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BZ34-3/5油气田属于边际油气田,由于所处海域环境温度较低而所产原油凝固点较高,混输管道初次启动难,且在冬季停输情况下管内原油容易出现在较短时间内凝固而堵塞海底管道的风险。应用流动保障技术对BZ34-3/5油气田海管预热、置换过程和停输后的温降等多种工况进行了动态模拟,确定了初始投产时采用完井液预热和停输再启动时采用海管子母管置换的流动保障方案,从而合理地解决了启动预热和海管停输再启动的问题,有效地规避了凝管风险,为油气田安全合理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了该油气田开发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降低。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3/5油气田开发中的成功应用,对其它类似边际油气田开发具有借鉴作用,也为深水油气田开发流动保障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平湖油气田H2油藏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油气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气田,H2油藏是平湖油气田的主力油藏,该油藏是底水油藏,储层和原油性质均很好,其原油地质储是占全油气田原油地质储量的38.97%,在对H2油藏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ODP设计作适当调整的建议及油藏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海油气田开发随油气藏性质、所在海域海况条件和开发建设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开发方案。东海平湖油气田作为东海海域第一个正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首先面临的是要适应东海海域强台风、强底流的海况;要适合平湖油气田作为复合油气藏的开发特征;要确保向上海浦东新区稳定可靠供气的生产可靠性;要满足作为边际油气田开发所需要的经济效益。为此,平湖油气田开发采用油气并举,以气为主的开发原则;为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建设期,采取预钻油气井,平台回接技术;适应东海海况,提高平台预制化程度,整体吊装,减少海上安装工作量;应用多相流技术,实施湿天然气长距离管道输送;采用多工况轻烃回收工艺,确保向上海供气稳定可靠。文章阐述了综合运用配套技术开发东海平湖油气田的技术特点,并由此论及我国近海油气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4.
雷磊  李乾  张海山  黄召 《海洋石油》2021,41(2):93-98
东海中低渗、特低渗油气藏资源占总资源量的90%以上,低渗、特低渗油气田的有效开发是东海目前主要攻关方向,应用水平分支井可有效提高常规低渗油气田单井产能,未来将规模应用水平分支井开发低渗油气田.因此,通过分析东海已实施水平分支井,深入总结研究水平分支井钻井技术既可以提高作业时效,又为东海油气田的大力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油气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气田 ,H2油藏是平湖油气田的主力油藏。该油藏是底水油藏 ,储层和原油性质均很好 ,其原油地质储量占全油气田原油地质储量的 38.97%。在对 H2油藏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 ODP设计作适当调整的建议及油藏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海公司“九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平湖油气田钻井作业和海上工程建设,力争台北坳陷石油勘探有所突破,并进一步探明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油气资源.平湖油气田是东海第一个投入开发建设的油气田.主要设施包括一个综合平台,一条385km海底输气管线和一条306km输油管线.投产后,年产天然气5亿m~3,稳产15年,向上海居民生活供气;年产原油50万t以上,时间为5年.平湖油气田开发建设始于1996年元月,1997年7月之前完成7口井的钻井作业.钻机模块改造、导管架建造、甲板建造、海底管线铺设、连接以及试运转等将全部于1998年8月以前完工.在平湖油气田开发建设期间,东海公司将全力以赴,认真做好作业建造期的项目管理,严格工期、费用、质量三大控制,实现开发方案的工作目标,确保1998年底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属低渗、低压气田,水平井开发技术已成为苏里格气田开发的主体技术,针对气田多套气藏发育的地质特点,通过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综合开发成本.介绍川庆钻探在苏里格桃七区块首次开展的分层合采和同层合采双分支水平井钻完井先导性现场试验成果,主水平井段和分支水平井段均实现分段压裂增产改造,单井产量是同区域常规水平井平均值的2~3倍,初步形成了适合苏里格气田开发需要的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为低渗透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BZ34—3/5边际油气田有效开发工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Z34-3/5属于边际油气田,采用常规的开发工程技术和结构平台无法实现有效开发。流体保障技术的首次应用和井口保护架技术、子母管置换技术、高低压混输海底电缆技术、安全简易自动控制技术、适宜登乘结构技术的研发与成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BZ34-3/5边际油气田开发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海上边际油气田开发提供了一种简易、快捷、有效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油气田开发效益产量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的因素,主要有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原油价格、原油产量。投资和成本为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的投入,价格和原油产量决定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的产出,而产量、成本等都与地质条件、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构成、科技创新、管理水平以及经营机制等有关。为此,根据油气田开发产量变化的阶段性,结合油气田开发成本构成和成本习性,应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原理,分别从油气田开发成本构成和成本习性角度确定了油气田开发效益产量分析模型,对油气田开发效益产量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平湖油气田是我国东海海域第一个发展并投入开发的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田,该油气田按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建设,经历了陆地工程建造阶段,预钻井实施阶段,海上安装,连接,调试阶段和投产准备阶段,直至油气田投和。  相似文献   

11.
