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ω-双发色团长链化合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光物理光化学行为研究博士研究生刘天军导师吴世康(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在对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链的束缚使其光化学行为不同于香豆素单体,其光二聚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四环烷-甾体-二苯甲醛基甲烷硼氟络合物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新体系。利用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对其光物理行为和光化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含荧光发色团的杯芳烃衍生物1,3-二β-萘甲基杯[4]芳烃1,研究了它在极性溶剂及非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与光化学行为,并通过萘发色团荧光及光二聚反应研究了杯[4]芳烃衍生物的构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含荧光光发色团的杯芳烃衍生物1,3-二β-萘甲基杯「4」芳烃1,研究了它在极性溶剂及非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与光化学行为,并通过萘发色团荧光及光二聚反应研究了杯「4」芳烃衍生物的构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工作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合成了一系列具强电子给体(Me_2N-)的烯酮类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为一些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荧光,激光染料的设计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高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参量引入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将会大大扩展研究的范围,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安全的产生高压的技术和在高压条件下进行的一些光物理和光化学研究工作,并指今后在高压光物理和光化学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2-吡唑啉类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分子内两种电荷转移机制的竞争闫正林,吴世康(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1,3,5-三芳基-2-吡唑啉,光诱导电荷转移,非水溶剂酸碱指示剂,荧光量子产率近年来,1,3,5-三芳基-2-吡唑啉...  相似文献   

8.
1,3,5-三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博士研究生闫正林导师吴世康(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子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工作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带不同取代基的1,3,5-三芳基-2-吡唑啉化...  相似文献   

9.
双(苯并恶唑)芪的光物理行为及其异构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双(苯并恶唑)芪的光物理行为和光顺反异构化反应,对这类化合物的发光光谱不依赖于溶剂极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异构化反应中,发现乙二醇引入时会加速该化合物反-顺异构化和抑制顺-反过程的回复,其原因可能是与生成了顺式异构体两个苯式苯恶唑间的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双(苯并唑)芪的光物理行为和光顺反异构化反应,对这类化合物的发光光谱不依赖于溶剂极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异构化反应中,发现乙二醇引入时会加速该化合物反-顺异构化和抑制顺-反过程的回复,其原因可能是与生成了顺式异构体两个苯基苯并唑间的氢键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取代二(苯乙烯基)吡嗪类化合物发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二(苯乙烯基)吡嗪类化物,对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及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带推电子基的二种含氮芪类化合物(Ⅰ),(Ⅱ)所以具有较强荧光发光行为以及对带硝基的该类化合物(Ⅲ)仅有很弱的萤光发光提出了看法,认为化合物(Ⅰ),(Ⅱ)存在着很弱的邻近效应和化合物(Ⅲ)因硝基的引入大大地促进了不同态间的邻近相互作用是导至本工作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三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工作对带有不同取代基的1,3,5-三芳基-2-吡唑啉类化合物的稳态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从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以及荧光量子效率的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分子内共轭的及非共轭的光诱导电荷转移的趋向取决于上述两过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1,3-取代方酸衍生物:1,3-双〔4-二甲胺苯基〕-2,4二羟基环丁二烯氢氧双内盐(DMCS),1,3-双〔4-双十六烷胺苯基〕-2,4二羟基环丁二烯氢氧双内盐9DHCS)。研究了DMCS和DHCS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估算了DMCS、DHCS的基态与激发态之间偶极矩差值。在CTAB胶束中,除DMCS单体分子外,DMCS形成了二聚体。在二氧六环-水体系中,研究了DHCS的簇集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合成了新型的2-吡唑啉类化合物:1,3-二苯基-4-(p-硝基苄叉)-3-吡唑啉,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室温及低温77K时的稳态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在标题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两种电荷转移机制,其一是从N1-N2-C3-苯基,基二是从N1-N2-C3-C4-P-硝基苄叉,光激发下,两种电荷转移机制相互竞争,且具有不同的发光构象。  相似文献   

15.
2-吡唑啉类化合物发光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合成了新型的2-吡唑啉类化合物:1-3-二苯基-4-(p-硝基苄叉)-2-吡唑啉,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室温及低温77K时的稳态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在标题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两种电荷转移机制,其一是从N1→N2→C3→苯基,其二是从N1→N2→C3→C4→P-硝基苄叉,光激发下,两种电荷转移机制相互竞争,且具有不同的发光构象。  相似文献   

16.
方酸染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功能材料,本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将它均匀地掺杂到无机的SiO2凝胶薄片中,制成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凝胶杂化物,并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该方酸染料在乙醇溶液中和掺杂在SiO2凝胶网络中的光物理性能。结果发现在固,液两种介质中,其光物理性能有很大差异。方酸染料在SiO2凝交网络中,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最大峰位置比在乙醇介质中有了明显蓝移,并且吸收域值随掺杂浓  相似文献   

17.
1,3,5—三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合成了一组带不同取代基的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对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如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寿命等)进行了测定指出:这类化合物在光的激发下除存在有分子内共轭条件下的电荷转移行为外,还存在着分子内非共轭条件下的电子转移,本工作还以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为猝灭剂对氧鎓盐的荧光猝灭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三重态光敏剂——3-芳甲酰基香豆素。测定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和磷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包括如磷光量子产率的测定以及比较了它们对反式茋敏化异构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这是一类很有效的三重态光敏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含有1 ̄3个萘基取代的脲类柔性开链化合物。通过对该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物理行为以及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多足化合物的发生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化合物本身存在的构象形式;同时观察到以叔胺为骨架的三足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PET),且这一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pH值;而叔胺基的氮原子质子化将会减弱这一PET过程。  相似文献   

20.
1,8—萘酰亚胺类水溶性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同丰  胡永强 《染料工业》1997,34(2):13-15,6
本文合成了9只水溶性荧光染料,并测定其光物理和染色性能。该类染料可用于染丝绸和羊毛,可得鲜艳的黄绿色光,日晒牢度为3-4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