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可控震源特征信号反映了激发参数与工区地表的适应和匹配关系。对可控震源特征信号的分析,可以作为监控工区地表条件的变化对扫描信号影响的手段,并且能指导开工试验时对激发参数的选择。本文针对可控震源特征信号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可控震源特征信号与激发参数的关系,并介绍了几个野外实例。  相似文献   

2.
地面力是可控震源在施工过程中箱体记录的震源特征信号之一,在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保真扫描、超高效混叠采集等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震源箱体在记录震源特征信号的过程中,会有少部分震源特征信号记录异常,特别是地面力异常,会影响后续的谐波衰减、数据分离等资料处理。本文针对VE464箱体和Vib Pro箱体记录的震源特征信号,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信息、状态码、不计算QC的时窗数量、出力、局部能量等进行震源特征信号异常记录的检测方法。通过对震源特征信号记录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发现震源特征信号的异常记录,在要求提交可控震源特征信号记录的采集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频可控震源是在常规可控震源基础上通过对振动器、液压系统部分进行全新设计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地震信号激发设备,它突破了传统可控震源在激发低频地震信号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低频振动信号的激发。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示了低频地震信号对地质效果的改善,使低频地震勘探技术得到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4.
可控震源译码器记录仪(SDR)是专门用于记录震源振动特征信号、TB时间及GPS坐标的电子设备。本文针对SDR首次在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SDR的功能,介绍了开工前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文中还介绍了SDR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是利用参考信号与母记录进行相关得到地震单炮记录,且两种信号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结果越好。可控震源激发的参考信号通过震板振动传递给地表,因震板与地表存在耦合关系,导致震板激发振动信号与地表接收振动信号并不完全相等,故利用参考信号与母记录做相关难以得到最佳相关结果。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距可控震源较近(约为15m)检波器记录到的地表振动信号与母记录进行相关的方法;经过实际资料验证,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相关单炮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疏松地表对震源信号的影响与施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务祥 《石油物探》2007,46(2):170-173
在疏松地表地区,可控震源及其与地表的耦合问题是引起振动信号畸变的主要因素。振动信号的畸变包括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这些畸变会降低相关信号的质量,而相位畸变对相关信号的影响尤为严重。在伊朗AMK三维工区,从表层条件、震源质量控制参数(重点讨论了平均相位和峰值相位)、不同相位延迟下相关信号的变化,以及相位与相关信号质量的关系几方面,对相位畸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相关信号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降低相位畸变程度和改善相关信号质量的措施。实际资料分析表明,在速度较低的疏松地表地区,振动信号容易发生畸变,使相关信号的旁瓣增大,而引起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可控震源与疏松地表之间的耦合问题。为此,提出了增加一次空振的扫描方式,即第一次振动的扫描信号不予记录,而是压实地表,改善可控震源与疏松地表之间的耦合关系,然后再按常规方式进行震源扫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使记录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分辨率和信噪比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可控震源低频信号激发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低频极限频率普遍在6Hz左右,低频可控震源是指能够用于激发信号的最低频率低于5Hz的可控震源。低频信号由于其所具有的波长属性,具备了对一些高速地质体良好的穿透性、其频带宽度对地质目标分辨率与信噪比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只有可控震源可以很好地满足未来地震勘探的激发需要,因此,低频可控震源成为制约低频地震勘探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人员初步解决了制约低频信号激发的一系列问题,使KZ-28LF成功地实现了井下3Hz信号的激发。  相似文献   

8.
在对可控震源进行信号采集测试时,会遇到测试或采集系统采样率的选择问题。这个参数有时不会被技术人员特别重视,但测试时采用不同的采样率,会导致产生不同的测试结果,有的结果甚至出现了异常。本文主要就采用不同采样率对可控震源振动性能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以及仪器滤波类型对不同采样率的特征反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可控震源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可分为常规采集、高效采集及高保真采集三大类。常规采集方法通常是指只采用一组可控震源作业,通过互相关处理获得共炮点道集;高效采集方法是指采用两组或多组可控震源间隔一定时间或同时施工,同样,通过互相关处理获得共炮点道集;高保真采集方法是指采用一台或多台可控震源在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不同炮点同时振动,采用地面力信号反褶积获得共炮点道集。结合实例分析,对比三类方法特点,可得到两点结论:①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方法使数据采集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施工周期明显缩短,进而降低了勘探成本;②可控震源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效采集与高保真采集方法相结合,从而实现低成本、高精度及高保真度地震勘探作业。  相似文献   

