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接触氧化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石子垃圾渗滤液强化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为依托,针对其处理效果的局限性,设计了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并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试验及其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旨在优化运行参数,提高渗滤液处理效能.得出以下结论: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系统处理效能好,出水水质较黑石子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对接触氧化反应器垃圾渗滤液有机物降解生化反应过程进行量化研究,得到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1/θc=0.9187YOA·q-0.0025;根据生物接触氧化内基质消耗过程的物料平衡,得到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为q=1.09S/(10230 S),以此指导反应器的优化控制、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应用评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型式,填料选择,供气方式与曝气设备等几个方面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了简要评析,并讨论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计与运行中首先考虑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物接触氧化用于河道治理的快速启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强化河道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河道污水的能力,实现治理条子河的目的,采用砾石和火山岩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并利用稀释后的生活污水模拟河道污水.对工艺的的挂膜启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启动过程中的生物相及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1~16℃时,2个反应器启动30d时,对COD和NH4+-N、T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70%、50%以上,且生物相趋于稳定时,标志着系统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4.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处理河道污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应用于山东省小沙河污染河道的治理,采用人工接种闷曝法挂膜启动,经过高、中污染物含量进水驯化培养的生物膜,应用于处理低污染物含量的河道污水。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低含量河道污水是可行的,而且COD、氨氮、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7.4%、50.8%、85.7%,远远高于对照试验,说明在处理河道污水时,生物膜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小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连续进水、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与传统的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运行方式在不同负荷下COD、NH3-N、TN和TP等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5.8 h,连续曝气4 h,停止曝气1.8 h的情况下,间歇曝气运行方式的混合样出水水质达到了传统运行方式的处理效果,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的要求.为节能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生物激活剂强化生物接触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激活剂强化生物接触氧化修复污染较严重的地表水。试验结果表明HRT为2h,气水比6:1(V/V)时去除效果最佳,COD、NH3-N去除率分别达37.6%和81.6%。投加3mg/L BO、3mg/LNC后,最佳气水比时强化效果不明显.低气水比时投加BO、NC后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42.7%和55.4%,比未投加提高了22.5%和35.2%,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3.4%、88.3%,分别提高了20.3%和40.2%.未曝气时投加BO、NC后COD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到了30.0%和33.6%。说明在利用生物接触氧化修复污染水体时,同时采用生物激活剂能取得良好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波 《工业水处理》2005,25(1):75-76
介绍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应用实践,制革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工艺组合合理,在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酸化水解-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有机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酸化水解——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有山梨醇、甘露醇、蔗糖、醋酸乙烯、甲基纤维素的有机污水。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能耗低等优点,是处理该类有机污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填料影响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了悬浮式和悬挂式填料各一种,通过实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组合式填料受投加率的影响低于立体网状填料,对立体网状填料而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填料投加率的增加,氧的传递系数逐渐增大,KLa(20℃)值比空白试验最大增加了90%;组合式填料挂膜速度快于立体网状填料;组合式填料反应器耐负荷冲击能力强于立体网状填料反应器,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器内的生物膜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
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CODCr、BOD5及SS的去除率达89.94%,92.8%和90.55%,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该工艺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出水达标且稳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分别在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运行方式下,研究了分段进水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水总体积的30%进入厌氧段即可满足磷酸盐的去除对碳源的要求;SBR以厌氧-缺氧-好氧方式运行时,缺氧段NO3--N的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可完全去除磷酸盐,并且随着二次分配的碳源增加,反硝化脱氮的效果明显提高,出水时硝酸盐氮含量大幅减少,获得了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钛电极电催化氧化去除源分离尿液中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表面涂覆有钌铱化合物的钛电极,以模拟尿液的电催化氧化脱氮为研究目的,考查了食盐投加量、电流密度、初始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板板面积为160cm2、电解溶液为1.0 L、电解时间为3 h、电流密度为50mA·cm-2、食盐投加量为8g·L-1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为87.81%左右,同时T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3.08%:电流密度只有在50mA·cm-2左右时才能有效去除尿液中的氮;初始pH为9左右时有利于TN的去除.利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源分离尿液中的氮在一定程度能够进行去除,但其机理,工艺参数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相似文献   

13.
生物接触氧化与传统净水工艺耗药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净水工艺和传统净水工艺处理姚江微污染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生化工艺比传统工艺节约矾耗50%以上和氯耗80%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种微生物共存下多基质去除的生物膜多基质模型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对大部分的动力学参数灵敏度较低,但对最大比增率、饱和常数KSTO、生物膜表面积、附着生物量、生物膜厚Lf灵敏度较高,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能够较好地模拟反应器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套有效容积为150mL的上向流生物滤池反应器,接种实验室所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在反应器停止运行约1年后,以自配的含NH4+-N和N02-N废水为进水,恢复启动CANON工艺.反应器启动成功后,以二沉池出水为对象,进行脱氮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基质溶解氧的方法,经厌氧氨氧化过程转化,成功启动了CANON工艺,共耗时38d,NH4+-N的容积负荷为168g·m-3·d-1,NH4+-N的去除率在90%左右,TN的去除率在70%左右.在二沉池出水NH4+-N质量浓度为25-35mg·L-1,COD为40-60mg·L-1,UV254为0.6-0.9cm-1,HRT为3h,DO质量浓度在0.4 mg·L-1左右的条件下,稳定运行25d,NH4+-N的去除率在95%左右,TN的去除率在65%左右,COD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与4%.  相似文献   

16.
碳氮比对生物倍增工艺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进水m(C)/m(N)对生物倍增工艺在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m(C)/m(N)在2.7~7.2之间时,系统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受m(C)/m(N)影响,去除率平均维持在90.78%和100%。进水m(C)/m(N)在2.7~7.2之间时,氮、磷的去除率以及SND率对系统的贡献随着m(C)/m(N)升高而增大。当进水m(C)/m(N)>7.2时,由于超出系统实际所能承受的负荷,不仅造成出水COD超标,而且多余的有机物在曝气区抑制了硝化效果,随之降低TN去除效果以及系统的SND率。碳源是决定系统脱氮除磷的首要因素。实际工程应用中,确定准确的碳源投加量很重要,应首先以对系统有机负荷的考量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对底泥释放COD、TN和TP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扰动对底泥释放COD、TP、T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解氧水平下,COD、TN、TP的释放量均随着溶解氧水平的降低而增加;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TN、TP的释放量不断增加,但COD在20℃释放量最大,在5℃释放量最小;不同pH条件下,COD、TN、TP的释放量呈现"U"字形曲线,即中性条件下释放量最小,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释放量都较大,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略高于酸性条件;不同扰动状态下,COD、TN、TP的释放量均随着扰动程度的加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高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高低负荷两级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高负荷接触氧化法在有机物去除率和去除速度,处理后出水水质及其稳定性,污泥的产生与生物膜的脱落过程,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等方面的特性,提出高负荷接触氧化法可以构成城市污水一级半处理过程的主体工艺。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生态膜法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低成本混凝土生态膜及其膜反应器,研究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发生的机理。试验表明,在自然复氧条件下,常温常压下,进水COD浓度为200mg&#183;L^-1,碳氮比为8,HRT为3h,pH为7.5左右时,反应器中SND脱氮保持良好的效果,溶解氧在反应器和生物膜体中分布不均匀是SND脱氮机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