东海西湖凹陷区块存在一批大型低孔渗油气田,这些油气田大多埋藏较深,地层岩性均质性差,砂泥岩互层胶结疏松且夹发育煤层,这些地质特征易导致钻井过程中泥岩水化膨胀、剥落掉块以及煤层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PEM钻井液体系是东海西湖凹陷区块广泛应用的成熟体系,使用效果和经济性良好.为满足东海井深日益增加的高温深井的作业需求,减少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省东海油气田勘探开发成本、降低新建油气田经济开发门槛、提高机械钻速、实现钻井降本增效的目的,针对东海地层中12-1/4 in井段裸眼段长、夹层多、可钻性差、井壁容易失稳,导致起下钻困难、划眼时间长、井壁坍塌及卡钻等诸多钻井难题,进一步优化表层井眼尺寸,对深部井身结构简化,并创新引进了等壁厚马达、水力振荡螺杆、一体化复合提速工具等钻井提速工具,形成了配套提速技术。现场应用显示,2018年全井平均机械钻速较“十二五”末提高55%,深层提高72.2%,提速降本效果显著。研究成果有效保障了油气井低成本、安全、高效勘探开发,对边际油气田的开发、老油田挖潜以及探井降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位移井可以利用现有海上平台,对边际油田和平台周边区块进行勘探和开发,较大程度地节省海上作业费用。针对东海油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勘探开发成本高的情况,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利用大位移井技术进行勘探和开发将是未来东海油气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大位移井完井作业过程中,由于井筒条件的限制,井筒清洁难度大、射孔作业风险高、生产管柱气密性要求高。通过近年来东海大位移井完井作业实践,在井筒清洁、射孔安全、生产管柱密封性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东海大位移井完井的技术,以供后期大位移井完井作业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开采工艺技术的进步、油价一直在高位运行,那些埋藏在东海海域过去被认为开发无经济效益的所谓"差气层、干层或致密层"进入了开发工作者的视野。通过对东海T气田A5井始新统平湖组低渗气藏进行压裂开发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单井产量大幅提高,证明压裂可以成为有效动用低渗天然气储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东海天然气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表明对东海低渗气层的认识应予以调整,重新确定气层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5.
南海西部油田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实现稳产上产的过程中面临老油气田增产挖潜、海上新领域(高温高压、深水)气藏开发难度大以及海上低品位储量动用困难等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以老油气田增产挖潜、新领域高效开发以及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为核心的南海西部油气田上产关键技术系列,推动了南海西部油气田稳产上产。进一步深入分析南海西部油田在老油气田提高采收率、超高温高压低渗气藏有效开发方面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应的技术发展方向,加强相关技术储备,从而为南海西部油气田高效开发及提高采收率奠定坚实技术基础,为其他区域油气田稳产上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乾  邱康  张瑞  何阳子  黄召  雷磊 《海洋石油》2020,40(2):73-79
近几年,为解决大斜度定向井和大位移井钻井中所面临的井眼清洁困难、摩阻扭矩大、井壁不稳定等诸多难题,东海油气田的开发井开始采用油基钻井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油基钻井液相比于水基钻井液,抑制性更强,润滑性更好,有利于保持井壁稳定,从而降低钻具遇阻、遇卡事件的发生频率。该文首先对油基钻井液在东海油气田已钻开发井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对油基钻井液在东海探井中的适用性与其废弃物除油处理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理论研究,将在开发井中应用的油基钻井液使用工艺、方法扩展至东海的探井中加以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工艺、方法切实可行,满足海上环保要求,保障了油基钻井液的成功使用,有利于实现东海探井安全高效钻进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南海西部近海盆地勘探难度增大,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未获大的突破.2020年,通过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创新认识,转向领域勘探,在珠江口盆地西部增压型断裂转换带、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湖底扇、琼东南深水梅山组海底扇等多个领域获得勘探突破.通过对南海西部近海盆地主要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阶段及其分布不均衡性的...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海洋石油局在我国东海陆架盆地经过 2 8年的勘查、钻探工作 ,在西湖凹陷发现了 8个油气田和4个油气构造 ,并成功地开发了其中的平湖气田 ,将海上天然气送到上海市。继气化了上海浦东地区后 ,又穿越黄埔江进入了浦西地区。文章介绍了我国东海地区海上油气勘探成果 ,以及平湖气田天然气在上海市主要用作燃料的利用情况。最后介绍了东海地区海上天然气开发展望 ,指出西湖凹陷在经过三期开发后至 2 0 10年 ,将使西湖凹陷的天然气年总产量达到 80× 10 8~ 10 0× 10 8m3 ,成为西气东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