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氢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由于传统的储氢材料和储氢技术达不到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实用要求,储氢问题已成为氢能应用中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用KOH活化法制备了沥青基活性碳纤维,利用低温(77K)N2吸附法测定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484m^2/g,微孔孔容为0.373m^3/g,采用日本SuzukiShokan公司的PCT测量系统,测试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储氢性能,在液氮温度和4MPa压力条件下,沥青基活性碳纤维储氢量为4.75%(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纺丝条件对沥青基碳纤维性能的影响G.Z.LiuandD.D.Edie引言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具有杨氏模量高,热导率大,密度小等优点。这种独特的性能使沥青基碳纤维得到竞相开发和应用。沥青基碳纤维的刚性及热导率与类石墨层沿纤维轴的择优取向有直接关系。因而,...  相似文献   

3.
以粘胶纤维为原料,通过碳化、活化处理工艺制备活性碳纤维,采用XRD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吸波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对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有较大影响。在其它工艺参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碳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和吸波性能均先提高后降低;随活化时间的延长,活性碳纤维内部结构趋向不规整化,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增强。在活化时间为18min、活化温度为900℃、碳化时间为60min、碳化温度为425℃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碳纤维的吸波性能最佳,含0.6%(质量分数)纤维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在6.3~13.4GHz频率范围内对电磁波有-10dB以下的吸收,在8.5GHz时取得的最大反射衰减为-27.3dB。  相似文献   

4.
Liu  GZ 陈玉琴 《新型炭材料》1992,(4):54-56,50
对三种中间相沥青,即热溶的,超临界萃取的和酸催化的三菱公司AR沥青,作为制备高性能炭纤维的前驱体作了评价,比较这些沥青的可纺性与所获炭纤维的力学性能,发现超临界萃取的和三菱公司AR沥青显示出良好的可纺性,由此制备的炭纤维具有非常高的扬氏模量和抗拉强度,以及很低的电阻值。  相似文献   

5.
磷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对各种有机蒸汽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350~500℃活化或用较大浓度磷酸活化所制备的VACF-P对有机蒸汽特别是极性的甲醇和乙醇吸附量明显增大,在128 ℃的热空气中处理20min后VACF-P基本上可完全解吸.低温活化的VACF-P对六价铬的吸附量达到了一些高性能离子交换纤维的水平.VACF-P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对金离子的还原吸附量达700~1100mg/g.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剖析国产HKT800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等对HKT800碳纤维进行了表征,并与东丽T800碳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KT800碳纤维的表面带有沟槽,少量碳纤维截面呈腰果形,不同于T800碳纤维,且表面粗糙度较大;HKT800碳纤维拉曼测试ID/IG比值为1.07,表面微晶尺寸较小;2种碳纤维层间距均为0.347 nm,孔隙率均为17.4%,比较一致,但HKT800碳纤维堆叠尺寸、取向度略高于T800碳纤维,而微孔偏离碳纤维轴取向程度、微孔长度、微孔横截面平均切割线长度均略低于T800碳纤维,HKT800碳纤维中微孔尺寸、数量的分布也不同于T800碳纤维.  相似文献   

7.
利用粘胶基碳纤维材料制备新型海洋电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和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粘胶基碳纤维比表面积约为550 m~2/g,其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沟槽,与海水接触角为148°;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其有较好的双电层电容性能,塔菲尔测试得出其交换电流密度为23.7 A/m~2;电极对的极差稳定漂移约为0.4 mV/24h(电极浸泡24 h后),对频率为0.01 Hz、振幅为10 mVpp的电场信号能做出良好响应,在1 Hz频点处的自噪声为槡6.75 nV/Hz@1 Hz。  相似文献   

