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生物膜法厌氧-好氧处理腈纶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膜法厌氧-好氧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工艺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厌氧水力停留时间(HRT)控制在30 h时,COD与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23.22%、37.57%,BOD5/COD降低17.96%。当好氧的HRT控制在24 h、气水体积比为40:1时,COD去除率58.92%。当工艺总HRT控制在54 h时,COD去除率达60%以上,BOD5去除率达95%以上,特征污染物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丙烯腈(AN)的去除率接近100%,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针对此腈纶废水建议厌氧HRT控制在30 h,好氧HRT控制在24 h,气水体积比控制在40:1。  相似文献   

2.
郑莹  李杰 《广东化工》2016,(19):132-134
以腈纶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Fe~(3+)投加量、pH、无机碳源投加量对SBBR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的效果及影响。结果表明,Fe~(3+)对腈纶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具有促进作用,对氨氮去除效果不明显。在DO为2~4 mg/L,HRT为48 h,Fe~(3+)投加量为20 mg/L,进水pH为7,无机碳源NaHCO_3补充量为0.25 mg/L的最优工况下,投加Fe~(3+)的SBBR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去除率可达65%,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47%。  相似文献   

3.
甄晓华  王亚娥  李杰 《广东化工》2012,39(11):139-141
文章分别采用电解与三维电极法对腈纶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以及废水pH对COD去除率和反应能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 V,电解时间为120 min,pH为5.0的条件下电解反应对腈纶分水COD去除率达到14.7%左右,处理每吨水能耗为2.62 kW·h左右;在电压为20 V,电解时间为60 min,pH为5.0的条件下三维电极对腈纶废水COD去除率达到29%左右,处理每吨水能耗为1.33 kW·h左右。  相似文献   

4.
白帆  郑莹  李杰 《广东化工》2016,(21):111-112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考察了分别外加Fe2+和Fe3+的SBBR反应器对实际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外加Fe2+/Fe3+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较好,COD去除率在60%左右,氨氮去除率高达90%以上,氨氮出水可达国家一级B标准。在水质波动阶段,外加Fe2+比Fe3+对腈纶废水中COD的处理效果更好。Fe2+对亚硝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外加Fe2+的SBBR反应器对氨氮的降解速率较Fe3+更快。  相似文献   

5.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即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是一种以序批间歇运行操作为主要特征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依赖于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生物体,采用单个反应器完成处理的序列操作,即进水、反应、沉降和排水。实验的设计方案是将ASBR工艺与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组合应用于处理腈纶厂排放的不能够达标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ANAMMOX技术具有良好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效果,氨氮(NH4+-N)的进水浓度为283.2 mg/L,经ANAMMOX技术和ASBR工艺处理后的腈纶废水出水NH4+-N浓度为20 mg/L,去除率达95%;亚硝态氮(NO2--N)的进水浓度为300 mg/L左右,经ANAMMOX技术和ASBR工艺处理后的腈纶废水出水中NO2--N未检出(NO2--N浓度为0 mg/L),去除率达100%;化学需氧量(CODcr)的进水浓度为306.3 mg/L,经ANAMMOX技术和ASBR工艺处理后的腈纶废水出水CODcr值为44 mg/L,去除率达85%。从污水处理工程应用角度看,ANAMMOX过程比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方式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达到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与目的。  相似文献   

6.
腈纶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高氨氮废水。基于不同废水混合处理具有对其中有毒物质稀释和生化营养互补的特点,采用SBBR反应器,将腈纶废水与黏胶废水进行耦合处理实验(耦合比为1∶2),结果表明耦合处理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处理腈纶废水时的处理效果,耦合处理时出水COD为159.6 mg/L,氨氮15.5 mg/L。在得出耦合处理可行的前提下,通过不同耦合比例的对比实验及脱氮最佳条件实验,发现当腈纶废水与黏胶废水耦合比例为1∶2时,就单位体积去除量来看,腈纶废水脱氮效果最佳。其他条件不变,当反应器运行方式为好氧、厌氧各24 h,HRT48 h,投加碳酸氢钠0.4 g/L时,脱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程琳  李杰  徐敏 《广州化工》2014,(16):62-64,69
针对聚氨酯泡沫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通过平行对比实验,考察生物脱氮过程中DO、碱度、温度、C/N等因素对实际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pH=8,DO在2~4 mg/L,投加碳酸氢钠0.4 g/L,温度为32℃,HRT为48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65%以上,氨氮去除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度处理草甘膦含磷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采用了固定化微生物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以及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化学氧化再用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处理后的草甘膦含磷废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组合工艺各个阶段的停留时间、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复合工艺运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优化确定了厌氧-好氧结合的生物法最佳操作参数和物化法的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在厌氧停留时间为2h,好氧停留时间为6 h,PAFC投加量为20 mg/L的条件下,经过30 d的连续运行实验,新工艺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到95%,总磷去除率达到90%,氨氮去除率达到98%,且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考察了分别装填PVF-Ⅰ型填料(由聚氨酯泡沫填料与富含铁的金属微孔填料复合而成)和聚氨酯泡沫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实际腈纶废水效果,研究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及该生物填料对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BR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较好,COD的去除率达到60%以上,对特征污染物N,N-二甲基乙酰胺( DMAC)和丙烯腈(AN)的去除率接近100%,PVF-Ⅰ型填料的投加对COD去除并无明显提高,但可以大大改善氨氮去除效果、提高对TOC和TN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处理—厌氧—两级SBR组合工艺处理保险粉废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当厌氧系统COD污泥负荷(以VSS计)不超过0.5 kg/(kg·d),两级SBR曝气时间分别为11、8 h时,厌氧及两级SBR的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97%,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达到9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Fenton氧化与SBMBR组合工艺处理腈纶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明  姜丽君  秦博 《化工进展》2008,27(5):786-790
对腈纶废水进行Fenton氧化预处理后,运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腈纶废水进水COD平均为1259mg/L;NH4 -N质量浓度平均为57.67 mg/L,经过本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COD平均仅为76.88 mg/L,其去除率平均达93.89%;出水NH4 -N质量浓度平均为2.57 mg/L,其平均去除率95.54%;出水SS、氰化物、硫氰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再用高浓度腈纶聚合废水对本套工艺进行冲击试验,发现对难降解的腈纶聚合废水也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的COD与NH4 -N质量浓度平均为160.66 mg/L和3.16 mg/L,去除率平均达91.86%与92.03%。  相似文献   

