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其存在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缺陷。文章采用物理抗皱技术,将大豆蛋白纤维和超细特涤纶进行混纺以开发大豆蛋白纤维/超细涤纶高档特高细号抗皱纱线,详尽地探讨了其纺纱工艺,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抗菌中空涤纶纯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抗菌中空涤纶18.5 tex纱的纺纱工艺.根据纺普通涤纶纱的体会,重点针对开清棉工序棉卷粘连、梳棉工序缠绕、并条工序静电严重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顺利纺纱及成纱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涤纶纤维在市场的使用占比越来越高,但涤纶纱线的品质有待提高.为了开发高品质涤纶针织纱,同时减少生产成本,生产出更具有特色化、差异化的纱线,文章采用紧密纺纺纱工艺,纺制28 tex针织用纱,试纺并对比精梳涤纶纤维含量对纱线条干均匀度、毛羽H值和强力拉伸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精梳涤纶纤维比重在60% ~70%时的...  相似文献   

4.
空气捻接已经过了在不同纺纱机上用不同纤维纺制的各种纱线的验证。本文探讨了捻接纱线与正常纱线相比所保持的特性。一些结果表明,湿捻接比干捻接获得更优异的纱线特性。纱线特性保持能力按其下降次序排列为涤纶纱、涤纶含量高的混纺纱、粘胶纱、棉纱和毛纱。特别是在环锭纺纱机上纺制的粗号纱,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更优异的捻接纱特性。  相似文献   

5.
常亚萍  陈冬  袁志刚  郭秀玲 《纺织器材》2009,36(5):40-41,56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与丽赛纤维、涤纶纤维混纺时的纺纱工艺;通过在棉纺设备上采用合理的纺纱工艺,说明生产亚麻混纺产品是可行的;指出亚麻混纺产品吸湿、透气性能好且价格低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比测试与分析了仪纶~(TM)纤维、常规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的性能。分别选用环锭纺、赛络纺、赛络紧密纺纺纱工艺,纺制线密度相同的纯纺仪纶~(TM)、仪纶~(TM)/棉混纺、常规聚酯/棉混纺与棉纯纺纱线,测试和分析了纱线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仪纶~(TM)纤维的力学性能介于常规聚酯和棉纤维之间,初始模量小;不同纺纱工艺纺制的仪纶~(TM)纱线总体性能相似,赛络紧密纺纱线纱体结构更均匀;相同混纺比的仪纶~(TM)/棉纱线的回潮率较常规聚酯/棉纱线的回潮率高。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导湿性能,将其与赛络纺纯涤纶纱和集聚纺纯涤纶纱的导湿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相同的纺纱工艺参数分别纺制14.6、9.7、7.3 tex 3种规格的赛络纺、集聚纺和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并采用毛细芯吸法对3 种纱线的导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纺纱方法不同而纱线线密度相同时,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导湿性最好,纱线表面较光洁,毛羽也最少,条干均匀度最好;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横截面形态更加接近于圆形,纱中纤维紧密捻合,纱线结构紧密。由此可认为,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特殊的纱线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导湿性能,这为提高涤纶织物的导湿性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细旦涤纶与羊毛混纺的特点,探讨了混纺工艺,针对纱线毛羽与毛粒情况,从原料纺纱工艺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短纤涤纶纱强力,采用了不同细度的涤纶纤维混纺,改变纱线内外层纤维分布结构提高成纱强力的方法.对3种细度涤纶形成的6种混纺比方案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提高了成纱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试验表明:两种涤纶纤维细度差异较大时,纤维的内外转移分布趋势比较明显,有利于纱线获得较高的强力.两种涤纶纤维混纺时,细特涤纶比例在20%时可获得较高的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10.
对复合芳香涤纶纤维的性能与纺纱特点进行了测试分析,设计出了适合于芳香涤纶纤维性能特点的纺纱工艺,并开发出了复合芳香涤纶纯纺纱、混纺纱及织物.  相似文献   