10.
在可控震源施工过程中,伪随机扫描信号作为可控震源线性扫描信号的补充,主要用于城区或油田地区等对振动比较敏感的区域,以降低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伤害。本文探讨了伪随机扫描信号在可控震源电控箱体上应用,对伪随机扫描信号与同等的线性扫描信号在激发能量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伪随机扫描信号的应用可能对可控震源机械液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常规可控震源因自身因素,工作频宽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可控震源高频出力的关键因素,得出可控震源高频出力特性曲线,基于扫描功率谱和扫描信号频变速率的关系,得到一种限定频谱高频拓展扫描信号设计方法,并对此方法设计高频拓展信号进行了井下对比接收。该限定频谱高频拓展方法不影响其他频段的能量,高频段震源畸变小,具有进一步拓展可控震源高频极限频率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2.
扫描信号的相关旁瓣是影响可控震源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常规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设计中,通过对扫描参数的优化选择,可以使相关旁瓣有所减少,但不能彻底消除相关旁瓣的影响。可控震源扫描信号整形设计方法根据Ricker子波无旁瓣的特性,通过整形算法设计扫描信号,使其能够满足相关子波等于Ricker子波、振幅谱等于Ricker子波频谱的要求,将整形扫描信号以文本方式提供给可控震源。以整形设计产生的扫描信号代替扫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非线性扫描信号,可以大大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新疆某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马红伟  赵永林  傅德莲 《物探装备》2011,21(2):82-83,95
可控震源正常激发的低频信号需要震源提供足够的活塞运动行程来保证,重锤行程是制约可控震源低频特性的重要因素.深刻理解重锤行程.对于拓展可控震源低频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可控震源重锤行程的计算,希望能够为可控震源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小军  王光德 《石油仪器》2011,25(4):21-22,8
PELTON电控箱体的VSS系统(VIBRATOR SIGNATURE SYSTEM)最早是为了满足HFVS地震数据采集而研发的一套震源原始输出信号的记录系统。该系统能够把原始加速度表等数据记录到PCMCIA卡,同时把VSS操作状态反馈到仪器上;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代替VSS记录器进行震源输出信号的存储;目前有些震源技术人员对PELTON电控系统控制面板上的VSS旋钮功能不太了解,由于误操作常常导致会出现一些故障。文章主要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NiosII嵌入式系统的Avalon总线规范,提出了一种可控震源扫描信号发生器IP核设计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IP核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方法采用自定制组件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了起止频率和扫描时长可调的线性升降频正弦扫描信号与频率可调的伪随机扫描信号发生器的IP核设计。通过对该IP核进行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正...  相似文献   

16.
可控震源的滑动扫描方式通过多组震源实现在时间上的重叠扫描,可大大缩短每次数据采集的平均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与常规扫描方式不同,由滑动扫描得到的多震源的合成地震记录存在着相互混叠。因此滑动扫描地震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选取合适的滑动时间,既能缩短每次数据采集的平均时间,又能尽量减少将合成地震记录分离成常规的单组震源记录中存在的混叠。以最常用的线性扫描信号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滑动扫描地震记录信号分离的原理,讨论了各组记录之间存在相互混叠的原因,并指出为了能有效地进行信号分离,选取两组震源之间最小滑动时间和减少混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留争  孙华东 《物探装备》2012,22(3):164-168
本文通过介绍DGPS的原理,阐述了利用DGPS技术在Sercel公司400系列地震仪器中对可控震源源驱动施工进行实时质量监控,并通过自动计算震源组合中心(COG)的方法实现自动查找对应的震源组合中心,从而启动地震仪器采集的源驱动施工方法。该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可控震源COG位置的精度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的ECLIPS5700系统遥传短节是建立在以PSOC和CPLD共同构建的混合逻辑平台上,此仪器可完成命令的解码、数据编码、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线性拟合和数据复述等功能。基于此平台的的通讯仪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DSS系统即地震数字化系统,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套集施工任务分配、质量监控、可控震源导航为一体的成套系统。DSS的技术优势在无线节点记录技术(GSR)项目尤为明显,可根据实际生产进度实时调整各组可控震源任务量,能够灵活地做好生产的协调与指挥;实时监控可控震源QC数据及搬点质量;直观而精确度高的导航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最关键点在于DSS与DGPS的联机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双频GPS广域差分在可控震源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中,如何快速地实施定位和获取高精度的坐标是物探领域GPS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果将GPS广域差分应用在可控震源上,可以较好地解决差分信号影响采集效率这一难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数据、室内数据、野外数据的分析和试验,提出了陆地物探作业用非商业广域差分SBAS系统的卫星信号代替地面GPS基准站的差分信号的方法,避开地面上的障碍物对GPS差分信号的影响,达到提高震源地震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