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Planning》2019,(36):15-1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5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介入栓塞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术后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变化情况、Rankin评分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段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ankin评分0~2分例数多于对照组,3~5分、6分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过程中,通过介入栓塞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5):154-15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治疗颅内动脉瘤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2个颅内动脉瘤),记录患者在手术中、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在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时,平均手术时间(190.23±48.73)min,平均出血量(563.64±98.28)mL,平均住院时间为(15.73±6.46)d。术后复查结果显示动脉瘤夹闭成功率为97.67%。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8.00%,脑血管痉挛为12.00%,脑水肿为33.33%,脑梗死为8.00%,颅内感染为6.00%,严重肺部感染为9.33%;Ⅲ级患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均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Ⅰ~Ⅲ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并发症组治愈率、轻度残障率低,重度残障率、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高,未出现并发症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出现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动脉瘤大小、术中是否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以及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实施显微夹闭术的治疗方法成功率较高,但易产生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应有效控制术前Hunt-Hess分级、患者的年龄、动脉瘤大小及并发症情况,减少影响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360)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 100%栓塞11例,95%栓塞10例,90%栓塞2例,其中1例再出血死亡.术后随访未再出现死亡病例,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采取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愈后,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行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前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术后进行一般护理、舒适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等进行总结。结果 1例呈植物生存(术前已浅昏迷)、2例术后偏瘫,18例治愈出院,2例偏瘫患者出院后3个月回访中1例可以下床行走,另1例肌力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结论护理人员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6):76-78
目的:通过对因脑动脉瘤接受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控制性降压和临时阻断与脑动脉瘤破裂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65例脑动脉瘤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史、术前血压、术中是否进行控制性降压、是否采取临时阻断等指标与脑动脉瘤是否破裂之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术中控制性降压和临时阻断对脑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影响。结果:在165例脑动脉瘤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病例中,临时阻断和控制性降压对脑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发生率无影响;在73例夹闭术病例中,临时阻断可显著减少术中脑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χ2=7.924,P=0.007),控制性降压对脑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发生率无影响。结论:术中控制性降压不能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风险,而临时阻断可以显著降低夹闭手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3D-CT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DSA检查组85例,检出动脉瘤76例;CTA检查组95例,检出动脉瘤83例,两组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予以证实。两组患者检查诊断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3D-CTA术前时间短于DSA组,并且通过格拉斯结果分级(GOS)发现3D-CTA检查组患者预后好于DSA组(P<0.05)。结论 3D-CTA快速、便捷、无创,能有效缩短术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2):62-63
目的:探讨枕大池切开引流对高血压病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侧脑室外引流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本院及东莞市人民医院自收治的高血压病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10例,行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同时采用枕大池切开引流(治疗组),术后行侧脑室及枕大池尿激酶灌洗,记录侧脑室外引流置管时间;并选择原有行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寰枕减压术及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对照病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侧脑室外引流平均置管时间为(4.00±2.49)d,对照组为(7.30±2.0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0,P<0.05)。且治疗组未出现颅内感染。结论:枕大池切开引流可缩短高血压病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侧脑室外引流平均置管时间,降低颅内感染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1):136-138
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适应证、疗效和经验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3年3月本院胸心外科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相关的评估,术中在DSA引导下采用覆膜血管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术后随访CTA。结果:42例移植物均成功释放。1例因手术中发现右侧股动脉细小,未能植入22#覆膜支架血管,给予保守治疗;1例因为术中见左椎动脉优势型,中途停止手术,改为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支架置入术。全组患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术后发生内瘘3例(包括1例术后并发主动脉食管瘘而死亡);术后出现截瘫1例;1例再发主动脉夹层。其余随访患者术后未出现与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总体生存质量较好。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主要优点在于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内瘘是该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其预后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瘤破裂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8例破裂性主-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救治:紧急分别阻断胸降主动脉、膈下腹主动脉、或肾下腹主动脉以止血,自体出血回输装置进行自体输血,人工血管置换(其中1例单纯破口修补).结果 6例手术患者均存活,随访3~48个月,平均(24±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前死亡2例:1例为动脉瘤忽然发生破裂入腹腔,血压测不到,经抢救无效;另1例为伴有严重低血压的老年患者,低血压时间超过6换h以上,在准备手术时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手术仍是治疗主髂动脉瘤破裂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适时复苏,急诊外科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9):1269-1270
目的:分析术前同步放疗、化疗联合术后加用八珍汤辅助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术前放疗、化疗加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加用八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率、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疗、化疗联合八珍汤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3)
目的探讨常规开放与显微镜下小开窗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100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中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术45例(传统组),采用显微神经根减压术55例(微创组),比较手术状况,并且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12、24个月手术疗效。结果传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长于或多于微创组;两组术后1、12、24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并且均在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最高,术后24个月降低,术后12、24个月微创组JOA评分均高于传统组评分;传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低于微创组的98.18%(P<0.05)。结论显微神经根减压术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且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穿置管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将165例tSAH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58例,早期(伤后12~24 h)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术,并尽早行高压氧治疗;腰穿置管组54例,早期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术;高压氧治疗组53例,仅采用高压氧治疗,不行腰椎置管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留置引流管<2周;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 d 为1疗程,共完成2个疗程。对3组患者头痛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脑积水及继发癫痫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头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脑积水、继发癫痫)发生例数均显著少于腰穿置管组及高压氧治疗组,预后明显好于腰穿置管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均 P <0.05)。结论腰穿置管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 tSAH 能尽快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脑积水、癫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是 tSAH 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6):143-146
目的:探究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3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活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及家庭支持几个方面。结果:经手术治疗,18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33%。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61.16±4.69)分,术后为(93.33±3.97)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总评分以及各分项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总有效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121-126
目的:总结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应用中的疗效,探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56例肛周脓肿采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6例患者,一次性成功治愈253例,占98.8%,3例二次手术治愈,占1.2%,疗效满意;随访无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是有效、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预防脓肿复发、肛门畸形、肛瘘形成等并发症所致二次手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4)
目的: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的经验总结。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比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更安全更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方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胶质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目的:探讨减压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减压内固定治疗的72例胸腰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后路探查减压内固定治疗者54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者18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年后,所有患者的植骨融合较好,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伤椎高度恢复96%左右,后凸cobb角由术前25°恢复到术后5°;术前Frankel的分级为A级12例,B级28例,C级19例,D级11例,E级2例;术后Frankel的分级为A级3例,B级9例,C级22例,D级23例,E级15例,术后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为胸腰椎骨折的类型较多,病情多复杂,所以在给予治疗方案前要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4):140-141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在青白联合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在青白联合手术中植入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术后1、3 d,1周及1、6个月随访,记录患者视力、眼压(IOP)、前房深度(ACD)、局部用药数量、滤过泡及种类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各个时间段IOP均低于术前,术后ACD高于术前,术后视力优于术前,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功能性滤过泡18例,手术完全成功率72%,条件成功率28%。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用于青白联合手术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3)
目的:探讨提高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总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6例。均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依据CT片及CT下定位进行手术,术后依据复查CT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本组66例死亡12例,死亡率18.18%,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及开颅手术。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34):125-128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临床介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颈外动脉结扎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临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1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1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临床介入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有助于患者的颈动脉血液循环,减少其破裂出血的可能,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