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十周年 ,十年来我国饮料工业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2 0 0 2年饮料总产量首次突破 2 0 0 0万吨 ,达到 2 0 2 5万吨 ,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是我国饮料行业广大员工顽强奋斗、努力拼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了总结经验 ,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决定在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开展 2 0 0 3年中国饮料业突出贡献奖、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供应商、中国各类饮料最佳企业、中国最佳省市饮料工业协会评选表彰活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2 0 0 3中国国…  相似文献   

2.
1998、1999年我国饮料行业情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料工业》2000,3(1):34-36
1998年中国饮料工业的发展业绩非常喜人 ,饮料总产量在 1997年已提前 3年实现 2 0 0 0年 10 0 0万吨目标的基础上 ,又以 18 8%的增速跨上 12 0 0万吨的台阶 ;集团、品牌的竞争实力日趋凸显 ;品种日趋丰富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地域分布相对集中。1 产量持续快速增长1998年饮料产量是我国饮料史上增长最大的一年 ,约增 2 0 0万吨。与 1997年相比 ,1998年饮料产量增幅有所下降 ,为 18 8% ,比上年的2 0 9%减少了 2 1个百分点 ,与 1982年相比年均增长 2 2 9%。进入 1999年 ,饮料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1月以来同比增幅一直保持在 2 0 %以上 ,…  相似文献   

3.
我国饮料工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度的发展。饮料总产量由1980年的288万吨猛增到1997年的1,069万吨,17年间平均每年递增2370%,1998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同比增长188%,今年1~4月同比增长488%,是当前我国消费品中发展热点及新的增长点。中央领导对发展我国饮料工业一直给予很大关心和支持,1995年针对我国饮料工业利用外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明确指示:“食品也要抓大的。今后一定要继续开放,但绝不能都变成人家的,没有自己的,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要“达到既能健康地利用外资又能促进内资工…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名牌战略 ,集中力量支持和扶植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集团 ,增强中国饮料业综合竞争力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于 1 999年 6月根据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及经济效益等条件 ,首次评选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 ,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确定了这些企业在饮料行业的示范作用和排头兵地位。四年来 ,“十强”企业自身发展迅猛 ,“十强”企业 2 0 0 2年饮料总产量比 1 998年翻了一番。在“十强”企业的示范带动下 ,中国饮料工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2 0 0 2年与 1 998年相比 ,饮料总产量增长了 1 1 3% ,企业平均规模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于 1 993年 3月 ,至今已走过了 1 0年的路程 ,中国饮料年产量已突破2 0 0 0万吨大关。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我国饮料工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成立的。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成立 ,使我国饮料工业由单一的政府管理变为政府与行业的互补性管理、由轻工部门管理变为全行业管理 ,标志着我国饮料工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1 中国饮料工业二十年的发展中国饮料工业是中国食品工业中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行业、与一些国家相比 ,饮料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 ,数量较多。以…  相似文献   

6.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中国饮料工业在 1982年被国家列入计划管理产品 ,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后 ,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过去相比 ,从产量、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企业装备、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方式到人们的消费行为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质的飞跃在包含了辛勤劳动的同时 ,更包含了科学技术在饮料业的智慧结晶。在全国饮料总产量已稳稳站在 15 0 0万吨以上、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时 ,如何使饮料行业加注科学技术的动力以增加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如何将科研成果更广泛地转化为生产力 ,并为从事饮料业的科研工作者搭建平台、创建…  相似文献   

