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改性涤纶粘胶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介绍了改性涤纶纤维质量指标和织物规格;采取条混工艺,将6根改性涤纶纤维预并条与1根粘胶纤维生条混并;清棉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梳棉工序适当采用较大的隔距,优选针布型号;在改造的A1291型细纱机上纺制细纱,采用851双层涂料胶辊,保证成纱质量;浆纱工序优选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织造工序采用"小张力、小开口量"工艺原则,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92%。认为:各工序优选工艺参数,重点避免错号纱、错线纱,最终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2.
周红梅 《棉纺织技术》2014,(1):67-69,81
探讨竹节纱双层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双层织物选用经纬纱质量指标;整经工序控制好片纱张力,整经速度为650 m/min;优选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实际上浆率为13%,浆纱增强率为12.97%;织造工序合理调整经位置线,减少经纱断头,优选喷气织机工艺,上机张力为2 900 N;总结了生产中的相关操作和管理措施。最终平均织机效率达90%以上,效果较好。认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喷气织机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总结纯棉小提花织物的工艺设计要点。经纱采用C 14.5tex纱和C 18.2tex×2股线,纬纱采用C14.5tex纱,三织轴织造;介绍了织物上机图和穿筘规律;采用ZDA型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600m/min;优化浆料配方,浆纱增强率达21.7%,毛羽降低率达82%;采用剑杆织机,开口时间290°,织机速度300r/min。最终织机效率达到88%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92%以上,入库一等品率99%以上。认为:通过优化设计各工序工艺可以保证产品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4.
总结一款双向起花织物的设计和生产要点。以纯棉11.8tex黑色纱为地经和地纬,以棉14.5tex×2白色股线为花经和花纬,介绍了设计幅宽、经纬密、织物组织图等;总结了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综穿筘等工艺;在GA718型喷气织机上生产,详细介绍了织机工艺参数的优选,包括双织轴的选择、主辅喷嘴引纬工艺、上机张力、开口时间、后梁高度等。最终保证了织物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92%。认为:生产的织物起花效果较好,达到了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5.
0 前言1994年,我厂在进行万锭技改项目中,引进了比利时喷气织机和瑞士立达公司的E7/5A型精梳机,开发纯棉精梳高密织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不断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选,以不断提高棉纱品质。在6年生产运行中,生产的14.58tex喷气织机用纱及少量J5.8tex 出口纱,成纱质量指标均能达到uster97公报25%以上水平,其精梳织物的实物质量及风格在同类产品中居省内前茅。布机速度在620r/min时,效率稳定在85%以上,为无梭织机织物的出口创造了良好条件。1 E7/5A型精梳机主要工艺参数剖析E7/5A型精梳机在给棉、分梳、分离接合三大机构中,在以锡…  相似文献   

6.
总结一款棉锦纶弹力小提花织物的生产工艺。以C 14.5tex纱和锦纶8.3tex本白长丝为经纱,介绍了织物设计规格;GA015型络筒机速度608m/min;优选浆料配方,控制浆纱速度在55m/min~60m/min;重点对织机工艺进行了优化,包括双织轴、开口时间、进剑时间、退剑时间、剪切时间、后梁高度等。通过工艺优化和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最终织机效率达88%以上。认为:开发的织物适宜于作夏季时尚面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喷气涡流纺纱免浆织造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实际生产试验分析了不同线密度喷气涡流纺粘胶纱线免浆织造对织物织造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18.5tex涡流纺粘胶纱在喷气织机上免浆织造时,织物经密和门幅对织造效率的影响。试验得出:涡流纺粘胶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免浆织造时,其线密度应不低于18.5tex;织造效率会随着织物经密和门幅的增加而降低。18.5tex涡流纺粘胶纱在喷气织机上免浆织造时,织物经密和门幅应不高于20根/cm和不高于175cm。本文对喷气涡流纺纱的免浆织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总结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弹力色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芦荟改性粘胶纤维9.8tex漂白纱、芦荟改性粘胶纤维9.8tex藏蓝色纱和芦荟改性粘胶纤维/Pu 11.8tex(22.2dtex)漂白弹力纱的质量指标;给出了色纱排列和织物上机图;络筒和整经工序控制好纱线张力;优化浆料配方,调整浆纱工艺参数,保证浆纱性能;织造工序以"低速度,大张力,早开口"为工艺原则。最终织机效率达91%,入库一等品率达99%。认为:芦荟改性粘胶纤维织物可广泛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家居装饰及航空内饰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ZAX9100型喷气织机上生产涤纶纱与涤纶低弹网络丝交织物的技术要点。提高整经质量,整经速度控制在500 m/min;针对涤纶纱的特点,优化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参数;合理穿综穿筘;优选喷气织机工艺,包括后梁和停经架位置、综平时间、开口时间、上机张力和主辅喷嘴定时等,合理设定筒纱与导纱器间距离;选择合适的边撑,保证布边质量。最终成功生产了涤纶纱与涤纶长丝交织物,织机效率达93%以上。认为:针对经纬纱特性和设备工艺优选工艺参数,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0.
总结棉芦荟改性粘胶混纺双层色织物的生产要点。经、纬纱均采用棉/芦荟改性粘胶50/50 14.7tex混纺纱;采用TW2-W型络筒机;CGGA114型整经机速度设定为600 m/min,采用"小张力,中车速,保伸长,三均匀"的工艺原则;采用"低车速,保伸长,重被覆,兼顾浸透"的浆纱工艺原则,尽可能提高纱线强力并提高耐磨性,贴伏毛羽;采用JAT810型喷气织机,车速650r/min,上机张力1 700N,织机效率达87%。认为:经过工艺优化能够保证该织物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1.
总结一款异经异纬泡泡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织物的设计规格,分析了产品的生产难点。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整经速度700 m/min,且棉纱整经长度较粘胶纱的整经长度减少1%;优选浆料配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两种纱的浆纱质量;穿经工序要严格按照要求,并仔细检查,避免穿错;采用ZAX-e-190型喷气织机,配置双储纬器,粘胶纱使用上层储纬器1,棉纱使用下层储纬器2,最终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96%,坯布一等品率达到99.5%。认为: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严格工艺操作,是保证该产品顺利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总结粘胶棉特细号混纺织物的生产要点。以R/JC 65/35 4.89 tex纱为经纬纱开发了一款特细号平纹织物。整经工序采取"小张力,低速度,控制回潮率"的工艺原则,保证经轴卷绕均匀、平整,减少纱线意外拉伸。选择S222型单浆槽浆纱机,采用双浸双压,保证浆纱增强、耐磨、伏贴毛羽。分析了织造难点,介绍了解决密路疵点和针路疵点的技术措施。优化织机工艺后,织机效率达85%以上,下机一等品率95%,产品合格率99%。认为:原纱质量是关键,根据产品特点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介绍蚕蛹蛋白改性粘胶混纺提花格织物的生产工艺。对比分析了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性能。综合成本和物理机械性能指标,最终选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涤纶/棉50/25/25 14.7 tex混纺赛络纱为设计织物的经纬纱,通过在各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车间温湿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使得织机效率达90%以上。认为:所设计的提花格织物具有丝绸的光泽和质感,适宜制作高档衬衣、女装裙装等夏季贴身服装。  相似文献   

