运小车的研究价值,然后从设备开发和管理方式列举了智能搬运小车在纺纱车间的应用情况,整理了智能搬运小车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最后结合需求和现状提出对未来智能搬运小车的发展思考,从而为智能搬运小车在纺织企业的应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随着江苏大生、宁夏如意、山东华兴、魏桥集团、天虹纺织等国内知名纺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车间的建成,自动化纺纱逐渐走进了纺织人的日常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分析棉纺数字化车间及其智能化特点。以恒天集团经纬纺织机械股份公司设计制造的棉纺数字化车间为例,介绍了纺纱机械设备、车间环境智能监控、智能物流、经纬E系统等四个系统性能,重点阐述了各系统智能化特点。对2.2万锭棉纺数字化车间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棉纺数字化车间在优质、高产、高效、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实现了纺纱生产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目标,代表着我国现代纺织装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华兴纺织集团董事长胡广敏首次公开对外披露的华兴"智能纺"构建核心,为那些需求智能化和正在智能化的企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新的思路。胡广敏认为,智能制造的构建核心其实是贯穿了较强执行力的"连起来、通起来、动起来"。其总体思路是,实现生产可视化、互联网、智能化操作,建设5万锭智能纺示范工厂,完全按"工业4.0"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整合设备厂商、软件集成商,科学分工,  相似文献   

12.
正"十四五"时期,纺纱自动化、智能化成为行业热词。一方面,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将带来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以及产业形态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人口红利减弱使纺纱企业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通过更新自动化、连续化设备来实施智能化改造,通过智能生产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现代化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山东省经信委对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进行了公示。据了解,本次公示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共计60项。其中,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项目、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高端纺纱智能化工厂项目、威海拓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随着江苏大生、宁夏如意、山东华兴、魏桥集团、天虹纺织等国内知名纺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车间的建成,自动化纺纱逐渐走进了纺织人的日常生产中。智能化装备不仅可以节省用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凭借可靠、稳定的产品质量为企业赢得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更为重要的是,高大上的自动化、智  相似文献   

15.
<正>2014中国国际纺机展暨ITMA亚洲展会上,江苏霍克"D-800环锭纺纱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引中外客商高度瞩目。江苏霍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系常州宏大科技集团下属子公司,拥有美国先进的环境检测技术和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测控技术,依托"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各种强大研发资源优势,成功研发出"D-S800环锭纺纱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为纺织企业成功解决了生产效率提升和节约人工成本两大难题。在2014中国国际纺机展暨  相似文献   

16.
探讨纺纱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效果。分析了纺纱智能化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粗细联技术、细络联技术和筒纱自动运输打包入库技术等三项关键技术的特点,并从用工、产品质量、能耗和生产管理等四个方面对纺纱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纺纱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满足从自动落纱粗纱机到智能仓储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纺为例,探讨纺织企业智能化系统的构建思路和要点。从不同设备和系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出智能纺的总体思路,并重点在总体网络架构和信息模型构建、工艺流程规划、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给出了设计的要点及构架。实际应用数据表明,环锭纺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减少了用工,纱线质量得到提升。认为:构建的环锭纺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近年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带来了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以及产业形态的巨大变化。为应对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影响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要素成本优势竞争,以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等挑战,我国纺纱企业迫切需要以纺纱智能化为主要抓手,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本专题聚焦于纺纱领域智能化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推进,传统制造业在面临众多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技术与新应用蓬勃发展并日趋成熟,正是快速推进智能纺纱和加速传统纺纱转型升级的良机。从目前棉纺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力度较大,设备联网、生产实时监控成效明显;纺纱和化纤长丝智能制造生产线在近两年可初步实现夜间无人看守,纺纱过程的智能化监控成效明显;纺纱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智能物流输送技术、自动落纱及理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悬挂、  相似文献   

20.
当前形势下,纺织产品开发应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一是加快纺织业智能制造的进程。“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包括智能化装备、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三方面内容。智能化装备主要包括产品自动转运系统,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实时在线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的关键装备,实现机器代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柔性制造。智能化运营包括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产是纺织业分步骤建设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管理是整合供应链、设计、生产、销售相关的全部环节,建立云工厂与实现电子商务,通过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协同生产、远程监测等信息技术,将用户需求充分体现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全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智能化纺织产品是信息化技术在纺织终端产品上的直接应用,传感、通信、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技术结合开发智能化的纺织品服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