7.
亚洲区啤酒、饮料业旗舰盛事——— 2 0 0 4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简称中国国际啤酒、饮料技术展 )将于 2 0 0 4年 9月 6至 10日假座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第六届的展览会规模更壮大 ,展出面积预计达 35 ,0 0 0平方米 ,务求继续为亚洲啤酒、饮料业的茁壮成长作出贡献 ,并为参展企业及观众带来更美满的成果。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啤酒、饮料技术展由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及工商业展览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及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协办 ,矢志为啤酒、饮料业的从业人员、制造商、供应商及发展商等专业人士带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饮料工业快速发展,饮料产量保持年10%的年增长速度.但从中国饮料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来看,中国饮料正处于成本上升的阶段,加之软饮料企业全球化的竞争日益加剧,导致饮料微利时代来临.因此,饮料企业要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饮料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日 ,厦门惠尔康公司同武汉市牛奶公司合作 ,组成扬子江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由惠尔康公司占51 %股份 ,武汉市牛奶公司占 4 9%股份。武汉牛奶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 ,为克服国有企业发展弊端 ,促进企业更快发展和良性循环 ,由中国饮料行业的新兴力量—厦门惠尔康公司出资并购。  惠尔康公司两年前进入了全国饮料业 2 0强后 ,一直谋求进军乳品业。1 999年 ,惠尔康公司投资60 0 0万元在黑龙江省创建奶源基地 ,此举标志着惠尔康公司开始从饮料食品领域向乳业大举挺进。据惠尔康公司总经理叶争鸣介绍 ,此次并购武汉市牛奶公司 ,是从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 收获的季节 ,我们迎来了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十周年的庆典。在这 1 0年来 ,中国饮料工业飞速发展 ,捷报频传。 1 0年中全国饮料的年产量翻了两番 ,由4 85万吨发展到 2 0 2 5万吨 ,可谓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从过去的缓慢发展到每年递增 1 7% ;饮料的品种繁多 ,令人眼花缭乱 ,从最初的碳酸饮料 ,到现在的果蔬汁饮料、功能性饮料、乳饮料、茶饮料、各种水等十大类 ;饮料的包装则是色彩斑斓 ,从单一的玻璃瓶 ,到现在的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无菌袋及纸包装等 ;新的技术更多地应用于饮料工业 ,无菌灌装、浓缩、包埋、萃取、膜技术、酶技…  相似文献   

11.
"狼"吃"羊"     
2001年不知刮了阵什么风,把"电子书包"给吹来了.不光国内媒体不惜篇幅,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国外也不时传来电子书包付诸实践的消息.新加坡、法国等在电子书包上先行在前的国家自不必说,就连在互联网发展上并无太多建树的东南亚小国马来西亚也跑来凑热闹,意欲在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的200所学校试行电子书包.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所有的传统食品行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销量下滑、利润降低、生存艰难,这是大势,当然,期间也有逆势而行的,这是少数,归咎其原因,各家各言,有的说是互联网冲击导致的,有的说是世界经济环境不好,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反正是风雨欲来风满楼,但笔者却认为,互联网冲击本身就是个  相似文献   

13.
从"2"到"1"     
IS-2重型坦克是二战中最优秀的重型坦克之一,在战场上它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克星,被人们称为"胜利"坦克.作为苏联装甲力量的中坚,它所向披靡,威震敌胆,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广大模友的心中,"IS-2"的地位举足轻重,相信大部分同好都制作过这种坦克模型,而大部分模型厂商也都出过该坦克的大比例套件.但是对于制作小比例模型的我来说,一直翘首盼望有哪个厂家出一款小比例的"IS-2"套件,让我也能拥有一辆这种优秀的重型坦克模型.虽然以前"富士美"出过"IS-2"系列,其套件质量也相当好,但其比例却和"环球"品牌的一样,是非常怪异的1/76比例,无法和其他1/72的车辆搭配.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众所周知,贴与炸、炒、爆、煎等其他技法一样,都是我国烹调技艺中独立的热菜烹调方法.如果把贴视为煎法的一种辅助过程,是烹调工艺流程中美化菜肴形态的一种技术手法,本人认为不妥.比如:"锅贴鱼的加热技法是底面朝下,放入油锅里煎至呈淡黄色.锅贴鸡签的加热技法是,将底面煎至发硬,再逐块翻过来煎另一面.  相似文献   

17.
18.
19.
"紫龙晶"的宝石学名称为查罗石.目前,在珠宝市场上有一种与"紫龙晶"的结构较相似的宝石产品"绿龙晶",很多商家将其作为"紫龙晶"销售.为了验证"绿龙晶"与"紫龙晶"是否为同一宝石品种,对两种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颜色与硬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构、密度和折射率等基本相同;"紫龙晶"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查罗石,"绿龙晶"样品的则为绿泥石,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种宝石.  相似文献   

20.
瑞哲 《中国纤检》2011,(4):12-2
从新一届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榜单看,行业优势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表现非常优异。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虽然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但是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始终在不断提升。从最初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到产业链配套优势.再到产业集群化大发展,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一直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自1994年中国登上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制造国开始,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