14.
Tencel维纶混纺高强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Tencel维纶混纺高强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针对织物高强、耐磨、透气的特殊使用要求,在优选原料和纺纱工艺以保证成纱质量的基础上,整经工序采用"小张力,中车速"的工艺;浆纱工序改进浆料配方,采用"两高一低"上浆工艺并严格控制浆纱张力;织造工序合理设置喷气织机工艺参数,使产品各项质量指标都达到了使用要求,织机效率达95%,坯布下机一等品率达85%。  相似文献   

15.
探讨棉圣麻涤纶交织物的生产要点。以J C 18.2 tex纱和166.7 dtex涤纶长丝为经纱,棉/圣麻50/50 27.8 tex混纺竹节纱和阳离子涤氨包芯纱T 166.7 dtex(44.4 dtex)为纬纱,设计生产具有舒适性与抗菌抑菌性的交织物。整经使用ZCZ-L-180型整经机,配合合理的工艺参数;两种经纱分别在S432型浆纱机的两个浆槽中采用不同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织造选用ZAX-190型喷气织机,采用"小开口、早开口、中后梁、大张力"的工艺原则,最终该品种织机效率达到92%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0%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99.8%。  相似文献   

16.
总结异经隐条织物生产要点.介绍了异经隐条织物规格.针对生产中的难点,调整筘齿排纱和伸缩筘横动量,保证292根T 14.8 tex纱经轴排列均匀和平整度;采用T 14.8 tex纱经轴单独过浆槽并染色的工艺路线;T 14.8 tex纱在退绕出经轴时,采用贴胶带并控制好伸缩筘抬起时机,保证纱的排列均匀;选用技术成熟的挡车工,防止花形穿错.优化织造工艺,最终实现了织机效率达91%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总结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双层织物的设计和生产要点。以棉/芦荟改性粘胶纤维50/50 14.7tex混纺纱为经纬纱;络筒张力12cN,络筒速度1 200m/min;整经时保证经纱排列均匀;优化浆纱工艺参数;织造时,适当加大上机张力,采用早开口等。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87.3%,下机一等率提高到了70%,入库一等品率高达96%以上。认为:生产的织物色彩搭配合理,可广泛应用于服装、航空内饰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一款超轻薄家纺面料的开发技术。以JC 4.9 tex集聚纱为经纬纱,开发了一款经纬密均为984根/10 cm、幅宽300 cm的超轻薄家纺面料。介绍了经纬纱质量指标及织物规格;优选原料,保证经纬纱质量指标;在整经、浆纱和织造工序中,优选工艺参数,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68.3%,下机一等品率89.5%。认为:开发的产品轻薄透气,是做家纺羽绒被面料的佳品。  相似文献   

19.
探讨细号粘胶绉布的生产要点。分析了粘胶绉布的生产难点;介绍了经纬纱质量指标;络筒工序采用美斯丹690型空气捻接器,控制捻接质量,降低纱线接头疵点数;通过优选浆料配方,减少了PVA的用量;针对粘胶纱的特点,优选了浆纱工艺;对纬纱进行热定形后,其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织造工序,对经位置线、上机张力、开口时间等进行了调整;最终生产顺利进行,织机效率达到92%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5%以上。认为:针对粘胶强捻纱进行工艺优化,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20.
总结彩棉渐变条三层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选用棕色棉/白棉70/30 14.6tex纱和本白棉14.6tex纱为经纱,织物组织为三层接结组织;采用TS008型络筒机,加工色纱速度设定为700m/min,加工本白棉纱速度设定为840m/min;整经速度700m/min。浆纱机速度控制在50m/min~55m/min,上浆时浸透与被覆兼顾;采用GA718型喷气织机,开口时间310°,后梁高度-1,上机张力1 800N。通过调整各工序工艺,最终织机效率达90%以上。认为:最终生产的织物产品附加值较高,适宜用作婴幼儿服装面料和宝宝包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