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2P流量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娜 《电信快报》2009,(2):32-3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P2P在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2P应用也开始多元化。P2P流量在因特网总流量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P2P应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对P2P流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P2P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P2P对网络流量的影响,提出了P2P流量识别的几项关键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P2P软件的广泛使用虽然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拥堵,网络服务质量问题,带宽分配不均衡等。所以,实现对P2P软件的识别及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P2P网络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基于行为关联的有状态的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P2P数据流的行为状态特征来获取本地端口,然后对该本地端口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对P2P数据流的识别与控制。该方法有两种获取端口的方式:DNS获取端口方式、DPI获取端口方式。初步实验表明该方法对P2P应用的UDP连接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颜凯 《电信快报》2010,(1):38-42
随着P2P业务在校园中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的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监控P2P应用已经成为校园网络管理的重点之一。文章分析了P2P应用对校园网网络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在校园网中有效地识别和控制P2P流量,并对这些识别和控制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线速采集全部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和业务类型识别,是实现P2P检测控制系统的基础。主要介绍P2P检测控制系统中协议分析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链路层到传输层的基本报文解析和应用层的协议识别,为各种P2P业务检测系统和网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冬成 《中国新通信》2008,10(23):14-17
线速采集全部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和业务类型识别,是实现P2P检测控制系统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P2P检测控制系统中协议分析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链路层到传输层的基本报文解析和应用层的协议识别,为各种P2P业务检测系统和网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2P流量检测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P2P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网络的负载,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因此,对P2P流量进行分析及控制十分必要。在介绍P2P流量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目前几种主流P2P流量识别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阐明了流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将不同检测方法相结合以满足一定准确率和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现有网络流量的识别方法,然后提出通过比对法获取P2P流媒体软件流量的特征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宽带网络用户的增加和新型网络应用的大量出现.网络流量快速增长。从网络应用的特点上来看,除了传统的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数据应用之外,出现了网络电话、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对网络实时性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出现了P2P下载等对网络带宽抢占能力极强的应用.除此之外.网络里面还充斥了大量的病毒、攻击等垃圾流量。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当前网络中P2P流量的占比情况和给网络带来的压力,指出了实际应用中网络流量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深度分组检测技术和流量特征识别技术的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云计算平台Hadoop,采用MapReduce分布式并行计算架构,构建了将深度分组检测技术和流量特征识别技术相结合的P2P流量识别系统的设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P2P流量,并且在面对大流量时拥有比单机识别更快的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动识别技术的网关P2P流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流量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网络业务的开展.文中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网关P2P流量检测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识别技术来检测和控制P2P流量的方法,以便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现有的P2P(peer-to-peer)搜索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搜索性能的几个要素进行了归纳。最后结合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和P2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分布式广度优先的搜索算法,并对分布式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P2P文件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等网络中的文件污染,介绍了文件污染的背景和分类,分析了文件污染的传播途径及检测方法,描述了用户行为对污染的影响,结合节点信誉系统和对象信誉系统阐述了反污染机制,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阐述了CBGA(陶瓷焊球阵列封装)植球过程中焊球、锡膏的选择,基板上焊盘镀金层厚度的控制,植球网板与印刷网板的制作,回流工艺的设定,焊球与陶瓷基板黏附质量的无损检测和破坏性检测方法。介绍了CBGA产品植球过程中的在线质量检测与控制,对提高CBGA产品的植球质量、成品率、一致性以及剔除焊球互连中的缺陷,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宽带在中国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享受高速的互联网带来的丰富内容,共享网络软件开始普及,共享网络软件使用户们可以大量地使用带宽,长时间地进行网络数据的传输。在宽带产业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网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目前中国的宽带网络基础环境是否能够承载无限制增加的网速流量?运营商们在电信管理中是否应该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HAPPY:一种小型的对等存储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等存储是网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围绕由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存储系统实验室研制的对等存储系统(Hust dAta storage system lab Peer-to-Peer storage sYstem,HAPPY),对其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扩展性、容错性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year of 2006,peer-to-peer (P2P) streaming media servic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the user scale and income scale achieve synchronous growth.However,while people enjoying the benefits of th...  相似文献   

17.
P2P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2P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文件分发软件、语音服务软件、流媒体软件。目前P2P应用种类多、形式多样,没有统一的网络协议标准,其体系结构和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展。P2P应用已占运营商业务总量的60%~80%,P2P应用所产生的流量具有分布非均衡、上下行流量对称、流量隐蔽、数据集中等特性。在P2P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版权问题一直是P2P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技术层面支持合法文件的分发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全问题也是P2P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如何在P2P网络中实现数据存取安全、路由安全、用户身份认证和身份管理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如果能够实现P2P应用之间的统一资源定位,统一路由,使得P2P技术有一个统一开发标准,那么就能够融合P2P技术,提升P2P应用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8.
P2P软件在网络中应用广泛,如何快速有效地识别P2P数据流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P2P识别方法对当前P2P动态端口以及内容加密无能为力。文章根据P2P流包括IP包数目、UDP比例以及连接数指标等动态行为特征,结合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判决函数的判决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对数据流进行高效的判决和预测。通过该方法,对网络中用户使用P2P软件可以进行有效的快速识别,达到对P2P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2P Wor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ny popular peer-to-peer (P2P) systems such as eMule and BitTorrent,worms probably employ the features of these P2P networks to put them at risk.Some features,such as the local routing table and the application routing mechanism,are helpful to quickly distribute the P2P worms into the networks.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P2P worms.The defini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P2P worms are discussed firstly.Then,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2P worms, including experimental analysis,propagation modeling,and defensive approaches,are address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