11.
对多孔涤纶纤维、Coolmax、普通涤纶纤维仿毛纱线芯吸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改变纱线线密度和测试温度,探讨不同条件下染色液体在纱线上芯吸高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孔结构涤纶仿毛纱线芯吸性能最好;温度对纱线芯吸性能影响显著,但是在0~30 min内温度对Coolmax和普通涤纶纤维仿毛纱线影响不显著。在相同捻度下,Coolmax和普通涤纶纤维仿毛纱线密度越细的芯吸性能越好,但纱线线密度对多孔结构的涤纶纤维纱芯吸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性能及其纱线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竹炭涤纶纤维的保健功能和理化性能,分析了竹炭涤纶纤维纺纱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测试了相应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3.
探讨铜离子改性涤纶纤维的可纺性。测试和分析了铜离子改性涤纶纤维的摩擦性能、卷曲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进行了比较。试纺了铜离子改性涤纶纱。结果表明: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铜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动静摩擦因数差值小,卷曲性能更好,断裂强度小,断裂伸长大,电阻基本相当。认为:铜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完全能满足纺纱要求,其纯纺纱线可达到一等纱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聚酰胺酯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分析了聚酰胺酯纤维的特征指标和主要质量指标,通过对比分析聚酰胺酯纤维和涤纶面料的弯曲刚度、抗起球性,上色性能和芯吸高度,指出,聚酰胺酯纤维面料柔软舒适,抗起球性、吸湿快干性等综合性能优于棉和涤纶,常压染色的上色率高,色牢度好;聚酰胺酯纤维的纺纱工艺要相对温和,染整要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控制好染浴pH值和温度。认为:聚酰胺酯纤维面料在针织、机织领域服用性上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超细旦涤纶纤维和纺纱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超细旦涤纶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小,单纤维强力低,弹性模量低等特点,从纺纱工艺方面加以论述,介绍了生产超细旦涤纶纤维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巾被产品、服装面料等产品加工及丰富产品花色的需求出发,采用环锭纺纱工艺,通过细旦粘胶纤维与有色纤维等不同比例的混纺,纺制细特混纺色纺纱线,获得多种色泽效应。以有色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纱为例,通过工艺优化、器材选型、设备调整和生产管理等措施,解决有色纤维易粘卷、易缠绕损伤和产生棉结等问题,使纺制出的纱线手感柔软、风格新颖和外观独特。  相似文献   

17.
葛群 《棉纺织技术》2000,28(6):30-33
对复合芳得涤纶纤维的性能与纺少特点进行了测试分析,设计出适合于芳得涤沦纤维性能特点的纺纱工艺,并开发出复合芳香涤纶纯纺纱、混纺纱及织物。  相似文献   

18.
纯涤纶纱及高比例涤纶混纺纱毛羽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织机的织造效率 ,为了降低纯涤纶纱及高比例涤纶混纺纱毛羽 ,通过对纺纱过程进行分析和对毛羽的测试比较 ,发现纤维的细度、纤维的梳理与伸直度、梳理隔距、粗纱的定量与加压、细纱纺纱三角区纤维的状态、钢领及钢丝圈的型号、槽筒的防静电性能、络纱张力及络纱速度对纯涤纶纱及高比例涤纶混纺纱毛羽影响显著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竹炭涤纶纤维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竹炭涤纶纤维交织物中竹炭涤纶纤维的含量与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关系.通过测试不同竹炭涤纶纱与棉纱交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由计算机曲线模拟出紫外线透过率与竹炭涤纶纤维含量的关系图和回归曲线方程,指出竹炭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辐射性能,而防紫外线织物要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UVA透过率.织物中竹炭涤纶纤维最低含量应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产品应用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纺织科技进展》2014,(1):76-76
<正>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新一代聚酯纤维纺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超仿棉"混纺针织纱新产品试纺成功,"超仿棉"系列纱线产业化生产技术有望全面示范和推广。受棉花产量和价格制约,以及普通涤纶纤维产能过剩的双重影响,"这种看起来像棉花,穿起来可与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