8.
根据湿法造纸原理,用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原料,然后经憎水和碳化处理,制得高性能碳纤维纸.同时介绍了碳纤维纸表征原理及方法.制得碳纤维纸性能指标如下:电阻率14.58mΩ·cm;空隙率73%;疏水性能非常好.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粉末冶金法、热压扩散烧结法、熔渗法、PVD法、CVD法及电镀法等常用制备工艺的原理及特性,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领域,提出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在输变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的性能取决于其结构,尤其是微观结构。从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皮芯结构、微孔结构以及微晶结构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碳纤维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碳纤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碳纤维(CF)电化学氧化、等离子体处理、气液双效法、偶联剂涂层、表面电聚合、溶胶凝胶法、化学接枝法等表面改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几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并着重介绍了利用电子束辐射改性CF的最新进展,希望能为改性CF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评述了人工合成新材料氮化碳(C3N4)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方法对成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作出了氮化碳研究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综述,为制备高修复效率的聚合物提供指导,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从聚氨酯弹性体的修复机理出发,收集并分析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典型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指标;根据修复机理进行分类,对近年来本征型(Diels-Alder反应、Disulfide键、氢键等)和外援型(微胶囊化)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性能进行综述,并讨论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修复效率。结论虽然基于不同动态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开发高修复效率的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总结了提高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途径,为实现修复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平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用于深海大型结构系泊的合成纤维系缆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行为对结构系泊效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认为系缆在不同加载速率下拉伸时自身温度变化是系缆呈现不同性能的主要原因。论文首先对合成纤维材料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双线性化处理并建立了双线性参数与温度关系模型,其次,根据塑性变形功的热能转化和传热学理论推导出纤维材料在不同加载速率下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从而以温度为中间参数建立及预测合成纤维材料在不同加载速率下拉伸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分析模型。最后以尼龙66材料为例对上述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先在准静态条件下测量20℃、40℃、60℃三种温度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然后根据上述理论预测出在室温条件下以50mm/min加载速率拉伸时尼龙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以上研究为大尺度系缆力学性能预测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出了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EGCs).采用SEM和氮气吸附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留了膨胀石墨的网络状孔隙结构,活性炭主要涂覆在膨胀石墨蠕虫二级孔的孔壁上,涂覆厚度在87nm左右.研究了磷酸/蔗糖比(Xp)、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复合材料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Xp=0.9、活化温度为350℃和活化时间为120min时所得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最高,达到1948m2/g,其对苯酚的吸附量为173.1mg/g,较同工艺制备的活性炭颗粒提高了24.8%.  相似文献   

16.
张研  刘康恺  孟龙月 《材料导报》2017,31(15):126-132
近年来,碳量子点(CQDs)因具有尺寸可控、易于修饰、低毒性、优异的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吸引了生物医学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CQDs的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及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最新进展,总结和展望了CQDs在未来制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及磨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类金刚石薄膜已显示了重要的摩擦学应用价值,其中化学气相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DLC)具有膜层致密、厚度均匀、摩擦学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沉积方法.本文介绍了气源成分、基体材料、摩擦环境、摩擦对偶、载荷及速度对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概述了其摩擦磨损机理,同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镀钴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豪  沈翔  沈晓丹 《材料保护》2011,44(3):5-7,88
在碳纳米管表面镀覆磁性金属粒子,可获得电磁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再用化学镀法在其表面包覆钴金属制备碳纳米管-维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貌、成分及电磁性能,并研究了化学镀工艺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镀覆后碳管表面包覆了一层钴...  相似文献   

19.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宗才  肖锐  申臣良 《材料导报》2013,27(9):66-69,95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强度极高、耐久性极佳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其韧性,使其在建筑工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国际、国内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介绍UHPC的制备原理,对UHPC的组成材料、配合比及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和说明,阐述其基本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暴彩会  尹桑  李青 《材料导报》2013,27(16):39-42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SCFD)制备In-TiO2/MWCNTs催化剂,以甲基橙(MO)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活性,并采用XRD、TEM、SEM和UV-Vi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经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得的二氧化钛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尺寸约为13nm,晶粒为四方形,In的掺杂使TiO2带隙能减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当碳纳米管含量为3.0%,In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高,降解3h后甲基橙降解率达100%,TOC去除率为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