12.
李长波  赵国峥  邱峰  武腾 《当代化工》2014,(5):680-683,686
将臭氧氧化法应用于干法腈纶废水中,通过实验考察了回流量、进气量以及针阀开度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针阀完全打开,进气量为2 L/min,回流量为500 L/h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28.5%,废水的可生化性也有所改善。对预处理和后处理两种方式对比研究表明,臭氧与H2O2联用后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效果明显好于预处理效果,也明显好于单独臭氧作用的处理效果,反应60 min后,CODCr可去除70.3%,CODCr降至80.59 mg/L。因此,臭氧氧化法尤其是臭氧与H2O2联用适合作为干法腈纶废水的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分子硅铁混凝剂深度处理腈纶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新型氧化混凝药剂——无机氧化性高分子硅铁混凝剂(PSF)对腈纶废水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并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进行对比试验;以出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确定出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CaO投加量为1.0 g/L、PSF和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分别为900、6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30%以上。采用PSF新型混凝剂可以有效去除腈纶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大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混凝剂,可以作为腈纶废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新型预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14.
腈纶废水的水解酸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水解反应器,以腈纶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影响腈纶废水水解酸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20 g[VSS]/L左右,CODCr容积负荷为5.69 kg/(m3.d),HRT为7 h,回流量为50%时,CODCr去除率可达23.8%,出水m(BOD5)/m(CODCr)为0.55。复合水解反应器能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适合用于难生物降解的腈纶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某大型化纤厂实际腈纶废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填装有纳米凹凸棒复合亲水性聚氨脂泡沫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序批式反应器(SBBR),考察了HRT、DO、碱度、外加碳源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1腈纶废水生化处理在HRT为48 h,DO质量浓度为2~4 mg/L时,CODCr、NH_3-N的处理效果较好,更长的72 h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2在HRT为48 h,DO质量浓度为2~4 mg/L时,最佳碳酸氢钠投加量为0.4 g/L,此时稳定阶段出水的CODCr平均质量浓度为318.5 mg/L,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10.2 mg/L;3黏胶废水作为外加碳源与腈纶废水以实际产生量4∶1进行耦合处理,结果表明,耦合处理对CODCr去除作用不大,而NH_3-N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加,实际容积去除负荷是理论容积去除负荷的1.58倍,出水NH_3-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16.
腈纶废水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试验探讨了二步法腈纶废水进行好氧活性污泥生化处理及各种强化措施的性能.研究表明单纯的活性污泥法难以实现腈纶废水达标排放,Fenton试剂与O3氧化及厌氧酸化作为好氧生化前处理手段对于提高腈纶废水可生化性作用较小,富营养物添加及生活污水共基质条件也不能增强生化处理时难降解COD部分的去除率.腈纶生化处理后废水有必要增加物理化学方法实现达标外排。  相似文献   

17.
气浮、微滤/超滤工艺处理腈纶工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洪  宦国平  曹磊 《广东化工》2009,36(10):141-142,146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涡凹气浮工艺、微滤超滤工艺对二步法湿法腈纶工艺废水的处理效果,气浮试验表明该废水CODcr去除率与加药气浮装置的气水比成正比,试验中最高可达30%,微滤超滤试验显示腈纶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中6000~67000道尔顿占13%,超过67000道尔顿占2%,超滤对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15%,但涡凹气浮工艺、微滤超滤难以提高腈纶废水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以抚顺腈纶厂生化池出水为研究对象,以CODCr和NH3-N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对电化学氧化耦合纳米催化微电解技术处理腈纶废水进行了静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耦合纳米催化微电解技术受电流强度、水力停留时间和电解质投加量三个因素的影响,对NH3-N有良好的处理效果,NH3-N去除率达90%以上;但对CODCr的处理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