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坑窑院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区域性窑洞类型,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重要.窑炕作为地坑窑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更在结构构造和功能上与地坑窑院完美地结合.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我国地坑窑院窑炕的传统构造和特有的功能,不但促进了对地坑窑院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为我国传统窑居的信息收集和保护修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窑洞曾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的特点闻名世界.而豫西的下沉式窑院更是因其原始的生态理念以及独特的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得到中外学者的称道。近些年受国内弃窑建房之风的影响,现实中,豫西下沉式窑洞拥有着严峻的现实状况,极大的价值意义和开发潜力。本文在对地坑院的历史变迁、地域特色、建筑价值等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豫西地坑院在当代民居建筑中的现实意义、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豫西黄土塬区大量在役地坑窑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窑匠,在大量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对地坑窑院拦马墙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常见拦马墙的类型。而后,以调研资料为原始依据,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还原了十字花拦马墙的施工过程。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挖掘地坑窑院民居传统营造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也为传承和保护地坑窑民居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孟津乔庄古民居为载体,从生态、形态和情态3个方面,分析了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的适应性.并结合现代生活,从中探索出村镇住宅建设延续传统民居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窑洞是中国传统民居形式之一,分布地域较广,尤以陕西和河南两省居多.柏社村位于陕西省三原县,现存地坑窑215院,是我国现存地坑窑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对关中典型地坑窑聚居村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落整体概况、道路系统、环境氛围、重点地坑窑的规模类型、保护状况和综合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肌理关系进行重点研判,以期为中国传统生土建筑聚居村落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坑窑院作为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下村落景观和"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的地下窑院景观,是地坑窑院及其院落组群独特性的真实写照。20世纪前期,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地坑窑院因此闻名中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地坑窑院这种独特的乡土民居形式仅在河南省三门 相似文献
10.
以孟津乔庄古民居为载体,从形态适应性、生态适应性和情态适应性3个方面总结了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的空间特征,并结合现代生活、时代特征,探索出新时期村镇住宅建设延续传统民居优势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古镇的区位特点与历史背景出发,谈及碛口古镇民居的自然地理特征,归纳总结出碛口窑院民居的类型特征及其装饰装修艺术特色,以保存相对完好的碛口客栈为例,对碛口窑院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做了初步探讨,对今后其他古镇的保护性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地坑窑居蕴含着很多绿色节能的思想,但在现代的背景下却面临着重重困境,该文总结地坑窑居原始模型不足之处,探讨保护与更新的适宜性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建筑科学》2017,(10)
地坑窑院以纯生土为材料建造,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归于自然,是典型的能源自维持住宅。但水患是其致命的灾害,一旦遭遇连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就会造成院毁窑塌的灾难性事故。因此建立地坑窑院防水患机制,提高窑居自身防御水患的能力始终是地坑窑院民居面临的挑战。本文以豫西地坑窑院民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强降雨作用下地坑窑院防水患机制,分析其构成及运行模式,提出了基于运行计算模型的评价方法,对地坑窑院防水患机制运行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地坑窑院防水患机制的组织要素及构成方式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水患综合防御体系,它具有良好的防排水能力;经计算,当窑背土体进行压实处理使渗透系数小于0.06 mm/min时,防渗排水能力最优;渗井深度6~8 m的设置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17.
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升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征。豫西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充分反映豫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特征。保护这种民居形式,也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不间断的物质记忆。 相似文献
18.
在对长三角地区村镇住宅围护结构构造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与经济技术特点,进行建筑构造技术措施的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为今后的村镇住宅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沙沟铅锌银矿床位于豫西有色金属重点成矿区,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太华岩群高级变质岩系,属于薄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构造破碎带以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该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初期。北西西—南东东向主压应力场迁就、利用、改造已经形成的近南北向主压应力场产生的断裂构造体系,原来的断裂构造的产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叠加了新的力学性质。文章认为该矿区找矿潜力很大,通过构造分析提出了下一步找矿的重点部位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